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快速學習哲學?

致敬大師


哲學是關於系統思維方法的學說,它本身不是真理,卻是追求真理必需的思維科學。古希臘人把哲學當作“智慧”,凡哲學家都不把哲學作為功利目的去研究,想賺錢學哲學是沒用的,哲學是唯一不摻雜質的幸福。學哲學沒有捷徑可走,不費功夫不可能學到哲學,快速學哲學的可能性不存在,要讀就得一本一本讀原著,不要讀哲學史,看第二手的介紹學不到真正的知識。要讀我認為首先應該從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讀起,其次是笛卡爾《探求真理的指導原則》,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學原理》《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純粹理性批判》,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裡夫金《熵——一種新的世界觀》。先推薦這些,僅供參考。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我們常說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尤其是在創業時。學習哲學應該是客服自身這一敵人最好的方法了。學習哲學能更好的強大自己的內心,戰勝自己。

通過讀書和網絡視頻講座能快速的學習哲學,我個人認為應該先從“內心”學起。

佛學和中國儒學是強大內心的好的哲學體系,佛學不僅包含哲學還有生命科學,宇宙思想認識,許多高僧大德都在佛學精神的感召下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如玄奘印度取經17年,翻譯了大量經書,為當時社會人心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現在他翻譯的《心經》還為人廣大傳誦,“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這些名句是人修心和堅強意志的重要哲學思想。

儒家的王陽明在儒學的基礎上,創立了心學。王陽明在歷史上也被認為像是開了掛的人。他的心學也可以學習一下。

強大了內心後應用到行動上,我建議去學習毛澤東思想,去看毛澤東詩詞,毛澤東選集。偉人的哲學是充分把世界各哲學體系運用最好的一個人了。

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歌舞股


這個問題在回答之前呢,我還得先提問兩個問題,為什麼要快速學習哲學?快速學完哲學以後想達到一個什麼樣的境界?

當然這些問題我只能自問自答。從我的角度來說,快速學習哲學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有好處的,它的好處就是能夠以一種更高級,更加智慧高效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眼下的生活,指導我們的未來。當然很多人會說,你這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屬於小城,如果你能接觸到大城更高的境界,哲學可不只是解決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問題,他能夠給我們一個更加氣勢恢宏的一個想象力關於未來,關於宇宙,關於萬事萬物關於芸芸眾生。

前兩天和一個老夥計一起探討哲學相關的內容,他說我在哲學方面居然還有很高的見解,非常不容易,我說這是我的個人愛好,從上大學的時候就比較喜歡,雖然沒有系統的學習各種理論,但是就是比較喜歡,在上面花了一些時間,哲學心理學都是我的最愛。

這位老夥計他準備考哲學博士,他也是一路披荊斬棘,從一個小小的中專生不斷的提升學歷,現在居然要考博士了,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他給我講了哲學,分了很多門類,包括宗教分的很多的類別派別,我說你沒必要,當然了,你們學院派研究哲學比較細,劃分很多門類,我這個呢屬於野路子,我簡單的談談我的看法。

想快速的對哲學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和認識,或者是掌握一些工具,所謂的方法論改變自己的世界觀是有可能的,前提是呢,你要有一種能力叫洞察力,就是有一定的閱讀量和一定的生活經驗,我們說知行合一,要不然給你聊王陽明,聊他的心學,聊宗教聊金剛經是沒法聊的,有很多人他是不適合接觸哲學的,那個會把他的頭腦給他搞瘋狂,因為他接受不了很多理論,他也沒興趣。

所謂的洞察力呢,就是能夠做到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所謂閱讀量呢,就是你知道古希臘古羅馬,包括我們中國古代的一些先賢,哲學家各種派別以及他們的主要理論。

假如這些都沒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始快速打通自己的一門學問了,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可以從中方或者是西方選擇一本經典,就是一個理論源頭把它背下來。比方說如果讓我給你推薦的話,你可以選擇把道德經背下來,然後呢,通讀一遍曾國藩。

如果你對西方的比較有興趣,我感覺你可以先把聖經背下來,然後再去讀一些關於西方的歷史的一些書籍。

回答這個問題呢,其實我是沒有相應的實力的,一笑大方,不過我臉皮厚,希望呢,對你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權當拋磚引玉。


