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譚嗣同慘遭殺害,身為湖廣總督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坐而觀之

在每一個封建落後的時代,總會在某一時間段站出來一批主張變革求新的人物,他們渴望拯救當時的社會,渴望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百姓,無論最終的結局是失敗還是成功,這種求新求變的理念也值得被我們當下所借鑑。

在近代史中,戊戌變法是我們每個人都比較熟悉的一項變法運動,在封建的社會背景下,一場轟轟烈烈的革新開始了,雖然最終的結局是失敗的,但對近代的中國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譚嗣同慘遭殺害,身為湖廣總督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坐而觀之

在戊戌六君子中除了康有為和梁啟超外,其餘人都被殺害,而在被殺害的人其中,譚嗣同的家世背景不可謂不顯赫,在當時他的父親譚繼洵擔任著一品湖廣總督的職位,手握實權,加上如此之高的官職,為何面對兒子被害仍舊無動於衷呢?

政治道路不同,父子關係早已崩潰

譚家原本只是一個小門小戶,譚繼洵的父親在其六歲時便離世,使得原本就慘淡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久之後母親也匆匆離世,全仰仗年長的哥哥將其撫養長大,所幸的是,譚繼洵在讀書上刻苦努力,考中了進士,在仕途之中也是認真仔細,最終光大了家族門楣。

譚嗣同慘遭殺害,身為湖廣總督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坐而觀之

出身微賤能夠得到如今的地位,這讓當時的譚繼洵非常珍惜此刻的成就,也讓他害怕家族再次沒落,而這一切就都反映到了他的性格上,其為人處事非常的謹慎和保守,對待事情也是如此。

後來,維新變法逐漸興起,當時與他稱得上是同事的張之洞多次邀請他一起上書主張變法,但性格保守的譚繼洵屢屢拒絕,非常抗拒這種活動,也正因如此,當自己的兒子譚嗣同積極主張變法的時候,為了整個家族未來的發展,他甚至直接公開與兒子翻臉,站到了朝廷中頑固派的這一方。

在大趨勢的對抗下,維新派與頑固派註定不能相容,即便互為父子,在這樣劇烈的爭鬥中兩人的感情也逐漸走向崩潰,再無修復的可能。

即便沒有無動於衷,也有心無力

譚嗣同慘遭殺害,身為湖廣總督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坐而觀之

可到底打斷骨頭連著筋,被殺的可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譚繼洵難道從來沒有萌生過救他的念頭嗎?可即便有,在當時權力高度集中的封建體制下,一個小小總督的求情又有什麼用呢?

當時慈禧太后獨攬大權,由她決定要殺的人誰敢站出來輕易阻攔呢?況且譚繼洵為人保守,面對任何朝廷做出的決策都只敢遵從,因為這場運動慈禧已經大怒,在其眼中,這就是一場擁戴光緒,打壓自己的陰謀,必須斬草除根。

譚嗣同慘遭殺害,身為湖廣總督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坐而觀之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譚繼洵如此看重自己的家族,沒有因為譚嗣同追究他的罪過已經不錯了,這時若因為自己給兒子求情受到慈禧牽連,說不定會給整個家族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當時即便譚繼洵開口了,實際的效果也只是螳臂當車,沒有多大的用處,甚至可能引火上身,整個家族為之不保。

譚嗣同以身犯險,早已做好準備

在當時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光緒皇帝也著人通知他們情況有變,為了避免招來殺身之禍,想讓他們提前逃走,譚嗣同本來是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的,但他卻放棄了,他說:各個國家的變法,沒有一個不是由流血而完成的,如今中國還沒有這樣的事情,如果有的話,我願意從自己開始。

譚嗣同慘遭殺害,身為湖廣總督的父親,譚繼洵為何坐而觀之

懷揣著如此的無私的心態,譚嗣同被捕,在獄中的那段時間,許多好友都在積極的想辦法想要營救他出來,甚至有人願改裝易容代替他赴死,譚嗣同仍舊拒絕,最終英勇就義,慷慨赴死。其父親在他死後也留下了一首輓詩,藉以惋惜死去的兒子。

《譚嗣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