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各家銀行熱推的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出現了“降溫”。據央行最新公佈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中資大型銀行和中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合約9.21萬億元,較5月末環比下降0.62%,今年以來環比增速首次出現負值。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漸落地,以及市場利率的下行走勢,結構性存款規模在一定時期內或將進一步縮水。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金融機構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
作為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產品,結構性存款產品的發行一度呈現井噴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業新增結構性存款高達1.84萬億元,遠超去年全年規模,去年全年僅新增1.8萬億元。其中,中小銀行是結構性存款的發行主力,新增結構性存款超1萬億元。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表示,資管新規細則沒有落地之前,相較於其他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且結構性存款一般沒有門檻限制,因此降低了銀行銷售的難度。
而7月20日發佈《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理財新規”)對結構性存款業務進行進一步規範,明確了保本型理財產品按照結構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進行規範管理,並對結構性存款在表內核算、繳納準備金和存款保險費等方面的監管要求予以明確。“理財新規”進一步要求銀行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需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等。
申萬宏源分析師馬鯤鵬認為,本次落地細則沒有實質性放鬆,只有存量資產過渡期內操作層面的微調和糾偏。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結構性存款也確有進一步規範的需要。融360理財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很多銀行將結構性存款當成保本理財的替代品,而在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及規模大增的同時,出現了很多假的結構性存款,即其中一部分資金並沒有真實與金融衍生品掛鉤。
從監管角度來說,假結構性存款是不合規的,發行假結構性存款,其實是變相高息攬儲,不利於市場的公平競爭。此次“理財新規”要求銀行需要有衍生品交易資格才能發行結構性存款,可以避免一些沒有資格的銀行發行假的結構性存款。
從行業來看,“理財新規”明確結構性存款按表內存款管理,也將在一定時期內使結構性存款產品出現“降溫”。另外,在金融去槓桿取得階段性成果,銀行負債端壓力持續改善的情況下,未來結構性存款的增量或延續下降態勢。尤其對於此前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量較大的中小銀行來說,在嚴監管的大環境下,需要積極謀求理財產品的轉型。
(經濟日報 記者:陸敏 見習編輯:於浩)
閱讀更多 經濟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