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從天降石碣,到觀音顯聖,再到金龜獻瑞,你還打算信什麼?

《水滸傳》裡,英雄上山,隨後天降石碣;《西遊記》裡,唐僧講經,引來觀音顯聖,抬頭三尺有神明。神仙觀察著人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降下吉祥,或者天打雷劈。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個好事兒,還是個壞事兒呢?

《西遊記》是個神魔小說。神仙顯靈是很正常的事兒。神仙妖怪大斗法,各顯其能,精彩紛呈。在這本書裡,神仙顯得無可厚非。當然這也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屬於正常情節。

從天降石碣,到觀音顯聖,再到金龜獻瑞,你還打算信什麼?

觀音


但是,在《水滸傳》裡,也出現了類似的情節。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全部聚齊後,出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座次怎麼排?不能選舉又不能抓鬮,怎麼體現出公平呢?怎麼能讓人人欽服?作者很聰明:天降石碣,天罡地煞全部寫定。好吧,不用糾結了。按石碣上的排位坐定就好。因為這是上天的安排。儘管這個事兒可能是宋江和吳用的手段。畢竟排定座次是個大難題。弄不好人心渙散,分崩離析。於是,宋江和吳用想了這麼一個法子。宋江干這種事兒,輕車熟路。九天玄女的事兒不就是他謅出來的嗎?謅的不周之處,吳用再替他圓謊。兩個心機很深的人,把一幫子大老粗騙的團團轉。

從天降石碣,到觀音顯聖,再到金龜獻瑞,你還打算信什麼?

九天玄女


宋江這麼做,自然有他的用意。梁山弟兄對他服服帖帖,什麼事兒都好辦。有問題,用錢解決;錢解決不了的,用義氣解決;義氣還解決不了的,畫的大餅,用將來解決;將來解決不了的,請老天爺幫著解決。九天玄女和石碣,就是這種套路。

宋江和吳用套路了兄弟之後,帶著他們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梁山兄弟大部分都死掉了。沒死掉的,也沒什麼太好的下場。最悲催的是,李逵被他毒死了,花榮和吳用吊死在他的墳前。一幫兄弟被他灌了迷魂湯。迷魂湯就一句話:信我,你就得幸福。

顯然宋江這種套路,在封建社會是屢試不爽的。我想了想,大概有這四種意思。

第一種:愚弄。

掌權者編造出一種神話,履巨人足,斬白帝之子,真武大帝降世臨凡,無非是給掌權者創造出一個神話來,我是上天派來管理你們的,你們聽話,跟著我,就會得到滿滿的幸福。沒有得到的,繼續努力呀!只要你想,你就能想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你的不幸。就來自你的不足。和掌權者沒有關係。皇帝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因為,他是上天派來的。上天是沒錯的。

第二種:無知。

在封建社會,學習文化並不是所有人的權利。從夏商周到滿清,遵從的都是男尊女卑的觀念。“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句話,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男子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也不是。你得有資歷、有背景。一般小老百姓是沒有資格學習文化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每個人都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都明白了皇帝的權利不是上天給的。民智一開,皇帝還去糊弄誰。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想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老百姓最好沒有文化,便於統治管理。你聽聽這詞兒,父母官,當官的就是爹媽,聽他們的準沒錯。這還是把你當人看。十羊九牧,這就說明,已經不把你當人了。不管你是不是人,都要有一點共性:無知。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天下那麼大。每個人都無知,那怎麼管理?所以才必須選一些人來管理,經過層層篩選之後,有些人可以代天守牧。就成了所謂的父母官。

第三種:演戲。

從天降石碣,到觀音顯聖,再到金龜獻瑞,你還打算信什麼?

演戲

為了讓老百姓乖乖地服從管理,納捐納稅。皇帝和他的臣子積極的演戲。什麼地方挖出來一塊碑;什麼地方出現一隻神獸;什麼地方長了一株仙草;都要拿來和皇帝分享。皇帝明知是假,不過考慮到對自己的皇威,有增無減。就積極的配合。朝廷上下,大家在演同一出席戲。演的很賣力,很逼真,以至於許多百姓都把這當成了真事兒。

舉個比較弱智的例子。宋真宗趙恆封完泰山後往回走,在兗州覃慶橋驛歇腳,請屬下在延壽寺吃飯。奸相丁謂看到孩子們在路邊玩,有一個衣服上有好多金龜子。就把這件帶著金龜子的衣服當成祥瑞,進獻給皇帝。這麼弱智搞笑的舉動,換成是誰,都得給他罵回去。可是,趙恆沒這麼做,反而,讓他展示給大臣看。大臣自然是山呼萬歲之後,再來句“天佑吾皇”了。

第四種:愚民。

不管他們怎麼做,目的都在這兒。愚弄百姓。製造大批的愚民。愚民聽話,好管理。說什麼他們都信。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皇帝酒池肉林、不務正業,可以告訴百姓他夙興夜寐,臥薪嚐膽。皇帝縱慾亂倫,可以教導百姓忠孝傳家。

百姓被愚弄了,還覺得皇帝很辛苦,大臣們都是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接著積極的獻祥瑞。然後皇帝和大臣們接著演。一場接一場。

從天降石碣,到觀音顯聖,再到金龜獻瑞,你還打算信什麼?

多讀書


怎麼辦?不信他們。把他們君臣那些祥瑞,當笑話聽就好。多讀點書,信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