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提醒!近期出现针对学生上网课的新骗局,家长们请注意

请广大家长注意

孩子上网课现在又出新骗局了

一名学生甚至被骗了17万多


近日,13岁女孩小阳(化名)一边用妈妈的手机上网课,一边通过QQ和堂妹讨论课堂练习题。

其间,上课开小差的小阳主动加了显示在QQ联系人一栏里的一陌生人的QQ号,对方在聊天中利诱小阳,可以扫一扫能领取红包的微信二维码。

毫无防备的小阳扫了二维码,对方通过后提出租借小阳微信用于美团外卖平台刷点评,并以小阳出租微信但需交押金为由,在微信上先后骗取了小阳近700元。

然后骗子告诉小阳第二天会返还微信号及押金,同时还会再给她700元租金。单纯的小阳便将微信账号、密码及收付款码等信息悉数发给了骗子。

提醒!近期出现针对学生上网课的新骗局,家长们请注意

接着,对方又提出会把押金连同租金打到小阳所使用的支付宝里,在对方的提示下,小阳又把支付宝的收付款码提供给了对方,而对方得到微信和支付宝的相关信息后,先后在微信和支付宝上盗取了17万余元。

当天晚上10时左右,小阳妈妈拿起手机准备网购时,才发现微信上只剩下0.3元。

虽然最终警方将嫌疑人抓获

但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失值得深思


无独有偶,福建晋江的黄同学,在qq群里看到做任意数额10倍返利的广告。黄同学自己手机里还有一些压岁钱,因此就分2次支付了500元给到对方提供的二维码,然后美滋滋的等着对方返5000元。

突然对方称必须扫码支付满10次才能返现,不然之前的钱也退不了了,这时候黄同学自己的账户已经没钱了,她就拿了她父亲的手机,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连续多次支付对方发来的二维码,直到当天晚上她的父亲洪先生查看手机短信时才发现,共计被骗了164500元。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再次提醒家长们

对孩子的防骗教育不能忽视

01

要让孩子们在潜意识中警惕任何网络上的陌生人,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打一个问号,心里嘀咕一下这人是不是要骗你,这样慢慢的形成风险意识。

02

同时,要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传达努力劳动才有回报,付出才会收获的正确理念。

03

此外,家长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防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行安装,更不要盲目点击不知来源的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


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家上网课

在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同时

防骗教育也需要重视起来


●请记住 ●

线上教育,不是把手机交给孩子就完事了,而是应该通过这样的契机,帮助孩子们完成互联网生活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在纷繁的网络世界里保持理性,既不冲动性消费“物质”,也不沉迷于“精神消费”,这将惠及孩子们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