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此朝代有一变态制度,母亲凄惨儿子悲伤

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一直追求的是专制统治,一家独大。在我们的观念中皇帝的家庭,当然也是皇帝得说得算数,可是历史上经常出现后宫干政、外戚干政,导致政权不稳固,甚至还有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此朝代有一变态制度,母亲凄惨儿子悲伤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位皇帝想出了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不过在今日看来,实在太过残忍变态。那就是,如果儿子成为太子,那么就要赐死太子的母亲。

这项变态制度诞生于北魏,鲜卑人本是北方民族,依赖于母系一族的壮大,儿子才能顺利登上王位,这种习惯风俗一直延续到了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珪统治时期。

此朝代有一变态制度,母亲凄惨儿子悲伤

他十分有“远见”,认为如果想扩大国家的实力,就必须解决内患,而内患的根本就是外戚势力的干涉。于是拓跋珪下定决心,一定要扫除这一障碍,他便想出了“子贵母死”的方法。

为了尽快将这一制度落实,他立刻将太子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抓起来然后赐死,这让年幼的拓跋嗣伤心欲绝。拓跋珪对儿子讲:“父亲这是为了你考虑,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外戚犯上作乱,让你一直统治下去。”

此朝代有一变态制度,母亲凄惨儿子悲伤

当然了,本着“楚王好细腰,东宫多饿死”的投机心理,许多大臣们都来拍马屁,认为拓跋珪的做法十分英明。他们还列举了前朝的先例,对太子进行说服,比如说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等等。

于是这样的制度就这样延续下去,儿子被立为太子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对于母亲来说却是宣告了死期。这一反人类的制度深受历朝皇帝们的痛恨,但是碍于祖制谁也不敢说不。

此朝代有一变态制度,母亲凄惨儿子悲伤

终于,到了北魏的第八位君王宣武帝时期,才对这项制度进行了否认。宣武帝从小信仰佛教,他认为这项制度泯灭人性。宣武帝的姑姑本是尼姑,通晓佛理,从小对宣武帝进行灌输。于是宣武帝索性将姑姑设立为“世妇”,然后将她的儿子设立为太子。

因为从小接受姑姑的佛理灌输,他不忍心杀生,便做出了决定,废除了“子贵母死”的制度。姑姑也免除了一死,成为了后来的胡太后。遗憾的是,这项制度废除后,矛盾立马就出现了。

此朝代有一变态制度,母亲凄惨儿子悲伤

宣武帝去世后,胡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干涉朝政,她大力修建寺院,花费国库里的财产进行雕刻佛窟。甚至于她还兴起了一阵奢靡之风,包养了情夫,让满朝文武为耻。

就这样,因为胡太后的肆意妄为,导致了北魏的破裂,后来的胡太后为了权力,不惜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发动了“河阴之变”。短短存活了百余年的北魏政权被一个女人给颠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