王陽培訓


哲學不僅能幫助我們思想成熟和純粹,而且能幫助我們思想激越和更富於創造力。對於社會實踐來說,它能幫助我們多角度看問題,或者全面性的看問題,包括看清現在也能看到未來。所以哲學不僅是一門學問,也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如果你有了些哲學思維,善於從哲學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你才算是具有詩意的人生,以及有閱歷的人生。

首先,還是要讀點哲學的書籍,掌握一點哲學的基本概念。雖然我們不是研究哲學原理和學術,但是至少要理解什麼叫哲學,哲學都有哪些基礎的概念,哲學的樣子如何。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認識哲學,從而才能幫助我們發現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哲學現象,從而利用好它。

哲學是什麼?從實用性來看,哲學就是儘可能幫助我們看清宇宙,以及宇宙內一切具體事物和現象本真的一門學問,它甚至能幫助我們預測沒有發生和即將發生的現象和事物。比如,當年正在邊疆鎮壓叛亂大將陳稀的劉邦,突然給在家的蕭何獎賞五千戶食邑,五百名護衛,於是蕭何便召集文武百官前來府上大擺宴席慶祝,不料原秦國東陵君邵平卻打著小白旗前來弔喪。這一喜一憂的場面,就是因為蕭何對於劉邦的獎賞看成是劉邦對其貢獻的獎勵,而邵平看到的是劉邦對蕭何的不信任,蕭何應該很快就像韓信一樣慘遭殺害。你看哲學的魅力有多大,它就是大智慧,大喜背後可能就是大悲。


對於哲學的常用概念也要加深理解和運用。比如,什麼叫物質,什麼叫意識?什麼叫辯證法?什麼才是一分為二?什麼就全面或者全局?什麼叫片面?什麼叫極端?什麼叫不同角度?什麼叫發展觀?什麼叫歷史觀?

從寓言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知道一些哲學概念,比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古人智慧中我們也可以明白哲學的概念,比如,福兮禍所依;我們從古詩也可以知道哲學的概念,比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還有很多,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既是人類的智慧,也是哲學。物極必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與人交往要保持之合理距離;一個巴掌拍不響;想得到別人尊重你得先尊重別人;愛和恨;矛與盾……

哲學的形狀五花八門。可圓可方,可直可曲,可大可小,可平面可立體,可一粒塵埃可多維世界,可一抹思想可一具體事物,可人可物,可見可聽,可遠可近,可有可無,非黑但不一定就是白。舉個例子,同一本書在學生眼裡是一本教材,可能還和高考有關,既愛又恨,而在一位渴望讀書而沒有機會上學的孩子眼中,它是一頓奢侈的午餐,可是最後被拾荒老人撿到卻以五分錢的價格買給了垃圾站最終又化著紙漿。



其次,從實踐中培養自己全面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與習慣。有些人儘管經歷很多事,甚至吃過很多虧,但沒有長太多智,同樣的錯誤反覆犯,更不會可能有舉一反三,為何?我們要麼說這人一根筋,擰巴的很,不會轉彎死腦筋,要麼乾脆說這人沒文化,要麼說這人不長記性。其實從文化上來說就是沒有哲學思維,既沒有全局性思維,也沒有發展或者改進思維。所以,從實踐中學習哲學,重點要學會培養四個思維。

眼前與未來協調思維。在待人接物,或者面對利益時,尤其要分清眼前與未來。有些人與人交往,看別人有用便交往之,無用便棄之,結果再用時便反被別人拒之;有人見利就爭,見權就鬥,結果被利所害被權所傷;有人沒有遠慮,對於資源竭澤而漁,結果發展後繼無力。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從而要學會培養眼前與未來協調發展的思維。



領先性思維。哲學的功能一個是正確看待世界,還有一個就是正確改造世界和發展世界。那麼這個前瞻性思維,就是思考已存在的事物或者方法,有無已經或者未來會侷限它本身的發展,或者阻礙其相關聯事物的發展。其實就是解決事物現在與未來如何繼續先進地存在之間進行權衡,並找出新發展或者改進機會。進化的過程本身就包含哲學思維,比如優勝劣汰。

