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直言敢諫的魏徵和海瑞,下場為何不同?鬼谷子,意見採納是關鍵

直言敢諫的魏徵

魏徵,現作“魏徵”(公元580年-643年),字玄成,鉅鹿郡下曲陽縣人(今晉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稱為“一代名相”。

魏徵在隋末時,便開始做官。唐朝初建時,成為李建成的僚屬。他看出了李世民的雄才偉略,曾建議太子李建成,儘快除掉李世民這個大患,但李建成沒有重視。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魏徵的才能和膽識,非但沒有治他的罪,反而授予他諫官之職,並經常將他引人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對唐太宗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於是竭誠輔佐,對唐太宗的詢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耿直剛正,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有時,雖極端激怒唐太宗,而魏徵神色自若,不稍動搖,使唐太宗也為之折服。

一次,唐太宗下詔徵兵,要求男子只要身材高大,即便不滿十八歲,也要收編入伍。結果,詔書被魏徵扣住未發。唐太宗大怒,派人把魏徵叫來,誰知魏徵卻不慌不忙地說:

“排幹湖水來捉魚,雖一次性得到的魚多,但到來年,湖中就無魚可撈。燒光樹林來捉野獸,一次性捉到的野獸也多,但倒來年,樹林就無獸可捉。如果那些身強力壯,不滿十八歲的男子都被徵來當兵,那麼,以後從哪裡徵兵呢?”

唐太宗覺得他言之有理,就收回成命(已形成並實施的決議,已下達的號今),重新頒發了一份合理的詔書。

唐太宗對直言敢諫的魏徵,心存幾分敬畏。一天,魏徵有事來覲見,當時唐太宗正在逗弄一隻小鷂([yào],一種兇猛的鳥)玩。唐太宗怕魏徵責怪他玩物喪志,趕忙把小鷂藏在懷裡。魏徵看到了這一幕,故意在那裡,遲遲不離開。好不容易等他走了,唐太宗拿出小鷂一看,已經被憋死了。

公元643年,魏徵不幸病故。唐太宗親自去弔唁,痛哭失聲,他對大臣們說:

“一個人用銅做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道理;用人做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功過得失。如今魏徵一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直言敢諫的魏徵和海瑞,下場為何不同?鬼谷子,意見採納是關鍵

唐太宗李世民

上疏入獄的海瑞

同樣是對君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明朝的海瑞就沒有這麼幸運。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理朝政,深居西苑之中,一心一意請道士設壇祭祀祈求長生。各地督撫大臣爭先恐後表上符瑞,禮官隨即上表祝賀。朝廷大臣自從楊最、楊爵直言獲罪之後,沒人再敢談論時政。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嚮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明世宗看完海瑞的奏疏,勃然大怒,把奏疏摔到地上,對左右說:

“趕快去把他抓起來,不要讓他跑了。”

宦官黃錦在旁邊說:

“這個人一向痴得有名。聽說他上疏時,自知觸犯皇上當有死罪,已買了一副棺材,向妻子做了訣別,在朝廷等待降罪,他家中的僕人也都四處逃散不留一人,這個人是會不逃走的。”

明世宗一下沉默無語,過了一會兒又把海瑞的奏疏拿起來讀,一天讀兩三遍,不由得為之感動嘆息,留在宮中不作批覆已有幾個月。有一次曾說:“海瑞這個人可以比得上比干,但是朕不是商紂王啊。”

後來,明世宗病了,心中煩遭不樂,召見閣臣徐階商議禪讓皇位,便說:

“海瑞說的都是對的。朕現在病了很久,怎麼能上朝理事呢?”

又說:“朕自己不顧惜,以致被疾病困擾。假使朕能夠出御,便殿同群臣議事,又怎麼會遭受這個人辱罵呢?”

於是,逮捕海瑞投入詔獄之中,並追究其主使者。不久移送刑部,判處死刑。罪案奏報皇上,仍留宮中不批覆。戶部司務何以尚這個人,猜度皇上還沒有殺死海瑞的意思,便上疏請求釋放海瑞。明世宗大怒,命錦衣衛把何以尚杖打一百,關進詔獄之中,日夜拷打審訊。

過了兩個月,世宗皇帝駕崩,穆宗即位,海瑞、何以尚兩人才得以獲釋。

唐太宗時期的魏徵和明世宗時期的海瑞,皆為直言敢諫的忠良。不同的是,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是知人善任,能聽諫言,且既往不咎的明君;而明世宗,雖在初期集異納諫,勤於政務,但在晚年,日益腐化,剛愎自用。魏徵和海瑞的境遇也不同,一個受皇上器重,一個遭受牢獄之災,甚至慘遭殺害。

這是為何?

