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今天說這本通俗易懂的《極簡歐洲史》,講的道理深入淺出,同時文筆也非常引人入勝,所以這本書的中文版,還把名字改成了“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先說歐洲文明,它是怎麼來的。歐洲,或者說歐洲文明,公認的源頭有三個,分別是古希臘-羅馬、基督教、日耳曼。

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歐洲文明是一個水池子,而這三個源頭就是三條注水的管子,分別往這個池子裡注入不同的水,形成的混合溶液,就是歐洲文明。那麼這三個源頭分別注入了什麼樣的成分,它們之間又是怎麼彼此影響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講一下。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我們在很多書裡都提到過,歐洲最早的文明發源於希臘,那希臘文明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呢?兩個字:理性。古希臘人認為世間萬物背後都有它的道理,並且這些道理都是可以探究,也必然是簡單、符合邏輯甚至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述的。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他們開創了幾何、數學、物理、醫藥、哲學等等眾多學科的先河。不過古希臘人的學問,有靠譜的,比如幾何學,但更多的是突發奇想,沒經過驗證,很多定理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到了17世紀的科學革命時代,這些所謂定理,都被推翻得七七八八,但赫斯特認為,正是古希臘人崇尚科學和邏輯的精神,影響了之後歷代的科學家。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古希臘後來被羅馬征服,但羅馬人非常崇拜希臘文化,他們吸收繼承希臘文化,並且把希臘人提出的一些科學原理,發展到應用領域,比如古羅馬的建築,就用到了希臘的幾何學原理。所以,赫斯特認為,希臘羅馬從文明上是一脈相承的,他把這兩者算在一塊,稱為歐洲文明的第一個源頭。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希臘、羅馬,從地理上說,都是在歐洲,但歐洲文明的第二個源頭,就不是本土的,而是來自域外了,這就是希伯來文明,或者說,猶太教-基督教文明。這種文明的特點,也是兩個字概括:虔誠。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猶太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一神教,在猶太人眼裡,他們的上帝是唯一的神,並且是全能的、絕對正確的,無論他們生活中有什麼倒黴、不幸的事,他們都認為,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恪守上帝的規定,所以遭到了懲罰。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這種宗教虔誠,帶來的最主要的影響是什麼呢?第一,它讓信徒們普遍相信,存在一個高於一切的意志,能支配世間萬物,並且,這個意志是道德化的,會根據人的行為,來裁決他的命運,這樣,人就會對規則和道德,心存敬畏。第二,它強調內省,要求信徒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正是這種意識,賦予了歐洲文明自我反思的意識,和不斷改進的動力。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基督教,是從猶太教裡脫胎出來的,它把原來只限於猶太人的教義教規,上升到一個普世的高度,猶太教說,我們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上帝只愛我們;而基督教呢,他們說,上帝愛全世界的人,誰皈依我們的宗教,誰的靈魂就能得救贖。這麼一比較,那當然是基督教的傳播效果更好了,基督教,後來成為了歐洲最主流的信仰。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基督教的另一個特點是傳播性,基督徒的宗教虔誠,催生出一種優越感和使命感:既然我們的信仰是最優越的,那我們就有義務,把它傳播到更廣泛的地方。所以我們看,歐洲人對外的商貿、探險、殖民,總是有傳教活動伴隨著,這也是基督教文明的影響,它不但讓人們注重對自己內在的自省和約束,也促發了人對外部世界的探索。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歐洲文明的第三個源頭:日耳曼蠻族傳統。

日耳曼人是生活在歐洲中北部的一些民族的統稱,今天德國、英格蘭,還有北歐一些國家,都是日耳曼人的後裔。日耳曼人最大的特點,三個字概括:愛打仗。他們勇敢,崇尚武力,特別看重榮譽,他們的首領打仗的時候必須身先士卒,這樣才能讓部眾們信服。羅馬著名的歷史學家塔西佗,寫過一本介紹日耳曼人的書,叫做《日耳曼尼亞志》,書上說,日耳曼人覺得,通過搶掠來獲得食物,這才是最光榮的,靠種地吃飯,那是最沒出息的。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說到這裡,歐洲的三個主要源頭就梳理出來了:希臘-羅馬、基督教、日耳曼。它們帶來的影響是:理性、虔誠、愛打仗。

這是三種看起來完全不搭的世界觀,有些還明顯相悖,比如希臘人的科學精神和基督徒的宗教思想,再比如,基督教是主張和平的,而日耳曼人天生愛打仗,那麼這三種文明源頭的交匯是怎麼實現的呢?作者總結了四個歷史節點。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第一,基督教在羅馬的傳播,從一開始被迫害,到後來成為羅馬的國教,終於把羅馬人都變成了基督徒;第二,隨著越來越多的羅馬人皈依基督教,教會的組織成分也變了,基督教變成了羅馬人的基督教;第三,基督教保存了希臘羅馬世界的文化遺產,雖然他們斷章取義,只把能納入到基督教系統裡的內容拿出來,但即便這樣,他們畢竟還是保存了古人的智慧成就;第四,日耳曼蠻族滅亡羅馬之後,因為他們的文化和社會組織水平都很低,沒法有效治理國家,不得不借助基督教會組織的力量,就這樣,日耳曼蠻族支持了基督教會,直到最後,他們自己也都變成了基督徒。所以,基督教的和平原則,和日耳曼的尚武精神,就綜合了一下:打仗是不好的,但是,打不信仰基督教的人,是OK的。正是因為基督教解決了這個理論困境,所以後來我們才會看到十字軍、還有歐洲殖民者,一邊宣稱“上帝的仁愛”,一邊到處殺人放火。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就這樣,希臘羅馬、基督教、日耳曼,這三個原本差異很大的文化源頭,找到了彼此的平衡點,它們疊加起來,共同構成了歐洲文明。

當然,這種平衡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特別是進入近現代以來,先是通過15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希臘理性精神的迴歸,這樣,才有了後來科學領域的認知革命。16世紀又發生了宗教改革,以德國教士馬丁路德為代表的改革派,質疑羅馬教廷的官僚化,提倡各民族把《聖經》翻譯成各自語言的版本,打破了教廷對《聖經》的壟斷,讓人可以擺脫教廷的控制,自主學習思考。理性主義的下一個高峰是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作者說,啟蒙運動的最高成就是思想家狄德羅編寫的《百科全書》,這本書不是按照之前習慣的那樣,從上帝和宗教講起,而是按照字母順序,從A到Z來編寫的,這意味著把所有的知識,不分等級,一視同仁,對宗教,也以理性的態度來看待。但是在啟蒙運動的推動下,後來鬧出了法國大革命,血流成河,所以歐洲人對啟蒙運動也進行了反思,在18-19世紀,又出現了反對用理性去制定各種規則的浪漫主義運動,主張擺脫一切束縛,不要用理性去控制情緒,而應該盡情解放個性,追求自我,這種思潮主要發源地在德國,也被翻譯成“狂飆突進”運動。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經過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運動,四百多年的折騰,歐洲終於發展出了現在這種多元的複合型文化,但是從中還是能清楚地看見,三大文明源頭的影響,包括注重科學和理性,宗教虔誠帶來的自律和自省,還有尚武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這篇就到這裡,咱們下次講戰爭。

讀這本《極簡歐洲史》,瞭解歐洲人為什麼理性、虔誠、愛打仗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