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按照我国海军的命名规范,二级大中型主力水面舰艇以城市来命名的。而像航空母舰这类一级舰艇,则用省级来命名,比如知名度非常高的"辽宁"号。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曾将一艘外来军舰专门命名为"重庆"号,这艘军舰的舰钟至今保存在军事博物馆里,她究竟有一段怎样的历史呢?

一、英国血统

在30年代中期,英国希望建造一款装备153毫米主炮的轻型巡洋舰。这个口径的主炮拥有较高的射速,可以弥补射程威力上的不足。为此,英国连续建造了"利安德"、"安菲翁"和"林仙"三级共12艘巡洋舰,万幸的是她们都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其中"林仙"级中的"曙光女神"号于1936年8月建成,1937年11月正式服役。在二战期间,她在北方参与过追捕德舰"沙恩霍斯特"号和"俾斯麦"号的行动。随后调入地中海,首战就与队友配合击沉了德、意两国共7艘运输船,同时还有护航的意大利驱逐舰"富勒"号。

要知道,只装备了3座双联炮塔的"曙光女神"号并不擅长炮战,所以战斗任务一般都是保卫己方航线,攻击敌方运输舰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她航速快、续航力强的特点,同时优秀的防空火力又可以为运输船提供保障。

可是在实战中能有如此惊人的表现实在值得起立鼓掌,比如在1942年11月,她在奥兰岛附近单抗维希法国的驱逐舰"特拉蒙坦"号和"龙卷风"号,致前者重伤搁浅,后者被击沉。第二天又重伤驱逐舰"佩维尔"号,一直把其逼到岸上并俘虏了全舰幸存官兵。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1943年10月,"曙光女神"号在希腊附近被德国轰炸机携带的500公斤炸弹击中,后撤回塔兰托军港进行维修。再加上两年前亲上水雷的旧伤,女神便再也没有上过前线。

2、 中国之行

经国民政府的请求,英国政府准备把"冒险"号巡洋舰赠送给中国。这艘数据上十分优秀的巡洋舰实际表现不堪入目,她主要的空间设计都是用来装载水雷的,凭借其较远的航程和较重的装载可以在远海布置一片大范围的雷区。

但这样的工作任务几艘小型布雷艇同样可以完成,而且"冒险"号的大身材在战情复杂的海域极有可能成为靶子,可她孱弱的火力根本就无法自保,如此的功能设计让军方满是抱怨。

于是狡猾的约翰牛想把"冒险"号脱手,既扔掉了一个鸡肋,又当了一把好人,可谓是"一举双得"。可国民政府也不傻,"冒险"号恶名早就传遍了全球。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于是中方有些不乐意了,要求英国人赔船。原来在1938年,随着日军的大规模入侵,一批中国的海关缉私舰船躲进了香港,港英政府答应进行保护。可没有想到几年后日本人连老美的珍珠港都敢炸,英国人占领下的香港当然就无法保持和平处境了。

这也就罢了,吨位较大的缉私船又被驻港英军征用。可是在二战胜利结束后,所有缉私船都被损毁,所以国民政府要求对方赔偿。

英国人一看,这么多缉私船赔起来难免有点肉疼,于是干脆将修好没几年的"曙光女神"号送过来,两家账全清。

3、 "重庆"号

现在想来"曙光女神"号之所以被送给中国,主要原因有二:一则最关键的龙骨部分被水雷炸伤过,这如同后遗症是永远治不好的,严重影响了后期服役的时间。二则这样的军舰对于英国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讲却是壮门面的事,极容易促进中英双方的友谊。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而且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和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都曾乘坐过"曙光女神",这样的招牌也非常给人面子。

这艘154米长,吃水深度4.2米,满载排水量达7200吨的英国军舰刷新了中国海军的数据。当时民国军舰最大的是"海圻"号,排水量才4000多吨,还是清朝留下来的遗产。而民国后增添的家当多是1000或2000吨的小型军舰,更不要说这点家当在抗日过程中大部分都殉国了,战后连炮艇都成了掌上明珠。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曙光女神"号虽然火力并不出众,但她其他方面样样俱全,可以说是个性能全面均衡的轻型巡洋舰。尤其是其在二战期间加装的雷达火控系统堪称完备,前后两个主桅杆顶端都装有巨大的对空搜索雷达,副炮上配有火控测距雷达,同时还有平面搜索雷达和用来防空的对空火控测距雷达。

4座海军上将型的燃油锅炉可以提供6.4万马力,最高航速32节,续航里程1.2万海里。4座主机通过双组合分成两组,之间由水密隔壁隔开,即使一组受损另一组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从而造成两根烟囱与其他军舰相比距离较远。

对于这艘军舰,国民政府非常重视,专门从军校挑出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送到英国培训。1948年,"曙光女神"号跟随完成训练的中国学员来到了中国。国民政府从备选的"金陵"、"大同"、"重庆"三个名字中挑选了"重庆"作为女神在中国的新名字。

但这艘船从回国开始便一路不顺,先是在波兰交流的时候淹死了一名中国水兵,之后中方舰长与英军联络组长矛盾不断,为此两国还引发了纠纷。回国之后待遇降低、承诺不兑现又让全舰官兵发起了抗议。

曾刷新中国海军吨位的巡洋舰,由英国赠送,二战中战绩非常显赫

而海军司令桂永清在视察的时候,正巧当天江面风浪较大,"重庆"按照规定没有放下舷梯而是放下了绳索,此举让高高在上的司令非常不满。舰长诚实地拿出操作手册对相关情况进行解释,而桂总司令则潇洒地将手册拍落到江中。细细看来,国民政府的失败确实是有原有因的。

"重庆"号在胜利起义后,被国民党探知了驻锚地,遭到轮番轰炸,只能自沉于葫芦岛。其船上的舰钟现保存在军博,一代传奇军舰的灵魂未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