與其說是,魏徵的忠誠打動了唐太宗,不如說是唐太宗的大度,敢於採納意見,成就了魏徵。

直言敢諫的魏徵和海瑞,下場為何不同?鬼谷子,意見採納是關鍵

策反呂布的李肅

我們去說服他人的時候,不一定都會遇到能聽諫言的人,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

鬼谷子認為,所謂內,就是採納意見。所謂揵,就是進獻計策。想要說服他人,一定要先做到悄悄的揣測。度量策劃事情,一定要先遵循事物固有的規律。暗中分析,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透徹辨明,行動之後,可能得到什麼,可能失去什麼。只有這樣,才可以影響他人的意圖與想法。

東漢末年,董卓帶領西北軍隊開進了都城,而後宴請大臣,提出廢帝的想法。除了荊州刺史丁原,站出來怒斥董卓是篡位逆賊,文武百官無人敢支聲。

董卓拔出劍,想殺丁原。謀士李儒見丁原身後立一將軍,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怒目而視。見此情形,李儒慌忙勸下董卓。

丁原憤然離席後,董卓怒不可遏,但又懼怕丁原身邊的那員猛將,也只好作罷。於是,他私下問李儒,手持方天畫戟者是什麼人。

李儒說:“他是丁原的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

次日,丁原領兵到城外向董卓挑戰,董卓與李儒率兵迎敵。呂布拍馬挺戟殺來,董卓不敵,慌忙逃走。丁原揮軍掩殺,董卓敗退三十里。他召集部下商議,如何能收服呂布。

虎賁中郎將李肅說:“我和呂布是同鄉,深知他有勇無謀,見利忘義,主公有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再拿出些珠寶,由我送去給他,他必反丁原,投奔主公。”

董卓又問李儒,李儒認為,得呂布者可得天下,不必可惜一匹馬。董卓答應下來,又拿出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讓李肅一併送去。

李肅帶上禮物,來到呂布寨中,獻給呂布。呂布見那馬長一丈,高八尺,渾身火炭般通紅,沒一根雜毛,像一條火龍,十分喜愛,就擺酒款待李肅。酒席上,李肅趁機用功名富貴,勸呂布投奔董卓。

當夜,呂布殺了丁原,投靠董卓。董卓高興萬分,重賞呂布,收呂布為義子。從此董卓勢力更大,自封前將軍,封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封呂布為騎都尉、中將、都亭侯。

李肅知道,就目前的狀況,董卓很難直接打敗丁原。而且,李肅是呂布的同鄉,深知其性情。所以,他向董卓獻計,策反呂布,並得到董卓的大力支持。

李肅的計謀,是經過了揣測和策劃的,他知道這件事可以做,且做了之後,很大程度上會得到呂布這員大將。只是,李肅和大家都沒有想到,呂布會殺了丁原,再投靠董卓,這算得上是意外的收穫。

直言敢諫的魏徵和海瑞,下場為何不同?鬼谷子,意見採納是關鍵

母親勸女

換位思考的效果

生活中,我們只要運用,鬼谷子說服他人的方法,往往也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個外侄女,今年大四,明年上半年就畢業了。表姐和表姐夫特別希望自己的女兒畢業後,能夠進體制內,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而外侄女的想法是,進體制內固然好,如果只是進公司的話,也不錯。所以,外侄女對於公務員考試的準備,也沒有特別用心。

我前些年畢業的時候,也考過幾次,兩次進入了面試,但都沒能“成公上岸”。年初,表姐、表姐夫就找到我,想要我做外侄女“思想工作”,並進行一定的輔導。我跟外侄女相差十歲,平時交流就比較多,所以我說,“輔導不敢,畢竟過去這麼年了,做做思想工作還是可以。”

因為,作為過來人,可以揣測到大三下學期那會,內心的糾結。是考研,繼續深造?還是參加公考?亦或是應聘一個公司,去上班……

外侄女或許正是處在這樣的階段,所以,沉不下心來看書備考。基於這樣的暗中分析,我直接把當初的這種糾結過程,跟她講了一下。並且,與她分享自己是怎麼化解這種矛盾的。

一、考研和自主創業,直接排除。

二、大四上學期,找一個比較合意的公司,籤一份就業合同。

三、踏踏實實地準備公考,若是考上了就好,沒考上就去公司上班。

四、備考不後悔,雖然沒能考上,但不後悔,因為盡力了。

聽我這麼一說,外侄女就開始認認真真的複習了。

前幾天,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發布,報名時間為2019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她還打來電話問我報什麼崗位比較好,我給她參謀了一下,她很滿意,心態似乎也很好。

難道表姐和表姐夫,真的不會做“思想工作”嗎?

不是的,是因為為人父母,良苦用心,往往跟自己子女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就有點把握不了分寸。不會過多地站在子女的角度考慮問題,總希望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子女,不但說服不了他們,反而讓他們反感。

其實,“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無論選擇哪個行業都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作為父母,可以給自己的子女提供一些參考,但真的沒必要去想著勸說自己的子女。

即使一時說服了,子女按照父母的意思,選擇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職業,那樣的人生,或許也不會是幸福的。對嗎?


直言敢諫的魏徵和海瑞,下場為何不同?鬼谷子,意見採納是關鍵

伏羲

炎黃筆墨,每日必有筆墨,喜歡我就關注我:詩詞歌賦快意生活,與君共探中國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