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進口廢銅政策持續“加碼” 銅價中長期仍有上漲空間

全球精煉銅產量增長放緩疊加國內廢銅進口政策持續收緊

進口廢銅政策持續“加碼”

近年來,我國銅消費量已接近全球消費量的50%,但我國的銅資源只佔全球的4%左右,作為銅的消費大國,我國銅資源嚴重不足。因此,利用廢銅生產再生銅,是我國銅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銅礦冶煉企業廢銅需求日益增加。從原料角度看,當前隨著國內廢銅報廢量逐漸增加,且精廢銅差價維持在成本以上,大型銅冶煉企業對廢銅的使用量也日益增加。目前,一些大型冶煉企業廢銅(含再生的粗銅和陽極銅)佔原料的比例約為40%,未來這一比例可能還會上升。從來源上看,進口廢銅佔我國廢銅供應約一半。

進口固體廢物類海關編碼共分為十類,分別對應不同的固廢種類,包括廢紙、廢塑料、廢五金等,其中“六類”和“七類”中含有銅金屬廢料,因此我們通常將進口廢銅分為“廢六類”和“廢七類”兩種。

“廢六類”為賤金屬及其製品的廢碎料,主要包括高品位的1#光亮線、2#銅、紫雜銅、黃雜銅等,形態為廢銅碎料,平均含銅量可達78%,多用於冶煉原料或下游銅製品原料,目前為非限制類進口廢料。最新政策規定,自2019年7月1日起將轉為限制類進口廢物。與此同時,國家也有考慮將“廢六類”中部分品類拎出視作資源類。

“廢七類”主要包括品位較低的廢舊線纜、廢電機、廢變壓器和廢五金等,形態為含銅物料,必須經過拆解和分揀等再度加工處理才能被冶煉廠或銅加工廠使用。其金屬含量更低,約在22%,拆解過程中產生的汙染更大,從2019年1月1日起,已正式禁止進口。

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需要拆解。“六類”廢銅不用拆解就可以直接投爐使用,“七類”廢銅則需要經過拆解才可以使用。破碎邊角料、不帶皮的電線、從電機或變壓器上拆下來的漆包線等都屬於“六類”,而未經拆解的電機、變壓器等含銅製品歸為“七類”。“六類”和“七類”的劃分主要和形態有關,和廢銅品位並沒有直接關係。

2019年7月1日起,“六類”廢銅將由非限制類進口固廢轉為限制類進口固廢,僅擁有進口批文的加工利廢企業和再生園區內的企業才可以進口。據瞭解,目前已有企業進行申報,但未有企業得到批覆。按照“禁止洋垃圾入境”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至2020年,“廢六類”或也面臨全面被禁止,在固廢全面禁止進口的同時,部分“廢六類”或將單獨拎出來作為資源類進口,具體分類標準還在討論中。

表為“廢六類”銅與“廢七類”銅的區別

进口废铜政策持续“加码” 铜价中长期仍有上涨空间

廢銅供應大幅收緊

據環保部數據,2018年累計發放廢銅進口批文26批,總批量為99.97萬噸,累計同比減少66.7%;2017年共發放批文11批,總批量為300.58萬噸。2018年“廢七類”為限制類進口,進口量約為95萬噸,較2017年減少約65%,折金屬量約22萬噸。由於2019年7月1日開始,“廢六類”也將轉為限制類進口,如果按同等減幅,我們估算進口“廢六類”將減少約50萬噸,折金屬量約40萬噸。預計2019年廢銅進口將減少50萬—60萬金屬噸,高於市場預期。

2019年1—2月,中國進口廢銅23.1萬噸,同比下滑29.9%,折金屬量18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0.6萬噸金屬量,並未出現搶進口的局面。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進口廢銅241萬噸,同比下降32.2%,我們估算平均含銅品位57.6%,折金屬量139萬噸,同比減少金屬量僅約4萬噸,低於市場預期。而去年精廢銅價差低於1000元/噸超過在大半年,精銅對廢銅的替代作用使國內廢銅庫存積壓。我們認為,在2月以來價差合理的情況下,廢銅仍在去庫存。若二季度價差仍運行在合理區間,廢銅庫存去化加劇,下半年在“廢六類”限制進口的背景下,廢銅供應缺口將更加明顯。

进口废铜政策持续“加码” 铜价中长期仍有上涨空间

圖為精銅與廢銅價差(單位:元/噸)

此外,據我們對廢銅進口大省的調研顯示,“六類”廢銅的進口批文將需要“深加工”資質,而由於環保政策趨嚴,小企業拿到“深加工”資質幾乎不可能;同時該地區普遍傾向於使用進口廢銅,認為進口廢銅品質好於國產,預計國產廢銅在該地區的替代會打折扣。

國產廢銅方面,目前國內環保趨嚴,國產廢銅供給也在縮減,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廢銅回收約155萬噸,同比減少約16萬噸。

全球銅礦產量增速下滑

全球市場來看,2012年之後,銅價持續下行導致礦企資本開支的下降,礦山用於新建擴建產能的資本開支從每年300億美元下降到100億美元,而銅礦資本支出領先銅礦產出5—7年,因此礦山產出仍在低位。

據Wood Mackenzie數據,在不考慮干擾的情況下,2019年全球產量計劃和去年實際相比,部分礦山會增量,如Cobre Panama、Chuquicamata等,但是考慮到一些礦山產量的降低,比如Grasberg,這部分增長就會被抵消。預計2019年全球銅礦新增產量57萬噸,減產32萬噸,淨增25萬噸,不確定減量20萬噸(嘉能可剛果礦);預計2019銅礦產量增速1.5%,小於2018年2.5%增速。同時,近5年礦山平均干擾率大致在5%。由於2017—2018年上半年銅價相對高位,礦山生產動力十足,干擾率大幅下滑不及預期,而2018年年中以來,銅價一路下滑,導致2019年銅礦的干擾率上升,前兩個月已經看到約1%的干擾。

2019年國內冶煉產能繼續擴張,冶煉產能充裕,加劇了對原料的爭奪,數據顯示,二季度國內銅精礦加工費地板價僅73美元/噸,較一季度大幅下滑19美元/噸。礦山增速下滑或抑制冶煉產能釋放。同時,國外大型冶煉廠也面臨停產,如Codelco旗下的Chuquicamata冶煉廠以及Vedanta旗下Sterlite冶煉廠等。

进口废铜政策持续“加码” 铜价中长期仍有上涨空间

圖為銅精礦現貨加工費變化(單位:美元/噸)

庫存低位且需求端有支撐

2018年超半年不合理的精廢銅價差加速了精銅去庫存的速度,截至3月末,全球交易所銅庫存僅47.3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5萬噸,為近5年同期低位。隨著廢銅庫存的去化及廢銅進口受限,廢銅價格堅挺將縮小价差,精銅或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

进口废铜政策持续“加码” 铜价中长期仍有上涨空间

圖為全球交易所銅庫存(單位:萬噸)

從國內來看,2019年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1%,低於上月0.4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9.9%和49.3%,分別比上月上升3.0和4.0個百分點,顯示國家對中小企業等下游製造業的支持開始顯現。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

銅下游50%左右用於電力,其次是空調,佔比大概在17%左右。2018年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5373億元,同比增長0.9%,增幅持續回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指出: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基建穩增長的目標和決心已經比較清晰。另外,對空調而言,二季度是空調的生產旺季,銅價中長線上漲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