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颐卦纯正以养,养身修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何谓也?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意思就是,

颐卦。正固吉祥。观察养育状况,自求食物

颐卦纯正以养,养身修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何谓也?

卦的前一卦为大畜卦,大畜卦为积蓄,当事物有积蓄的时候,则可以养育,积蓄也是养育必备的条件之一。故而《序卦》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对于身体部位而言,是指口和下巴之间的部位。以卦象而言,就像一张等着吃东西的嘴。

当然虽然为养,但这个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先由口腹之养,后而推及养身、养德、养人和养于人。对于养之事,正固吉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自求口实就是自己求取食物,引申为自力更生之意。

提到食物,就会想到健康,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养生。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就需要注意饮食,正确的饮食习惯自然需要坚守。

不过养生在颐卦中,并不是单纯的指养身体,还指的是修养自己的品德、思想。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吉。

而颐卦一样养生之道为基础,引申带给我们的道理则是纯正以养。要坚守正道,自食其力,谨慎观察、慎言。

观颐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看别人的养生之道、看别人的道德修养,以此为自己的借鉴。同时在自己谋求食物的同时,还需要想自己如何以谋求的食物而养生。

颐卦纯正以养,养身修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何谓也?


养正则吉也

《彖》曰:

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意思就是,颐卦,正固吉祥。养育合正道,则吉祥。观察养育的情况,也就是观察他所养育的。自己求取事务,也是观察他如何养育自己。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人,从而养育所有百姓。颐卦随顺时势,伟大啊。

再世上之上,都是有所养育之人。而观察一个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看他养育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另外一种就是看他本人的自身,看他是否有养德的能力。

以此引申为天下万物,比如在古代王朝中,君王想要大治天下,除了让百姓能解决温饱,而且他还要首先去养贤人、提拔人才。如此重用这些人才,让他们一起辅佐治理天下。

颐卦纯正以养,养身修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何谓也?


《象》: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意思就是,山下有雷,是为颐卦。君子以此感悟说话文谨慎,还要节制饮食

颐卦是上艮下震,艮为止,震为动,合之就是行动要有一个度,需要懂得适可而止,比如在说话上要慎言,在吃饭上要节制食物。因为话多了未必是好事,同样吃的食物太多、太饱对身体也未必一定好。

这里提到要慎言语和节饮食两方面,后者节制饮食可以更好的养生,前者慎言语则是养修为和道德。

总的来说颐卦所说的道理就是纯正以养,所谓的纯正以养简单的来说就是先解决口腹之养,让后在推及养身、养德、养人和养育人。养育人首先要纯正以养,给他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有时候环境真的能影响人的,这就如孟母三迁的故事。

颐卦纯正以养,养身修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何谓也?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重要的他还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地位是仅次于孔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孔子被尊为是圣人,孟子则被尊为亚圣。

提到孟子,就会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后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和地位,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还有就是孟母的影响和教悔

孟子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孟母则一个人养育着孟子,虽然累,但她还是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希望他后来能走去正途、成为一个贤才。

在开始的时候,孟母和孟子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没事就玩办丧事的游戏,学习别人哭的样子,孟母看到后,担心这样对孟子以后不好,于是就把家搬到市集,市集上人很多,其中有不少吆喝卖东西的,孟子又学人家吆喝卖东西。

孟母觉得这个地方也会影响到孟子,于是又搬家,这次他搬的地方是一个学宫旁边,学宫是一个有礼仪的地方,孟子也开始学习礼仪进退方面的礼节,孟母觉得这个地方适合他们居住,于是就住了下来。

颐卦纯正以养,养身修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何谓也?


后来孟子在他的努力下,最终成为了后世敬仰的人物。由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孟母为让孟子有一个好的教育,可谓是煞费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