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下)

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下)

-Becoming 018-

在上一篇,我們分析了為什麼許多人會在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感到“”知識焦慮“;接著我們介紹了知識管理的經典模型,DIKW 模型和教育的兩個階段。理清了,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常見的誤區:

- 互聯網把許多知識處理成了信息,人們又把信息當成了知識

- 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錯位,將“貴族學習”當成了“平民學習”

接下來,我們就介紹,針對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在當前全社會販賣“知識焦慮”和快速變幻的時代,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

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下)

1

學習作為“工作人”的知識,

安身立命

首先,我們應該學習一切與自身工作相關的知識。

1749年富蘭克林在《關於濱州青年教育的建議書》裡就曾建議年輕人,在學習經典領域的知識之外(用他的話來說,這類知識是“裝點門面”),更要從未來將要從事的若干職業出發,學習這兩方面最精要,最有用的知識。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在學習哲學、文學、藝術這類經典領域的知識外,更要學習經濟、管理、計算機等實幹型強的知識。

如今,許多人在工作之餘參加的學習活動,還延續著在學校的習慣——講師在講臺或者視頻裡講,自己在下面聽。結果也一如在學校的一樣:不做作業,課聽完就完了,而且還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工作比較忙。許多參加過學習班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為什麼?

因為在學校學習時,是興趣驅動, 沒有興趣自然就不學了,工作之後的學習也是這樣,感覺課程內容沒意思,不吸引人於是就不再學、不做作業。

他們卻忘了,進入社會已經是工作階段了,不再是學校的遊戲階段。

事實上,現如今商業社會發展迅速、知識的更新換代非常快,學校不再是學習的最佳場所,工作才是。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內容。而問題的性質和分類構成了我們學習的課程或任務。

從詞源學上講,英文中的“課程”,在拉丁語中是“跑道”的意思。所謂的課程,就是古典時代競技運動的“跑道”,它是拼搏的地方。現代課程理論之父博比特指出,應用到教育中,這個詞意味著孩子和年青人都必須完成和經歷的一系列事情,而完成的方式則在於提升自己的能力,漂亮地完成成人生活的事務,以及在各個方面成為一個成人應有的樣子。

對在工作階段的人來說,興趣驅動不該占主導地位,問題驅動才更有意義。工作是每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它支撐著我們的衣食住行、旅行娛樂、購物、醫療。此外,我們的經濟收入、個人形象、社會關係、社會地位、聲譽名望也多繫於工作。所以,為工作而努力提升自己,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那麼,作為工作者,我們應該學習什麼知識呢?

第一,要學習“效率工具”相關的知識並掌握它們。

比如所有的職場人都應該掌握 Office 辦公技能;產品經理應該學會的 Axure 、Mockplus 等原型設計工具;運營和市場人員應該掌握的 CRM表單、腦圖軟件等;設計師應該掌握的 Adobe Photoshop之類的作圖軟件;還有管理者常用的團隊協作工具等。荀子在《勸學》中“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學習“工作內容”方面的知識。

如果你的工作是運營,你就應該學習用戶拉新留存促活等知識和技能等。如果你是產品經理,你就應該學習並掌握原型設計、交互設計、競品分析、用戶心理,排榜優化等。如果你是市場營銷人員,你就應該學習信息搜尋和分析、消費者心理、廣告公關、溝通、談判、執行等知識和技能。總之,我們工作內容模塊就是我們學習的內容模塊。

最後,許多人意識不到卻非常重要的知識——職業生涯。它就像你的一幅職業發展地圖或 GPS 導航工具,有了它,才能讓你你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

當然,除了學習當下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外,我的建議是,我們還需要為未來做準備——學習你一年後、三年後要做的工作知識和技能。它們會讓你之後的晉升、跳槽、轉行更容易。

此外,還有代表時代主題或當代商業社會主流的知識,比如現今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絡科學,具體如計算機編程、深度學習。當今,一個人如果學會編程,他不愁找不到工作。

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下)

2

學會作為“社會人”的知識

理解你所處的周遭世界

前面,我們說了作為“工作人”的知識,接下來,我們說說作為“社會人”的知識。人生在世,就是為人處世。而想要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看成功學不如看人類學、社會學。

