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想要寻找自己的家族家谱该怎么找?

让我看见世界的变化


最近寻根问祖火热,许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祖先的历史,自己从何处来,几世祖都姓甚名谁,做过什么,但苦于不知道自己家族的家谱在哪里,所以问“如何寻找自己家族的家谱”。这么问的,一般都是已经进入城市的人。中国在1980年的时候,尚有80%是农民,但到了现在,已经约有60%的人为城市户口(常住+户籍),不在乡土中,自然不知道怎样找到自家家谱。

我这里有几个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如何简单粗暴地寻找到自家家谱?

在确知自己祖辈所在村庄的情况下,直接打电话去该村村委会询问。询问方式是:“您好,我叫***,是咱们村的后裔,很早以前就出去了,我想知道咱们村是否存有*氏族谱?”

通常,村庄每隔三十年,都有专门负责整理族谱的数位老人,族谱代代相传,族谱修缮、增添完毕以后,抄录、复印好几册,分发到每一支的几个人手里。可以说如果你去询问,多半是会有的(是真的有,不要自以为不会有就不去问)。你可以自行前往村里,和存有族谱的人家商议,一般都会拿出族谱给你看,你可以从第一页拍照或扫描、复印,一般族谱就200页左右。回来以后整理一下,这样就可以缕清自己的脉络了。

如何查询村委电话?

现在村委联系电话全都上网了,如果你知道你祖先来源的村庄,直接网上搜索村委电话即可。譬如某王姓青年得知自己祖先是淄博岭子镇小王家村人,他就可以直接搜索该村村委电话打过去询问。


另外一个方法,即通过祖辈或父辈熟悉的村里的人,打听这件事,族谱是分发在村里人手里的,多打听几个,多半会找到。

如何确知自己或祖辈来自哪个村?

很多人家离开乡村很久了,不知道自己祖辈的村庄何在。可以询问自己的祖辈以及祖辈的亲朋,要多问,他们多半知道。另外,只知道自己是“”*堂*的那种,是很困难的,因为族人的分支很多,各同姓村庄虽然有同样一个祖先,但族谱也是不太一样的,与自己不相干的多半不记。所以最好还是通过打听自己来源村庄寻找,这样最简便,也最有效。

我已通过这种方法寻找到自家族谱,追溯到明朝大迁徙时期的始迁祖,有名有姓有事迹。当然族谱的最前面还记述了始迁祖以前的源流,直接追溯到宋朝一位最有名的祖先。再根据这位祖先,可继续往上追溯,则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的名姓,就都知道了。我将竖排的不太好分辨次序的族谱,在电脑上整理成金字塔结构的脉络,以后有了儿女子孙,就可以告诉他们:

呶,你不是问你来自哪里吗?祖祖辈辈都有怎样的人生吗?自己看喽~



豆子人民艺术家


有许多宗亲都想寻到自己的根,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绝大多数宗亲不知道怎样寻找,有的提供一个人名,有的提供自己的一段谱序(起名用的字),这是根本找不到的。正确的做法是:

  1. 过互联网查找

    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互联网上有很多热心谱牒事业、续谱的人,他们手里有很多资料,如果包括有您家的资料那您就非常幸运了,如果找不到,那您就要自己亲自去寻找。

  2. 在祖籍寻找家谱

    在祖籍寻找到的家谱是您家的可能性50%以上,家谱一般分房、分支,房中有房、房中有支,支中也有房、支中也有支。比如范仲淹近亲的五服十六房,范仲淹的后代就占了四房,分别是监簿房、忠宣房、右丞房、侍郎房。如果您能肯定自己是范仲淹的后代,那就要找到自己是哪一房的,然后再往下属于哪一支哪一房。例如笔者属于范文正公忠宣房沈阳支老五房(也叫奉天五房)之范承恩公支新五房儀公后人。怎么样够复杂的吧,所以必须找到和自己谱序完全相同的家谱才有可能证明一切。

    有不少人坐在家里寻找家谱。怎么可能找得到?一定要亲自回原籍亲力亲为,如果之前已经有人先做一步,那你就省事多了,没有的话,你就要做这个第一人了,回去一次两次都未必能解决问题,可以去学校请求帮助寻找宗亲、可以去派出所寻求帮助、也可以在当地媒体发布消息,总之要想方设法找到收藏的家谱。没有家谱,一切无从谈起。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

  3. 尽可能提供详尽的先人的名字

    找到和自己谱序完全相同的家谱后,您还要尽可能提供详尽的您的先人的名字,年代越久、没有断代,希望越大。时间应为1949年以前。一般最后一次续谱都在1949年以前,如果找不到最后一次续谱资料,那么需要提供的先人可能需要高祖以上,这也是一般人家都提供不了的。如果您了解的先人名字少,可能在找到的家谱上也没有您家的记录。有多于30%的宗亲失去联系没有上家谱,有好多人对家谱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宗亲对家谱莫不关心,使得很多家族由于个人原因从此成了无根水,从此断了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4. 在已经发现的家谱中寻根有三个方法:

    (一)查询,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在家谱中查询,查询到后予以确定!并修正错误。

    (二)核实,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在家谱中查询,如果未查询到,经核实属于以前续谱遗漏,则予以添加在新家谱中。

    (三)附录,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在家谱中查询,没有发现记录或与记录有出入,可能情况有三种

    (1)您提供的资料有断代,即您提供的先人名字在家谱中没有,可能是您提供的先人名字太少,辈分太少。

    (2)您提供的先人名字有误,或原记录传抄时出错,但暂时无法判断正误。

    (3)您家先人外迁,多次续谱都没有您家的记录,也没有旁证,但您家的家谱上又确切记录源于某一代。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根据您的长期居住地和具体情况,把您家附录在最有可能是您家的分支后面,或做注解。

  5. 5建个博客

    博客是个很好的交流场所,一些宗亲习惯在QQ里交流,优点是即时性强,范围广,缺点是凌乱不系统,当事者以外的人看不到,没有留下记录可供宗亲浏览,没有下文。而博客就没有这些缺点,把自己了解的资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放上去求解,向广大宗亲介绍自己的博客,不但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宗亲解决类似问题,通过写博还可以提高您的电脑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帮助你!

