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总需求放缓,总物价赶顶——2018年6月数据预测

总需求放缓,总物价赶顶——2018年6月数据预测

摘要:

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略低于一季度的6.8%,仍有韧性,但6月经济继续呈现放缓迹象:预计工业增加值继续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放缓,基建投资增速低位徘徊,制造业投资小幅反弹;消费增速在上个月超预期回落后有望出现反弹;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使内外需双双回落;CPI微幅回升,PPI加速赶顶;季末月新增信贷会多增,但表外转表内仍不顺畅,预计M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上半年同比增长6.7%

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从外部看,除美国外主要经济体复苏均有所减速,新兴经济体持续动荡,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从内部看,1-5月投资与实际消费增速均下降至多年来低点;尽管进出口增速较快,房地产呈现一定韧性,但未来能否持续存疑。金融业在严监管趋势下信用创造能力收缩,局部风险有所暴露,股市与汇率承压。分产业看,预计一季度恶劣天气好转后,二季度第一产业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加快;工业仍显示较强景气度,第二产业增速小幅加快;受批发零售、餐饮、金融业放缓影响,第三产业增速有所下降,但房地产、交通运输与其他服务业韧性较强。整体看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较一季度放缓0.1个百分点,持平与近年来的最低值。从需求端看,减速主要将来自于投资与消费的放缓,净出口尚未受到较大影响,形成一定支撑。

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6.8%下降至6.3%

官方6月制造业PMI中的生产指数为53.6%,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与高频数据相一致。6月份,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8.5%大幅回落至10.4%;高炉开工率周平均值为68.4%,较5月下降4.1个百分点;汽车轮胎的钢胎和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为74.9%和68.4%,分别较5月下降1.4和3.7个百分点。此外,考虑到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受节假日和季末因素影响同比增速高达7.6%,而今年6月受端午假期影响较去年同期少两个工作日,因此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由上月的6.8%回落至6.3%。

1-6月固定资产投资放缓至5.9%,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至10.0%

鉴于当前整体信用环境收缩,且降准虽已部署但尚未落地,预计6月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环境仍然偏紧,1-6月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

具体来看,基建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可能由9.4%小幅回落至9.2%。从资金来源看,半年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有利于支撑基建投资,但当前融资环境整体收缩,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趋严,且今年地方债到期量显著高于前两年,加之去年同期基建投资基数较高,总体来看基建投资增速将维持下行,但较1-5月下行幅度放缓。

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由5.2%小幅回升至5.3%。利润维持高位将带动6月制造业投资继续改善。但从6月制造业PMI来看,制造业供需两端已现双降,预示着制造业投资后续修复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尚需要观察。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或由10.2%下降至10%。高频数据显示6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降幅已连续第3个月收窄,土地成交对地产投资的拉动减弱,融资受限意味着地产投资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国开行棚改项目审批权上收预示着房地产调控继续从严从紧。总体来看,房地产投资将高位小幅放缓。

预计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升0.5个百分点至9.0%

一方面,汽车类商品进口关税下调实施在即,部分居民推迟购买汽车行为,导致汽车消费难有起色;6月国内油价连续两次下调,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会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端午节假日移动和6•18电商促销会大幅拉高消费总额;房地产市场显著回暖,有利于居住类消费增长;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等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实现快速增长。预计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5月份小幅回升0.5个百分点至9.0%,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6月出口(按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同比增长17.3%,贸易顺差约200亿美元

出口方面。6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由51.2%回落至49.8%,出口景气度已经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也是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全球经济已呈现高位放缓态势,美国5月制造业PMI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欧元区回落0.5个百分点,日本则微升0.2个百分点,预计外需并不强劲。特朗普政府月中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具体要到7月6号落地,预计出口商仍有提前出口的空间。考虑到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2个,预计6月出口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低于上月的12.6%。

进口方面。6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中的进口订单指数由50.9%回落至50.0%,是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内需有放缓。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预计6月进口金额约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低于上月的26%。

总需求放缓,总物价赶顶——2018年6月数据预测

预计6月份CPI同比上涨1.9%,PPI同比上涨4.6%

CPI。6月份食品价格受猪肉价格企稳影响跌幅收窄。猪肉价格在5月份到达底部后逐步企稳,猪粮比也回升至6以上,牛肉、羊肉、鸡肉价格整体平稳;不过,鲜菜、鲜果与鸡蛋价格小幅下跌,使得食品价格整体仍小幅下降。非食品方面,预计衣着价格受季节影响,在连涨3月后开始出现回落;生活用品受上游价格影响小幅上涨;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将继续保持温和上行趋势;文化、教育娱乐、交通受端午节影响小幅回升;居住价格仍处在小幅上涨趋势中。总体看,非食品价格继续小幅走升,食品价格跌幅收窄,叠加后预计6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9%,较5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上半年整体CPI同比上涨2.0%,较去年加快0.4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通胀压力仍将保持温和水平。

PPI。6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震荡态势,石油价格整体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天然气价格整体走高,有色金属价格先涨后跌,CRB工业现货指数先涨后跌。国内商品价格方面,煤炭价格走高后有所回落,有色金属、螺纹钢价格先涨后跌,南华工业品亦先涨后跌,整体持平。预计6月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6%,较5月上升0.5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PPI将出现回落,与CPI差距呈缩小态势。

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新增社融1.4万亿,M2增速回落至8.2%

新增信贷。随着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倾斜以及资管新规落地,企业融资需求将更加倚重银行贷款,预计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将进入提速增长周期;二季度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升温,新增个人中长期贷款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水平;此外,基于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同时结合6月电商大促活动,预计个人短期贷款将强劲增长。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

新增社融。预计表外融资增量将继续负增长,对社融增量形成拖累;近期债券风险频发,影响了市场发行及配置意愿,债券融资将继续回落;IPO近期表现活跃,股权融资有望保持稳定,预计6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1.4万亿。

M2增速。新增贷款规模保持稳健、置换式降准持续释放基础流动性、6月财政支出均对M2增速形成支撑,但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预计6月M2同比增速将回落至8.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预计7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位于6.7左右

在美元走势强劲、中美利差缩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进入阶段性贬值区间,但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经济运行较为平稳、放开外资流入限制等因素对汇率形成支撑,预计7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约在6.7左右水平。

预计6月末外汇储备环比下降100亿美元至31006亿美元

汇率因素方面,6月美元指数上涨0.6%,主要货币兑美元贬值,其中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兑美元贬值0.1%、0.6%、1.7%,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计价部分折算成美元计价后形成估值损失;利率因素方面,6月主要国家除欧盟外10年期国债利率走高、价格下降,外汇储备账面价值下降;结售汇方面,6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3.5%,居民及企业结汇意愿减弱,银行结售汇顺差可能缩小,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支撑作用下降。综合来看,预计6月末外汇储备较5月下降100亿美元,余额约为31006亿美元。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团队:

王静文、应习文、任亮、孙莹、张雨陶、袁雅珵、伊楠

总需求放缓,总物价赶顶——2018年6月数据预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