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評價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決定不再收錄新增的P2P理財類應用?

GTV滕林季


從P2P行業的暴雷現象之後,小米被推上的風口浪尖,可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此次暴雷事件中,小米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導致在眾多P2P平臺遇到暴雷現象。

在此次事件之後,小米應用商店決定不收錄新增的P2P理財類應用,但是之前的還沒有給消費者一個說法。這個問題不在於小米收不收錄的問題,而在於小米在這一塊的做法問題,有沒有給到消費者一個保障?從這次暴雷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並沒有。

關於理財類產品,在其他平臺通入流量入口的話,其實平臺是要提前給消費者進行風險預測的,不能一味的在乎自己的利益,沒有保障消費者的投資風險,這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今,P2P行業頻繁出現暴雷的現象,這其中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而小米P2P暴雷現象。其實在一個月前,就有米粉在網上求助稱,說購買了小米推廣的多家P2P平臺的理財產品,但直到今年7月還有28個沒回款,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出了問題,甚至有些已經倒閉。目前向小米投訴相關P2P平臺風險的用戶數量累計429人,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而小米在剛開始並沒有給出任何的回應。

當然,也不光是小米推薦的理財昌平遇到了暴雷的現場,隨著相關政策的改變,一大批的P2P平臺已經連續的出現了暴雷的現象。在政策調整下,大批P2P平臺連續爆雷,其中還包括一些上百億規模的平臺也在一夕之間人去樓空。

小米在剛上市,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這對於雷軍來說,也是比較頭疼的了。不過,針對此事,小米可能給出的回應,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畢竟剛開始他們就是背書小米的。


monkeyflowers


  在P2P不斷爆雷的市場局面下,小米應用商店推薦的P2P平臺也出現了問題,一些米粉的投資打了水漂。在媒體曝光了小米推薦P2P平臺的做法後,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並決定不再收錄新增的P2P理財類應用。

  從消費者的立場來說,小米清除P2P推廣鏈接,這是平臺的義務。為了利益,小米居然無視用戶的利益,放置了一些P2P的廣告,讓不少米粉蒙受了經濟損失。現在,小米清除P2P推廣鏈接,只能說是亡羊補牢。對於那些因為P2P平臺爆雷經濟上受損失的用戶,小米既沒有道歉,也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小米應用商店作為一個第三方平臺,一些應用中內置了P2P廣告鏈接,現在很多P2P平臺出問題了,小米也要負有一定的責任。至少,小米有審核不嚴的責任。儘管小米表態會配合公安部門的調查,但這能否挽回用戶的損失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小米應用商店中出現P2P平臺的廣告,這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如果媒體不曝光小米應用商店存在P2P推廣鏈接,小米是否會主動下架這些P2P平臺推廣鏈接呢?顯然,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P2P廣告,有點作秀的意味。


賈敬華


從P2P發展到現在,確實也吸納了很大一部分資金,但是,很多的平臺自身的造血能力還不完善,只是把錢放在平臺裡空轉,拆東牆補西牆。

市場又非常的殘酷,獲取用戶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給出的回報也是越來越高,最後自己也轉不下去了,就只有跑路了。

因此,國內的P2P金融類的產品出問題的確實不在少數。

另據不完全統計,5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8家,其中問題平臺10家(提現困難8家、跑路2家),停業平臺28家。

在這種投資風險如此高的環境下,小米宣佈清查小米應用商店也是非常正常的。

別說網絡P2P金融,就在昨天,還有新聞爆出,銀行銷售的私募基金也出現了問題。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到銀行去討說法去了。

銀行只是託管了少部分資金,私募基金的涉事方之一已經人去樓空。現在受害人都在等待一個處理的結果。

在金融形勢不是特別好的當下,P2P金融的風險就更加的高了,因此,我覺得,小米不再收錄新的P2P理財類應用,其實是對用戶負責的態度。

當然,想要真正的保障投資者的利益,還是需要國家加大對於P2P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讓用戶對P2P金融重拾信心。

P2P金融並沒有錯,畢竟螞蟻金服也是有P2P產品的,但是如何讓P2P更加正規,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會技術的葛大爺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近期,大量P2P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紛紛被立案,少數平臺因無法足額償付用戶資金,選擇跑路和自首。

對於給P2P平臺提供幫助的網站或平臺來說,尤其是給涉嫌違法犯罪的平臺提供下載、支付結算等服務的平臺來說,到底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確實備受關注。

以網絡賭博為例,按照《關於辦理網絡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相關規定,明知是賭博網站,而為其提供下列服務或者幫助的,屬於開設賭場罪的共同犯罪。

具體包括:

1)為賭博網站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託管、網絡存儲空間、通訊傳輸通道、投放廣告、發展會員、軟件開發、技術支持等服務,收取服務費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  

2)為賭博網站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收取服務費數額在1萬元以上或者幫助收取賭資20萬元以上的;  

3)為10個以上賭博網站投放與網址、賠率等信息有關的廣告或者為賭博網站投放廣告累計100條以上的。

而判斷是否構成明知的標準,按照《關於辦理網絡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相關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行為人“明知”,但是有證據證明確實不知道的除外:

1)收到行政主管機關書面等方式的告知後,仍然實施上述行為的;  

2)為賭博網站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託管、網絡存儲空間、通訊傳輸通道、投放廣告、軟件開發、技術支持、資金支付結算等服務,收取服務費明顯異常的;  

3)在執法人員調查時,通過銷燬、修改數據、賬本等方式故意規避調查或者向犯罪嫌疑人通風報信的;  

4)其他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的。

那麼, 對於小米等各類應用商店或平臺,對於為違法犯罪的P2P平臺或APP提供下載、支付結算等服務,是否可以也認定為共同犯罪?

