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中药故事」丁公藤,祛风湿,消肿痛,古代孝子用的泡酒料

“胆医颜母疾,藤疗解亲风。忽不见童子,俄然失老公。”,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林同所著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解叔谦》。这是个古代孝子求药救母的感人故事。

「中药故事」丁公藤,祛风湿,消肿痛,古代孝子用的泡酒料

叔谦乞藤,这是个孝子求药救母的感人故事

相传,南宋有一个人叫解叔谦,母亲有疾,瘫痪多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解叔谦不这样,一直很孝顺,每天都为母亲祈福,到处寻求名医,希望能把母亲治好。孝心没有白费,据说终于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指点“用一种叫做丁公藤的药来泡酒,就可以治好母亲的病”。解叔谦到处去寻找,寻寻觅觅几年没有消息,然而他没有放弃。最后在一座山上,碰到一个老公和一个童子在砍柴,解叔谦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于是就随便问了问。而结局大家都猜得到,皆大欢喜,解叔谦经过千辛万苦,得到了丁公藤,治好了母亲的病。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故事:叔谦乞藤。

「中药故事」丁公藤,祛风湿,消肿痛,古代孝子用的泡酒料

他们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从未忘记爱你

即使跑题,也要顺带要提下这个诗人林同,这个林同很不出名,能够看到的著作就是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这个人其实很了不起,是个进士,还当过知县,后人猜测这个贤者之孝就是他用来教化辖下百姓的。之所以要非要提到他,是因为这个不出名的读书人、小官僚还是个抗元死节的大英雄。据《宋史·忠义传》记载:元兵至,抗节死。“啮指血书壁,自誓不屈”,实乃可敬可叹。嗟乎,后人谓: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华夏儿女,多灾多难,正是缺乏林同这样的人。

叔谦乞藤,讲的其实不仅是一个孝子的故事,所乞的这个“藤”也是医者治病救人,仁心仁术,不断创新进取的象征。

「中药故事」丁公藤,祛风湿,消肿痛,古代孝子用的泡酒料

丁公藤,又称南藤,生长于山地丛林中

丁公藤,又称为南藤,生长在生于山地丛林中,攀援于树上。《本草纲目》中记载,时珍曰︰近俗医治诸风,以南藤和诸药熬膏市之,号南藤膏。白花蛇喜食其叶,故治诸风尤捷。现代中国药典记载,丁公藤: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中药故事」丁公藤,祛风湿,消肿痛,古代孝子用的泡酒料

丁公藤可以用来泡酒,也可以煎药

丁公藤最好的食用方法就是泡酒,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也可以煎药服用。

风湿痹痛,手足麻木:丁公藤、桂枝、枳壳、麻黄等,浸酒服。

跌打肿痛:单味浸酒,外搽患处。

需要注意是,是药三分毒,丁公藤就带有一定的毒性,服用之前一定要遵从医嘱。

「中药故事」丁公藤,祛风湿,消肿痛,古代孝子用的泡酒料

丁公藤泡的酒,真正孝顺父母的酒

关注【老李讲中药】,一起学习中医药故事,分享健康养生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