首先說人類學。人類學是一個研究“人的科學”,主要涉及我們所處的世界體系,權力及性別問題,婚姻、家庭和親屬關係,以及宗教問題。它有四大分支:生物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人們常說的人類學一般是文化人類學。瞭解人類學,有利於我們用“他者”的眼光去重新審視我們身處其間、非常熟悉的世界。就像英國社會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曾經說的那樣:

若我們懷著敬意去真正瞭解其他人(即使是野蠻人)的基本觀點……我們無疑會拓展自己的眼光。如果我們不能擺脫我們生來便接受的風俗、信仰和偏見的束縛,我們便不可能最終達到蘇格拉底那種“認識自己”的智慧。就這一最要緊的事情而言,養成能用他人的眼光去看他們的信仰和價值的習慣,比什麼都更能給我們以啟迪。

與人類學緊密聯繫的是社會學。社會學的首要智慧是:事情並非表面看上去的樣子,揭露真相是它的母題。社會學有助於我們分析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可以讓我們有能力在理解更大的社會背景下,思考它對於形形色色個體的內在生命與外在生涯的意義。就像美國社會學家美C.賴特·米爾斯所說的那樣:

個體若想理解自己的體驗,估測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將自己定位到所處的時代;他要想知曉自己的生活機會,就必須搞清楚所有與自己境遇相同的個體的生活機會。

社會學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思考與思考什麼、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以及如何與現實世界進行互動。只有正確地認識到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由我們所處社會地位決定的程度,認識到我們不是完全自由的,我們才能對改變我們自己和我們的世界作出更加切合現實的選擇。

也就是美國社會學家彼得·伯格所說的:

社會把光明分配給一些人,把黑暗分配給另一些人(包括略微修補後把黑暗和“病態”畫等號的現代機制)。社會學知識有利於培育這樣的意識: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命運抗爭;在屬於自己的短暫的生命裡,人的身份隨時受到威脅,顯得格外珍貴,人必須要為界定自己的身份而抗爭。

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下)

3

學習作為“行動者”的知識

學會選擇和決策

前面,我們介紹了用於生存的工作知識、用於理解周遭際遇的社會學和人類學。我認為,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習作為行動者本身所必需的、有關選擇與決策的知識,比如經濟學和認知科學。

一般來說,經濟學知識利於我們理解現實世界如何運轉,以及瞭解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好是壞,還有幫助我們如何獲取財富。實際上,個人認為,經濟學給人最大的幫助是教人們面對各種風險和誘惑時如何做出理性決策。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那,什麼是經濟學呢?

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裡,對經濟學的定義是“研究國民財富增長和分配的科學”。

1890年,新古典學派馬歇爾在他的《經濟學原理》裡是這樣寫的:“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物的學問。它研究個人和社會活動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的那一部分。”

不過,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米塞斯認為,經濟學絕非一種僅研究人類“經濟方面”的努力和追求經濟物品,以及人類如何改善其物質福利的理論。

他在1949年出版的《人的行動》中指出:“它(經濟學)是有關人的各方面行動的科學。選擇,決定著人類所有的決策。在選擇的時候,人們不僅僅在各種物質產品和服務之間,而是在所有人類價值之間進行取捨。”他認為,經濟學是一門更普遍的科學,即“人的行動學”的一部分,且是其中最精緻的一部分。

還有,如今絕大多數人所採用的英國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給出的定義:

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科學。

我們知道,任何資源在一定條件下都是稀缺的,比如,一座城市學區房就那麼幾處,而想要入住的家庭卻有千萬萬萬,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稀缺資源的學區房應該如何分配?

價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價格的高低使得人們必須取捨權衡。這樣由市場價格轉為人的選擇和行動。正如正如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他們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說的那樣:

經濟學並不是關於生產函數、完全競爭均衡、價格接受者或菲利普斯曲線的學問,經濟學解釋的是優化行為和交換過程的邏輯,是關於我們周圍日常世界的學問。

生活並不會詢問我們需要什麼。它為我們提供選擇。經濟學就是試圖教會我們做出這些選擇的一種方法。

至於認知科學,則屬於一門新興的學科,是對心智和智能的跨學科研究。它涉及哲學、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語言學、人類學六大學科。

人們常說的“認知升級”、“心智成長”;社會所流行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都和認知科學有關。認知科學能告訴我們如何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表達信息,以及如何完善我們的“心智程序”進行選擇和決策。

認知科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是由1981年諾曼給出的定義:

它產生於從不同觀點對認知進行研究的匯流。認知科學是將那些從不同觀點研究認知的追求綜合起來而創立的新學科。認知科學的關鍵問題是研究對認知的理解,不論它是真實的還是抽象的,是關於人的還是關於機器的。它的目標是探尋智能和認知行為的原理,認知科學可望獲得對人的心靈、教學與學習以及心智能力的理解,並且能夠通過重要的和積極的方式發展智能裝置以增強人類能力等問題的理解。

以上是廣義的定義。狹義理解是說,它並不是一個研究領域,而只是一種理論假設。這種理論假設的基礎是心智計算理論(CTM)——心智/腦是某種類型的計算機。

在心智計算理論中,認知狀態是指心理表徵之間的計算關係,認知過程就是對心理表徵進行的計算和操作。所謂心理表徵,是信息或知識在我們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用認知科學家斯坦諾維奇的話來說,心理表徵是心智使用的符號銘文。斯坦諾維奇認為,從心智計算理論角度看,人的信念是記憶中的銘文,慾望是目標銘文,思考是計算,知覺是感受器引發的銘文,行動是目標引發的執行操作。

由此,我們就對自身的心智和大腦有了更清晰地認識。

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下)

4

作為“休閒”的閱讀

體驗世界

如果說“學習”是嚴肅的,那麼,“閱讀”則是一種休閒。

我們學習和訓練有關工作的知識和技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我們學習和理解人類學和社會學知識,是為了在地球這顆宇宙星辰和個體在這片人海汪洋之中定位自己,特別是當我們面對周遭境遇,知道該如何與風浪和命運抗爭。而學習經濟學和認知科學,是為了更好地選擇和決策。

那麼,作為一種休閒,閱讀,它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它可以讓我們在奔波勞碌之後,憩棲在一處港灣,看雲捲雲舒。

我們可以把閱讀當成在戲院裡看戲,大腦是你的舞臺,想象是帷幕。戲裡的主角有將軍和士兵、有企業家和職員、有國王和反賊、有微生物和星辰大海;我們可以從中體味,事物的興衰更替、人物的喜怒哀懼怨恨情痴。

我們的閱讀,可以是文學小說、詩歌散文;可以是地理遊記、歷史傳記;可是商業戰爭、宗教神學,乃至哲學、科學。所有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在休閒之餘重構經驗。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這些的閱讀特別是文學、詩歌,都是用來體驗而不是學習的;是用來想象而不是思考的;是用來使用而不是分析的。我們只需要閱讀就好了。面對周遭際遇,閱讀本身就會引領我們做出回應。

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沉浸其中,看著那些真正生活過、並常常掙扎過的人們;看著他們活著的時候就面對過我們今天遇到的很多問題;看著他們的掙扎與抗爭、妥協與奮鬥。這些體驗,能幫助我們每個人更好地理解活著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與生命。

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下)

5

小 結

我始終認為,就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樣,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知識觀。所謂知識觀,它不是別人告訴你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而是你自己切身體驗到的,察覺自身所必需的一種知識認知。

換句話說,它可能是一種生髮自內心的知識需求,而非社會逼迫的知識焦慮;它可能是一套自我建構的知識體系,而非零散離亂的知識碎片;它可能是一種知識品味而非一種知識快餐;可能是一種知識“經驗”而非知識“知道”。

它是道,以此為尺度,所遇各類知識合則選,不合則棄。道執心中,心自不迷亂。

實際上,以個人觀之,許多人的迷茫,不論是生活上的還是工作上的,都是因為不明世,不知己。

不明世即不懂社會規則,當自我意願與世俗衝突,自然倍受壓迫、心生煩悶;不知己即不夠自知之明,總想從“自我”出發丈量周圍,自然跌跌撞撞、迷茫叢生。

用我個人的知識觀來看,就是不懂社會學,不知認知科學。為何?前者可以讓一個人知道世俗社會的“規矩”,知道你該做什麼而不是你想做什麼;後者則可以讓人深入自己“心智程序”,知道自己為何這麼做而非那樣想。

此外,對用於“工作”的知識和“閱讀”的知識,以“矛”“盾”論,前者是“矛”,後者是“盾”。一者在進取,二者在底蘊。最終,當一個人懂進退,了自知,舉矛則攻,提盾則護,那麼他就是心安理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