完美思維。完美思維便於培養自己的哲學素養的提升。具有完美思維的人,善於多角度和全局性去看問題。儘管在培養哲學素養初期,顯得這樣的人有些前瞻後顧粘粘乎乎,但它是形成哲學思維的重要訓練過程。三思而後行也是它的重要內涵,因為三思而後行也是進行得與失、利與弊等之間反覆權衡的過程。

“為什麼”的思維?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其實就是沒有哲學思維的結果。為什麼有些話很精彩,咋一聽很具有激勵他人的作用,但是你背的再多卻沒有使用價值,所以常常被稱為心靈雞湯。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這些話只告訴了你其一,而沒有告知你其二,更沒有告訴你其三,也就是沒有哲學的力量給你。所以,如果把心靈雞湯吃成真正的營養,或者真正的把它變成能量,要學會遞進式的連問三個為什,當你能回答到第三個為什麼時,你就可能問出哲學問題了。

我們人人耳熟能詳下面這一句話,“梅花香之苦寒來,人只有吃得苦上苦,方能有得甜上甜”。事實上又有幾人吃得了苦上苦呢?甚至有人寧受窮困潦倒之苦,也不願意為奮鬥去努力。假如我們會問,為何吃得苦上苦方能有甜上甜?因為好的生活都是要靠奮鬥得來的,而且只有先付出的多才能得到的越多。緊接著再問,為何先付出越多才能得到越多呢?因為勞動才能創造價值,一切所得必須要靠自己去創造去努力,而且勞動多才能創造多,同時,得到的多就要付出勞動多,付出勞動多就會吃更多的苦。你也可以再繼續問出第四個為什麼,為什麼勞動多就會吃更多苦呢?因為勞動本身就讓身體受累,同時還有與他人競爭等造成心累。

哲學是研究或者幫助我們發現事物本質的,當我們問的“為什麼”越多,才可能越接近事物的本真。所以,學習哲學更能讓你行穩走遠,它和你的冒險精神並不矛盾,而且讓你更有膽識地成為冒險家。


第三,修正價值觀。研究任何學問都必須價值觀正確,尤其學哲學。如果價值觀不正確,往往在你的生活中不會存在哲學,因為你不需要。如果需要,也是學習純理論,考試可以,但沒有現實意義。

比如,你是個很自私的人,你就會見利忘義,哲學的思維不僅沒有用,而且幫助你有更自私的可能。因此,如果想學習好利用好哲學,幫助自己更好的工作和創造,同時讓自己更有幸福感,就要把自己的價值觀修正到符合社會主流文化上來,往往幸福感來自於能正確真實的看待事物。

當然,我不是做學術研究的,只是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思考做了點探討和觀點。


天地壹號劉彬


哲學這門學科很抽象,咱們每天所接觸到的一些事物和問題,都或多或少具有哲學的味道。有人說,哲學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總和。的確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處理好朋友之間的關係;在企業上班,如何讓領導注意或重視自己;結了婚安了家,如何讓家庭始終保持溫馨、和睦;想成家立業或出人頭地,如何才能掙到更多的錢;與異性交往,如何處理好男女之間朋友和戀人關係等,這裡面都包含著哲學的成分。所以說,哲學就是人生的百科書。用哲學的方式賺錢不難,你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能有較高的收入。

一、在政府機關上班,要養成寡言少語的習慣,每天提前15分鐘到機關,首先把頂頭上司的辦公室衛生做乾淨,泡上熱茶,當天的報紙擱辦公桌上……天天堅持,甚至幾年如一日,領導終究會重視你,不提拔都不行。

二、在企業上班,要學會察言觀色,努力表現自己,正職與副職之間有了矛盾,千萬不要摻和,這時選邊站隊很重要,站對了,你可以青雲直上,收入多多。站錯了,當一輩子科員,當然,這要看你有無看人的眼光了。

三、獨自創業。貸款借錢都要買上一輛好車(二手豪車也行),注重儀表,言談舉止最好是溫文爾雅。找一家或二家實體廠商代銷其產品,這樣會賺到錢的,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第一桶金。只要講信用,會處理人際關係,有一套待人接物的手段,廠商會繼續扶持你(中國有不少富豪都是這樣起的家),你將會賺更多更多的錢。


君十平輪


首先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白痴問題,你以為“麥當勞”啊!其實不光是哲學,其他任何一門學問都沒快速一說,況且哲學還是一個集聚綜合性的一門科學,哪來的速成之說!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經常都會問這樣的“白痴”的問題?為什呢?因為他們從小到大沒有學會,也沒有人教的一個重要的習慣,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個問題目前在社會上非常普遍,人不怕不會,不怕不懂,就怕不思考!人與豬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有思考能力!!而我們現在的很多孩子恰恰失去的這個最大的能力!




