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或許,說起這個名字許多人感覺陌生,但若說起岳飛,大家必定知道這是位民族英雄。我們視兩宋的愛國將領岳飛為軍魂的象徵,可是,當時湧現出的忠貞將領卻絕非只有岳飛一人。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孟珙便是南宋聯蒙滅金中的傑出代表,其在抵抗蒙古軍隊上也顯示出極高的軍事天賦。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其實,孟家祖上一直是追隨岳飛的“岳家軍”,曾祖孟安是岳飛部將,祖父孟林亦是岳飛部屬,祖父兩代皆有軍功在身,如此環境之下生長的孟珙自然虎父無犬子。所以,自幼在軍營長大的孟珙渴望收復中原,一血靖康之恥,而他後來的成就也的確雪了靖康是恥,全忠臣義。

金哀宗遷都汴京後,嘉定十年發動了侵宋戰爭,這場戰爭起因其實是在金國“以戰養戰”的策略下發動的。此時蒙古崛起虎視眈眈,金國為抵抗強大的蒙古,支持戰場所需,便妄圖通過南宋補給國內。可是,他們遇上的是孟珙父子所守的南宋京湖戰場,此戰場也是此次戰爭的主要陣地,南宋此刻已經不是從前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而是化身刀俎。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之後,孟珙採用機動戰術,趁其半渡出伏兵擊之,夜間偷襲更使金國損失慘重。孟珙也在此次戰役中收服大量軍隊,隨後,改編為“忠順軍”成為日後抗金的主要力量。時值蒙古崛起,金國戰場頻頻失利,金哀宗不得已遷都蔡州妄圖作最後的掙扎。

此時,有強烈軍事政治敏感度的孟珙自然察覺出其意圖,隨即,指揮宋軍半路突襲,用僅僅七千軍隊以少勝多最終戰勝金軍七萬主力,此戰也為宋朝的北伐奠定了基礎。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金哀宗被孟珙聯合蒙古所困便是不久後的宋紹定六年,金哀宗雖然負隅頑抗奈何孟珙一再將其擊敗。金軍潰不成軍被一路斬殺至黃高坡,蔡州也變成屠宰場,一時間城市人煙罕至,血流成河。金軍自身安危難保,垂死掙扎之際竟然泯滅人性,利用城中普通百姓抵擋敵軍妄圖阻止攻城,甚至,以人肉熬油傾倒的場景血腥恐怖,但是,這依然沒能抵擋宋軍攻城腳步。

宋營中孟珙等人早已抱著犧牲自我為國捐軀的信念面對這場戰爭,金哀宗等人固然也勵志誓死決戰,但是,仍然沒有抵擋靖康之恥積壓多年的餘恨與孟珙利用雲梯等攻城器械的強大攻勢。宋理宗端平元年,多年積壓的恨意和孟珙指揮的完美結合,蔡州城在宋蒙聯軍的合力之下顯得不堪一擊。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蔡州被攻克,金哀宗自盡後孟珙將其屍體運回,俘虜壓至臨安城,朝野震盪,多年恥辱終於洗刷,此時,只留下完顏仲德殘兵的負隅抵抗已經不足道已。關於孟珙滅金一事,後人有詩曰:“太廟埋魂骨已枯,復仇九廟獻軍俘。拼香棄雪清風鎮,誰寫將軍嘗後圖。”

理宗端平元年的一月二十九日,多年欺辱中原地區的金國至此宣告滅亡,百年恥辱一朝洗雪,民族尊嚴得以保全。岳飛的北定中原壯志也被孟珙所全,至此,立下大功的孟珙也得以封賞晉升為武功郎。最後,起到關鍵作用的蔡州也成為蒙古與南宋的新邊界,以蔡州劃分為界,以北歸蒙,南歸宋。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孟珙的軍事,不僅體現在與金國的戰爭中,此後,南宋與蒙古的戰役,孟珙也多次擊敗蒙軍。所謂唇亡齒寒,蒙古的野心遠遠不止北方地區,只在合作後的一年,好戰的蒙古軍隊便背棄條約。端平二年,蒙古進犯川蜀荊襄地區,此後一年,孟珙便力破敵軍,暫時遏制住蒙古繼續侵犯的目的。僅僅嘉熙元年,蒙古軍隊便在張柔的率領下捲土重來。

保衛黃州的戰役中,孟珙利用宋軍艨艟鬥艦衝散蒙古帶來的船隊,指揮劉全等將領突襲兵分七路,而此時,向來無往不利的蒙古軍隊在孟珙面前居然被打的措手不及,絲毫站不到便宜。很少遭遇失敗的蒙古大軍遇到強敵軍心大亂,不得已之下再度撤軍。

此人盡雪靖康之恥,最後卻落得抑鬱而終,沒有他宋朝早亡國了

嘉熙三年,同樣的荊襄戰場,孟珙的反攻戰大獲全勝,樊城,荊門,襄陽等地先後被收復。後一年夔州成功被保全,孟珙更是統領四川地區,組建“寧武軍”並將其歸於新任四川置使管理,此時的蒙古再難侵犯四川。可以說,孟珙在世之時,長江方向蒙古軍隊從無機會染指,孟珙在這場長達五十二年的保衛戰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甚至可以說,若不是淳佑三年孟珙抑鬱而終,蒙古很難攻破大宋防線。在明代黃道周所著的《廣名將傳》中,孟珙位列其中,這樣的兩宋名將自然無愧於“忠襄”二字,更無愧於後世的歌頌敬仰。據《武昌縣誌》載:“孟珙墓在縣西南一百里賢庾鄉紫金山,有碑,碑雲:宋太師封吉國公諡忠襄。”墓址也就是在現今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塗家堖鎮下楊村塗鎮茶場。

『《宋史·卷四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七十一》、《機動防禦大師--南宋孟珙》、《武昌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