10.23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七個歷史瞬間,致敬新中國70華誕,《我和我的祖國》讓觀眾目睹了70年來祖國的成長,也讓大家看到一個個小人物平凡而真實的生活圖景。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祖國從來都是我們溫暖的懷抱,從來都是我們溫馨的港灣。新中國孕育了一代代中國人,於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為祖國奉獻自己的畢生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前夜》講的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前一晚,多少人為了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連夜奮戰、艱苦付出的事。人與人之間會有小心眼,會存有一種對他人的不屑,但最終為了共同的目標,心總是會通往相同的路。祖國,讓人心凝聚在一起!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相遇》主要講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背後的事。一個叫高遠的年輕人為了這項研究工作,與見過幾次面的女朋友分別三年,卻不能暴露自己的行蹤。包括高遠在內的不少熱血青年,在海外學成歸國,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心投入祖國的科研工作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青春,甚至生命!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奪冠》講述了1984年8月8日,老百姓萬人空巷觀看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直播的事,這一次奪冠也是中國女排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家住上海的小小乒乓球運動員鼕鼕應街坊鄰居的要求,把電視機搬了出來,一同觀看直播,鼕鼕負責調整樓頂的天線。然而就在同一天,他所仰慕的小女孩小美要和她的媽媽去美國了,為了和她見最後一面,鼕鼕在複雜的心理鬥爭之後扔下了天線,下樓去追小美,但在聽到鄰居們收音機裡傳出中國隊奪取冠軍的消息時,他又轉身跑回了樓頂,這時,跟著媽媽趕往機場的小美也轉身回去,和鼕鼕一同見證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愛國心就在這一刻種在了兩個幼小的孩子心中,他們長大之後,分別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迴歸》講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的故事。“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一秒都不能錯,一點都不能少。”祖國的尊嚴必須維護!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人的共同努力,他們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不計回報,默默地付出著。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北京你好》主要講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夕的一件小事。出租車司機張北京的開幕式門票被一名13歲的四川孩子強買,當他知道男孩的不幸之後卻又把票給了這個孩子。整個故事歡樂好玩,卻又很暖,人與人之間滿滿的愛在流淌。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護航》講的是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的故事。飛行員呂瀟然從小就喜歡爬上高高的地方,想象著飛翔的快樂。後來,她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卻只能是閱兵的備飛。她鬧過情緒,但最終還是想通了。正式閱兵的時候,當其中一架飛機出現故障,她終於有機會參與閱兵,她卻選擇了放棄。在她的指導下,那一架飛機排除了故障,順利完成了閱兵任務。愛國之心,使一個假小子放下內心的小情緒,變得更加高大。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白晝流星》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這段故事將鏡頭對準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落魄的二人在退休扶貧辦主任的感化之下,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當主任讓他們迎接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時,他們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衝擊和洗禮。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能引發共鳴?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人生路上也會有摩擦與磕絆,但是每個人對祖國的愛始終如一,這就匯成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那些默默無聞的勞動者,他們既是小人物,又是大人物。祖國的騰飛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辛勤付出,每一箇中國人都沐浴在祖國母親的陽光下,通往幸福快樂之路。我和我的祖國,永遠不能分割!文/冰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