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明朝一哥王陽明—明騷易躲 暗賤難防

明朝一哥王陽明—明騷易躲 暗賤難防

53 明騷易躲 暗賤難防(1)

在遙遠的六百多年以前,朱元璋分王的時代,一個叫朱權的皇子被封為寧王,封地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大名城。

封到這麼邊陲的地方,基本能看出此人的特點——比較能打。

但能打顯然不如能算,靖難之役時朱權被朱棣挾持到北京助其成事,朱棣給他開了張空頭支票——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朱權眼睜睜看著朱允炆被朱棣搞死,深感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敢忽悠,什麼奇蹟都是能發生的。

除了忽悠,黑吃黑也是朱棣的愛好。事成之後,朱權一毛錢的贓都沒分著,還被朱棣趕到了江西南昌。

寧王府遷到南昌後,被嚴密監控起來。舞刀弄劍基本是不可能了,朱權同志只能一邊舞文弄墨,一邊向後代講述自己上當受騙的經過。

到了朱權的玄孫輩,一個讓“寧王”這個名銜重登頭條的人物出現了。

平心而論,朱宸濠並不像正史描寫的那麼不堪。能起來造朱厚照的反,至少說明了人家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張的——絕不能讓一個腦殘來當皇帝。

朱宸濠經過調研發現,就藩王造反這項傳統行業而言,成功的案例有一個,就是當年爺爺的爸爸口中的大忽悠朱棣。失敗的案例也有一個,就是那個造反不成,最後被人用銅缸蓋住活活烤死的朱高煦。

朱宸濠雖沒有前者的雄才偉略,卻也不至於像後者一樣弱智。他見朱厚照年近三十還沒有兒子,鑑於當時治療不孕不育症的特效藥還沒有發明出來,便開始蠢蠢欲動。

偏偏時局也給了他這樣一個不要臉的機會,劉瑾亂政,武宗失道就不說了,連南昌城裡的術士都跑來跟他說,你長相奇特,不是尋常之人。術士屬於道德底線比較低的一個職業,只要給得起價,死的都能說成活的。而朱宸濠遇到的這兩個術士,顯然沒有袁天罡和李淳風的理論功底,因此說辭也很老套:南昌城的東南方有天子氣。但指望一個做了幾十年皇帝夢的人有自知之明是不現實的,朱宸濠一經煽動,頓時感到自己沒有苦其心志,沒有勞其筋骨,更沒有餓其體膚,一下子就天降大任了,實在有負老天所託,因此立刻打造兵器,積蓄糧餉,行動起來。

行動的結果就是自己的王府護衛被朝廷裁撤(明朝的藩王都配有一萬多人的王府護衛,以便北京出事時可以勤王靖難)。

沒了護衛的朱宸濠很痛苦,為了打消朱厚照心中的疑慮,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幹掉,他特意來到京城說明情況。

會議結束後,朱宸濠還不忘重金收買當時炙手可熱的劉瑾為其幫腔,終於恢復了王府護衛。

同為造反行業的龍頭老大,跟朱高煦同志比起來,朱宸濠的業務素質無疑是過關的,他的問題在於運氣實在太差,剛把寶押在劉瑾身上,劉瑾就垮臺了,在一幫御使的參劾下,朱宸濠的護衛又被兵部沒收了。

深感權力的保質期比酸奶還短的朱宸濠從此低調了很多,造反工作全部轉入地下。於是,他遇到了真正改寫他命運的兩個人(越改越差),李士實和劉養正。

李士實是個罷官的御使,成化二年的進士,已經老眼昏花,而劉養正只是個舉人,志大才疏。雖然聖人早有教誨,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顯然這兩個人都只願意達,不願意窮,尤其是劉舉人,高不成低不就,又不甘心碌碌一生,名不見經傳,於是毅然投入朱宸濠旗下,為一百年後同處“舉人困境”的范文程做出了光榮的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