此外,對於被有關部門立案之後,繼續為這些P2P提供類似APP下載或其他服務,是否屬於明知?

這都是至關重要的法律問題,也亟需澄清或示明。因此,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並下架金融類應用,也算是“自保”的關鍵一步。


李俊慧


在當前國內金融強監管的時期,小米如此做法既是響應監管號召,也是正本清源為用戶的負責任。

眾所周知,近一階段國內P2P平臺大量“爆雷”現象頻發,跑路平臺是此起彼伏,加之監管又陰晴不定,已經引起眾多投資者的恐慌!

現在,已經到了徹底清查違規P2P平臺的時候了。這些所謂的跑路平臺其實都是假借P2p網貸之名行非法集資或詐騙之實。以至於讓互聯網金融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目前跑路平臺的案件絕大多數是與互聯網金融無關的。



在行業的嚴監管和指導下,在法律的震懾下,P2p跑路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成本。而那些真正的優質平臺,往往都是追求合規化發展,比如陸金所等。因為它們知道,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既是挑戰也同樣是機遇,能在監管的強壓和行業快速洗牌下順利通過,那就是贏得了未來的商機。


最後,提醒廣大投資者請擦亮眼睛識別真正的P2p平臺,尤其是不要相信那些動輒10%以上收益的平臺,很可能就會上當受騙的。相信在國內監管機構的治理下,在法律日趨完備的情況下,凡是正規發展的P2p平臺,只要備案成功後,都是可信賴的投資理財產品。


東震木


現如今的P2P平臺雷聲四起搞得人心惶惶,各家公司更是跑路的跑路倒臺的倒臺,讓人們不禁疑慮:現在的P2P行業到底是怎麼了?難道這些不都是受到國家法律和行業監管的正經公司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一方面由於各家已爆雷的平臺在明面上來看的確是資質齊備且財力不虛,另一方面接連爆雷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兇險的事實也如鐵一般。要究其根本原因的話,其實這些平臺都算不得真正的P2P公司。



因為P2P金融指不同的網絡節點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需要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貸人可自行發佈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同時借貸人的身份更要透明可見。



不過P2P平臺作為其中穿線的媒人也要保證其商業模式和運作規程避開用戶的資金池,同時需要以借貸人的實物抵押作為資金擔保,這樣才能保障資金鍊條的完整和不受威脅。而就目前出問題的各大P2P平臺來看,它們顯然沒有達到如上的要求,顯然只是些偽P2P平臺,有朝一日資金鍊條斷裂,雷聲四起的事實也就不會讓人覺得驚訝了。



所以小米此番作為可謂是肅清了源頭,起碼在自家管控的地盤及時的扼住了這股怪潮,全面清查且不再上架P2P應用,一來是為小米用戶著想,掐斷源頭以防用戶再受爆雷之苦;二來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打擊手段,等待國家有關部門完善法律和相應監管制度,促使P2P平臺有朝一日真正走上正軌。這番舉動不僅是對時下局面的正確判斷和回應,更是承擔了其應該揹負的社會責任,值得點贊!


科技客評


因為現在的p2p不都是真正的p2p平臺,


  最近P2P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大小平臺都變的風聲鶴唳,這樣的時候平臺的選擇更為重要,怎麼能選擇安全真正的p2p平臺,進行投資,這個階段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要。

  P2P金融指不同的網絡節點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需要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款者可自行發佈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

  咱們根據P2P的性質分析,什麼樣的平臺是安全的理財平臺?真正的p2p平臺有什麼特點?

  第一:借貸人是否真實存在

  真正的P2P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借貸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但是借貸人的相關信息必須全方位披露,信息透明有保障。可以追查到真實的借款人信息,可以對借款人誠信資產進行追蹤評估。

  對於借貸人的信息不真實,那麼這種平臺可能是偽P2P平臺。

  第二:借貸人的擔保抵押真實存在

  P2P平臺只是提供借貸信息、撮合交易的信息中介,投資人的錢會直接打入到借貸人的賬號,但是借貸人必須通過平臺的信用擔保,或者實物抵押,要不然互相不認識的借款人和出借人怎麼能完成一筆借貸交易。

  平臺會觸碰投資人資金。從業務模式上規避資金池,以此確保平臺用戶資金安全,借貸人通過向平臺進行實物抵押的方式通過平臺進行發標,從而達到借款的目的。如果借貸人到期不進行還款,平臺方有權對借貸人的抵押資產進行拍賣,以保證投資人本金的安全。這樣的平臺才是真正的p2p平臺。