    希望海内外宗亲都了解如何寻根,,让更多的宗亲找到自己的根,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家谱早日完善,为后人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


百家宗祠


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提出过几种方法,并列举了网上寻找的几种方式,像一些网站,如上海图书馆网站等。这里仅结合自己在田野考察过程中,了解到的几种寻找家谱方式,提供几个事例作为参考。

上图家谱网首页

杨甲,系一名大学生,其家族在甲县某镇上有百人左右,没有家谱,其在某次偶然机会从爷爷口中了解到家族是从相邻省的乙县迁移过来,但只记住大概村名,其他信息一概不明。杨甲遂从这个信息出发,首先,从现在地图上搜寻相关乙县相关的地名信息,然后找到了乙县八十年代所修方志,所幸方志中记载了大概的姓氏聚居地(其实大部分近代方志都会提及),杨甲遂两相结合,圈定了几个可能村庄。然后,就是实地去考察。第一次去,在乙县火车站问明了这个村庄所在的镇,然后直奔镇政府。恰好镇政府其中一个工作人员与他同宗,所以最终在他的带领下最终前往了村庄,并成功从该村家谱上找到了迁入甲县的始迁祖,成功与原宗族联系上,并在最新一次修谱时成功入谱。

王爷,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他所在的宗族有上百人,清中后期迁入,但没有任何迁出地信息,故王爷只在退休以后,热心修谱,遂挨家挨户的搜集信息,然后编成本支宗谱。因此,王爷也对修谱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在一次与友人李某闲聊中,知道其家谱前段时间翻出了旧谱,所以这段时间打算重新修谱,并邀王爷给他父亲写一个小传。王爷在写小传的过程中,翻阅了李氏旧谱,并且十分有幸的从李氏族谱中查到了其始迁祖的信息,原来,其始迁祖为清代监生,做了当地县丞,退休后定居此地,并与李氏结亲,故李氏谱也记载了其事迹。王爷遂从这个信息出发,查阅了方志等史料,并最终确定了迁出地为Y省某县。但其族在Y省也只是普通人家,现在已经没有族人。虽有遗憾,但终归知道由来。

还有很多事例。但这些事例无不说明,要寻找到自己的家谱,最重要的是耐心。可以简单从自己现有的家族出发,逐一整理出家族人物信息,这一过程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比如某个老人藏有墨谱,或者某位族人对迁出地有所记忆等等。其次,结合搜集的信息再来查询资料,比如地方志,甚至直接查找家谱,这个只要去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带上身份证,都可以查询的到,然后确定相关信息。如果能够知道大概的省份或者市县,就可以考虑前往当地进行寻根,这一过程,如果是市县,建议咨询图书馆、档案馆等工作人员,尽可能确定到乡镇。最后,就可以到当地的乡镇查询,一般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查到同族,另一种就是当地也已经不存在同族。但即使最坏的结果,就是第一步,已经梳理了现有的宗族人员信息,暂时编成支谱,留待以后再行补充。


楚邾


上次修谱基本都在民国初甚至以前,之后一战二战内战,很少有修谱的。之后政治正确的年代,破四旧立四新,很多族谱被毁,特别是执行政策严格的地区。之后改革开放,出门打工潮。现在有了点小钱,开始修谱了。

要找到失去联系的家族有点困难,毕竟很多资料被毁,各种移民,祠堂被毁,知情人基本去世……最好问问老一辈的人,能知道一辈两辈的家族族名最好。家族兴旺的,开支散叶,又分几支,不知道两三辈的族名或者辈分,很难准确找到。京东的刘强东湘潭寻根,兜兜转转,多少人帮忙,也没有了下文。

如果知道两三代的辈分,可以上网查询,以某氏字派加两三辈的辈分为关键词。如果没有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找民间收藏家谱的看有没有线索。

如果知道当初外迁的原因,如抓壮丁还是求学逃荒,在老家是干什么的,如木匠蔑匠民间道士啥的,可以去实地调查。有时候家里老辈的遗像上有线索(族名,按辈分取的名字)等等。要找到原籍地,得找解放前的地图,对照现在的地图,估计大概范围。像我们这里,原来族谱记载的都是几甲几都之类信息,现在是乡镇村,经过合乡合村,得仔细比对才能确定范围


邓伟定


我姓王,家居湖南省,长沙县,春华镇,石塘铺村,我是石塘铺王氏,家存有王氏家谱,望在外宗亲,回故里查谱,我热烈欢迎,


用户5398117233645


我姓李,我这支管爷爷叫阿公,祖籍江西吉安府具体地名不祥。应是湖广填川时迁眉山仁寿北们坡,再成都府八里桩九里堤,字辈以记得可能,传继永昌玖,长河万世兴,有大神知道的么?


用户2362737560662


我祖籍老龙山绵阳有没有老龙山的大神知道王姓的


用户6309206952809


寻根吉氏起源家族谱,


用户8966997739415


我姓陈,我是三十四世,寻找同宗同族,是从云南省来到山东胶州的。


阳光璀璨32




近几年,寻根问祖,寻找家族,家谱的较多。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应该寻根问祖,传承后人。夲人觉着,应该寻问以下你的上辈,或老祖,问明你的老家及老祖迁徒的地方,也叫寻根问祖,只有样才能逐步找到,老家,老祖,家谱。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