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美麗的“母親河”回來了

美麗的“母親河”回來了

美麗的“母親河”回來了

6月12日,鄰水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在視察全縣生態文明建設情況時,再次來到大洪河畔。眼前優美的景象讓委員們感慨萬千。餘碧珍委員顯得特別激動:“河水終於變清了,回到了她最初的樣子。”

餘碧珍是鄰水縣最早關注大洪河保護的委員之一,至今已有10多年了。“生態環境保護”,這也是八屆、九屆、十屆鄰水縣政協一直持續關注的焦點,“搶救”大洪河就是具體工作的一個縮影。鄰水縣政協主席馮永斌說,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的重要論述和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之中。

“搶救”大洪河成共同心聲

位於鄰水東槽的大洪河,流經鄰水縣11個鄉鎮,再至重慶流入長江。

“以前大洪河水產資源特別豐富,盛產20多種魚類,但10多年前網箱、網欄養魚興起後,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鄰水縣黎家鄉黨委書記王娟說,之前不少養殖業主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向河中投放雞糞、化肥進行“肥水養魚”,對水質造成嚴重影響。同時由於工業排汙、畜禽養殖排放、垃圾缺乏治理等因素,大洪河流域的汙染更加嚴重。

2006年4月,餘碧珍在走基層活動中來到黎家鄉發現,當地“肥水養魚”現象突出,隨後她便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信息《大洪河汙染治理迫在眉睫》,呼籲全面取締大洪河流域網箱、網欄“肥水養魚”,保護百萬鄰水人民的“母親河”。

當時關注到大洪河汙染的不止政協委員,沿河流域的村民也深有感觸。“搶救”大洪河成了大家共同的心聲。當年,在鄰水縣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餘碧珍等20多名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下決心取締“肥水養魚”的建議》提案,該縣政協將其作為重點提案交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辦理。

從這一年開始,鄰水縣政協開始通過調研視察、專題協商、重點提案督辦等方式,參與到大洪河的“搶救”行動中。

12年持續建言助治理

大洪河流域的工業企業多、畜禽養殖場多、居民區多,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而政協的建言更需要做到系統性、科學化。

2006年開始,鄰水縣政協每一年的履職內容,都包括大洪河流域保護。2016年10月,十屆縣政協領導班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開展大洪河流域汙染治理專題調研,歷時3個月,現場走訪20多個鄉鎮、50多個村社,經過深入調研,及時形成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大洪河流域汙染治理的調查報告》,提交縣委、縣政府供決策參考。

10多年來,鄰水縣政協對於大洪河保護先後組織開展了20多次專題調研,每次調研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深入瞭解,然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而每次調研時間都在1個月以上。梳理歷年的調研報告,每一份報告中的建議都各有側重——從最初呼籲要高度重視大洪河流域生態修復保護工作,到後來提出集中開展準限區畜禽養殖汙染整治,再到加快大洪河流域所轄鄉鎮場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全面實施“淨水行動”和“河長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飲用水源保護等。

近年來,鄰水縣委、縣政府在縣政協提交建議後,召開了20多次專門會議,並連續下發11個專門文件和治理方案,投入近億元資金“搶救”大洪河。在這過程中,當地黨政“一把手”多次現場辦公,督促政協建議的落實。

如今,大洪河流域250多家汙染大且無法整改的養殖場進行了搬遷,近100個網箱、網欄養魚點全面取締,針對農村生活垃圾、汙水問題,在所轄鄉鎮建立了24個汙水處理廠,形成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模式。

守住這一河清水

美丽的“母亲河”回来了

鄰水千島洪湖

河水清清、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如今來到大洪河畔,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村民口中的那條“臭水溝”。

“經過10多年的綜合治理和嚴格監管,不僅流域周邊的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大洪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了Ⅲ類。”鄰水縣環保局負責人文敬告訴記者,河流環境的變化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為了鞏固治理成果,從2016年開始,鄰水縣政協連續3年開展水汙染視察和重點提案督辦,跟蹤督促治理工作的落實,推動建立河流治理長效機制,先後開展了對縣環保局、縣水務局等部門的民主評議,統一向相關職能部門選派5個監督小組,開展全面督查和跟蹤問效。今年初,在鄰水縣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大會收到的提案有24件與大洪河保護相關,其中大多數都呼籲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治理成效。

作為一名老委員,看到大洪河環境變好,餘碧珍感到十分欣慰。在她的履職手冊上,“搶救”大洪河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她還時常與其他委員交流——如何守住這一河清水?

來 源丨《四川政協報》2018年07月06日第02版

圖文編排丨李 周 羲

校 檢丨楊 晨

終 審丨餘 泳 忠

美丽的“母亲河”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