  真正的P2P平臺各方面信息都會很全面,全方位的披露,而且每一個項目都會經過嚴格的風控體系嚴格篩選,從源頭上把控風險。


亂砍三國


這個夏天,資本市場一直很火爆,各種投資融資,上市的風潮,還有資本活躍的領域P2P。投資回報與風險是並存的,P2P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和方式“自爆”,很多城市的網貸公司在一連串的反應下都開始出現問題。

這也牽連到了很多應用平臺,畢竟很多P2P平臺都是以APP的形式存在的,小米應用商店作為比較大的軟件下載平臺,也受到了牽連,據數據的初步統計,已經有用戶數量累計429人向小米投訴相關P2P平臺的風險,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

在中國市場中,雖然P2P公司的進入有監管部門把關,但是在巨大的利益下,還是有很多人會鑽空子。而且從小米應用商店所爆出的問題,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了這些APP下載平臺對於一些軟件以及廣告的鏈接等審查並不嚴格,對於用戶來說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雖然小米已經下線所有P2P相關APP以及廣告,而且在全面清查,有一種亡羊補牢的意味,但是很多投資可能都已經打了水漂,無法追回了,所以平臺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只是發發通告,敷衍了事,小米剛剛上市,看股票行情也可以看出確實影響不小,對於以後的監管與審核需要更加嚴厲才能減少其所帶來的潛在問題。


王長勝


我覺得小米這樣做還是處於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是P2P現在確實是問題太多了,第二是小米已經是一家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承擔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發生了改變。

P2P亂象頻出,問題太多

這幾年也不知道互聯網金融風怎麼就刮開了,但是這個刮的方向貌似是有點問題,P2P就是這其中的重要代表。


P2P從一誕生開始就是亂象頻生,從安徽鈺誠集團旗下e租寶高管奢靡腐化的生活,背後一長串的利益集團被爆出,P2P的種種亂象逐漸被暴露出來。裸條貸款、老闆攜款出逃、P2P高利貸,各種怪現象頻繁發生,可以說也是頻繁出現的P2P問題也讓小米意識到必須做出一些改變。而且這個行業破產率太高了,影響太不好了。

小米已經在港交所上市,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就在前不久,小米已經順利登陸港交所上市,小米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登陸資本市場以後受到的關注度也就更高了。


那麼與此同時,小米的社會角色也發生了一些改變,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會更多了,既然P2P存在著諸多問題,那麼小米就應該主動與這些企業劃清界限,為小米構建一個更加健康、積極的移動終端生態。

其實前有微信對於世界盃賭博群的管控、支付寶對於花唄套現的管控、現在又有了小米與P2P劃清界限。這都是好事,大公司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這些事情。


EmacserVimer


小米剛剛上市就碰到了這檔子事,的確有些鬧心,有人甚至把近來小米股價下滑歸結為此事(其實我覺得托盤資金出貨的關係更大)。

互聯網業務被小米視為未來營收和利潤的重點增長點,也是小米堅稱自己為互聯網企業的一大理由。因此,小米非常重視互聯網業務,大力設法推動業務增長。而據其招股書介紹,小米來自互聯網服務的營收確實在不斷增長。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32.39億元、65.37億元、98.96億元和32.31億元。

小米互聯網業務的營收形式比較單一,除了預裝之外主要是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增長有兩個維度,一是用戶基數的增長,不是看出貨量而是看保有量;二是看廣告植入的數量多少。近年來小米的保有量份額不是很穩定,從早年一度的領先到如今下降到第四、第五。上圖為極光大數據 2018年第一季度國內主流品牌用戶保有率,小米被華為和OV兄弟拉開了距離。在份額下降的前提下,其保有數量也難以增長,甚至可能下滑。

而近年來其互聯網收入一路飆升,這隻能說明小米在廣告數量上下了很大功夫,從而得以抵消保有量的不利因素而實現收入快速增長。這其中,P2P恰恰是互聯網廣告投放的大戶,有文章披露小米曾經在廣告中推薦過的P2P廠商多達28家。理財類是比較特殊的產品,小米為了營收增長接了這麼多的P2P廣告,顯然在廣告審核把控上比較寬鬆。

因此,雖然P2P爆雷有些政策和大環境的因素,但整體而言用戶指責小米並不冤枉,畢竟你是收了P2P平臺鉅額推廣費的。而小米現在清查應用商店並下架金融類應用的做法,我覺得有點回避核心問題。因為出現問題的原因,並不在於應用商店出現相關APP下載,而是小米收費為它們做推廣。如果一兩家出現問題可以解釋為偶然,但推廣過28家中爆雷的達到了18家,這顯然是沒盡到審核義務,客觀上讓米粉受到損害。

現在小米下架金融類應用,給外界的感覺是它正在嚴肅處理,但這只是漂亮的公關動作,實際並沒有正確面對自己的失責問題。我在之前有說過,小米的互聯網廣告收入是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換來的。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但會很快達到增長瓶頸,而且會反過來影響手機銷售。

【螞蟻蟲】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為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虎嗅、鈦媒體、艾瑞等多家科技網站認證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