周老師天地合文化


關於哲學

在我看來哲學不僅僅是一門單獨的學科,更是一個關聯的體系。哲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搭建的過程。當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大致體系的時候,學習哲學就會更為簡單。

通俗的說學習哲學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它和我們的人生閱歷是息息相關的。閱歷包含我們經歷的內容和我們學習的內容。閱歷的豐富也有助於我們理解哲學。

如果您真的對哲學感興趣,這裡推薦一個學習的步驟。

哲學的學習方法

  1. 信息的蒐集

快速的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首先可以接觸哲學的發展史,對哲學的整體發展過程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其次可以閱讀幾本入門書籍,比如:《蘇菲的世界》《思想的星空》《通向哲學的後樓梯》

《看,這是哲學 II》等。假如說看書感覺太過無聊了,也可以找一些影視資料進行學習。

2.信息的交流

可以參與相關的論壇和圈子,進行交流。交流是一個迸發靈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可以獲取其他領域人的經驗和想法,一方面我們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這個過程需要注意我們在傾訴的同時更要學會聆聽。

3.知識的內化

光做信息蒐集是不夠的,書上以及別人的知識並不是自己的觀念,要養成一個獨立思考的習慣,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或者坐長途車無所事事時,我們可以回憶過往的經歷和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進行互相的印證。講知識真的變成自己的體系。

4.知識的實踐化

哲學不僅僅只是一門形而上學的學問,它也在不斷的指導這我們的生活和行為。做完了內化,接下來就是要把哲學思想進行貫徹和落實。只有貫徹之後,我們才能拜託紙上談兵的問題。

以上是我對哲學學習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也希望你能在哲學的路上走得更遠。


東健老師


哲學是思辨的智慧,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哲學首先要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以致用,學會用哲學觀點思考分析社會和人生問題,分析社會熱點問題。

哲學博大精深,學什麼,要根據目標來學:學分?考研?業餘興趣?目標不同學習方法要求也不同,凡是考試的目標要落在分數上,需要強化理解、記憶、分析,當然也離不開做題。學哲學如果作為業餘愛好,那就輕鬆廣泛的多,類型分中國傳統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可以結合網上的講壇,適當做做筆記,效果很好,學上幾年哲學,你的思維高度絕對不一樣!





臨流濯足


《子林書思想論記》

快速學哲學,要用日常生活常識來說明哲學理論。例如:否定之否原理很難理解,用麥粒來解釋就容易掌握,把麥粒種地,然後生長出麥芽種葉莖,這是對一粒麥種的否定,再生長出果實累累的麥穗, 形成了許許多多新的麥粒,從原來的老的麥粒長出新的麥粒,又一次的否定,從起點到原點一個輪迴,新的否定舊的,舊事物變成了新事物,否定之否定是一次次的飛躍。(個人理解不知對否?)

原創張子林書法《子林書思想論記》2020年03月04曰上午。



用戶張子林書法


1.哲學旨在於‘悟’。這個‘悟’是經驗與知識長期積累後的昇華,有時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何來‘快速’可言?

2.凡是‘悟’出來的,往往存乎於一心,不可能用文字言語表述清楚。

3.有三個方法,貼上‘哲學’標籤就可賺到錢。a.學習電視劇《天道》的丁元英。丁元英從來不缺錢,認真分析一下,他的錢從哪裡來?b.學校哲學系的老師,只要能上講臺,就有工資收入。3.預言大師。卜卦,算命,看相,看風水,你有沒有看過《易經》不重要,但你一定要粘個‘易’字,然後胡說一通,這樣有時也能賺到錢,當然,這條財路比較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