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浚縣歷史上的故城(五)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故城——頓丘城

頓丘城,位於今鶴壁市浚縣屯子鎮蔣村附近,是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故城,春秋時為晉國屬地。《尚書大傳》說:“舜販於頓丘,就時負夏”,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帝顓頊的六世孫。姓姚,名重華,號虞氏,史稱虞舜。先秦著作《屍子》記載:舜“頓丘買貴,於是販於頓丘;傳虛賣賤,於是債於傳虛。”為頓丘之最早記載。那時的頓丘是商紂都城朝歌京畿之地,商業發達,物豐民富,經商成為世風,手工業尤其興盛。頓丘一帶物價較貴,舜就從物價便宜的傳虛買貨物在頓丘販賣。《竹書紀年》載:“晉定公三十一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城頓丘。”《詩·衛風·氓》載:“送子涉淇,至於頓丘”。《戰國策》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到西漢初設頓丘縣,屬兗州東郡。王莽時(9—20年)改為順丘。東漢複名頓丘。西晉泰始三年(266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司州成為畿內地。頓丘縣合併已罷之,黎陽縣屬司州汲郡(郡治在朝歌,今淇縣城)。孝昌年間(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汲郡頓丘縣又劃入黎陽郡。東魏天平年間(534—537年),裁撤黎陽郡頓丘縣,至此,黎陽頓丘縣不復存在了。

歷史上記載頓丘的史書很多,《詩經·氓》載“送子涉淇,至於頓丘”。酈道元的《水經注.淇水》曰:“淇水,逕雍榆城(今浚縣小河鎮甕城)南,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同山(浚縣小河同山)東,又北逕白祀山(現在浚縣白寺鄉白祀山)東,又北屈而西轉,逕頓丘(今浚縣屯子鎮蔣村)北,又屈逕頓丘縣故城西,《詩》所謂‘送子涉淇,至於頓丘’者也。過頓丘,淇水又東北逕枉人山(今浚縣象山和善化山)東、牽城(浚縣王莊鎮前軍寨村)西入內黃境。”《爾雅》曰:“山一城謂之頓丘”。《釋名》謂“一頓而成丘,無上下大小之殺也。”史念海先生《河南浚縣大伾山西古河道考》一文,在論述大伾山西古河道為《水經注》所載淇河故道時,曾論及頓丘和頓丘城。他認為浚縣西北13.5公里處的蔣村遺址就是頓丘縣城遺址。蔣村南2公里處之屯子集,地勢較高,顯然為一土丘,即是頓丘。《河南省古今地名詞典》(浚縣詞條)載:頓丘在今浚縣西北13.5公里蔣村附近。春秋置。城周約20裡,北濱古淇河,南距古丘2裡,後魏景明中東徙陰安(今清豐縣境),原頓丘即廢。今蔣村附近曾出土春秋時期瓦當、陶片等遺物,另有象牙、獸骨發現。春秋時的頓丘就是一個商貿發達的城市,舜販賣於頓丘(行商),經商於負夏(坐商),負夏在今河南濮陽縣東南,春秋衛邑。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魏武帝曹操曾在頓丘縣做頓丘令。曹操,沛國譙縣(今安溦亳州)人。其祖父曹騰為宦官,地位顯赫。父親曹嵩是曹騰的義子,官拜司隸校尉(京城的警備長官)、大司農(財政大臣)、大鴻臚(負責少數民族事務的長官),後來官至太尉,執掌全國軍事大權。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舉孝廉,為郎。任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造五色棒懸於尉廨門上,有犯禁者,不論地位高低,皆棒殺之。熹平六年遷頓丘令,徵拜議郎。後曹操給兒子曹植的一封書信《戒子植》中寫道:“吾昔為頓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歟!”曹操任頓丘令一年左右,朝廷就以其堂妹夫犯罪為由,免去了他的頓丘令職務。隔了一年,曹操被任命為議郎,就是掌管應對顧問、參議朝政的官員。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博陵人張牛角、常山人褚飛燕與義軍首領於毒等部在黎陽黑山(今鶴壁市蔡莊、下龐)一帶回合,聚眾起義,號稱“黑山軍”縱橫河北、河南和山西一帶,聲勢浩大,所到之處,“郡縣莫能制,朝廷不能討”。曹操受命前去鎮壓。打敗了黑山軍白繞的部隊,佔領了東郡。袁紹保舉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便以東郡為根據地,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實力。第二年,曹操回到故地頓丘,駐軍於此。在這裡打敗了黑山軍頭領於毒,並在內黃打敗了黑山軍眭固的部隊和匈奴於扶羅的部隊,為曹操擊退黃巾軍、壯大自己的力量奠定了基礎。

頓丘歷史上的名人李崇(455-525年),字繼長,小字繼伯,黎陽郡頓丘(今河南省浚縣)人。北魏外戚大臣,文成元皇后侄子。初拜主文中散,襲爵陳留郡公,拜鎮西大將軍,歷經高祖孝文帝、世宗宣武帝、肅宗孝明帝三朝,歷治八州,五拜都督將軍,政績顯赫,戰功卓著,堪稱一代名臣。孝昌元年(525年)薨於位,時年七十一,追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太尉公、雍州刺史,諡號武康。李崇的父親李誕,文成元皇后二哥。長子:李世哲,拜鴻臚少卿,後除涇州刺史,賜爵衛國子。卒,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次子:李神軌,小名青肫,受父爵陳留侯,遷徵東將軍、武衛將軍、給事黃門侍郎,常領中書舍人,後於河陰之變遇害。建義初,贈侍中、司空公、相州刺史,諡曰烈。

李平(?-516),頓丘人。字曇定,襲爵彭城公,少有大度,涉獵群書,頗有文才,甚受北魏孝文帝器重。任長樂太守,為吏民所懷。行河南尹,權豪畏憚。平定京北王愉反叛,封武邑郡公。戰敗南朝梁軍,遷尚書僕射。行相州刺史,勸民農桑,發展教育。終生盡職,未嘗懈怠。遺令薄葬。有文集。 李平的長子李獎,字遵穆,北魏頓丘人,容貌魁偉,有當世才度。自太尉將軍遷通直郎、中書侍郎、吏部郎中,升安東將軍、光祿大夫。後又兼尚書,出為撫軍將軍、相州刺史。元叉擅朝,李獎深受愛重,頻居顯要。靈太后反正,削除官爵。建義初,起為散騎常侍、鎮東將軍、河南尹。元顥入洛,以李獎兼尚書右僕射慰勞徐州。徐州有人不承顥旨,殺李獎,傳首洛陽。孝武帝初,贈衛將軍、冀州刺史。 李平的次子李諧(495—544)字虔和,北魏頓丘人。風流閒潤,博學有文才。蔭父功襲爵彭城侯。自太尉參軍,歷尚書郎、撫軍府司馬、中書侍郎、著作郎。後加輔國將軍、光祿大夫、相州大中正。元顥入洛,李諧為給事黃門侍郎,顥敗,被除名,作《述身賦》。東魏天平初,詔為魏尹、將軍,因母喪表辭不受。時南朝梁武帝與東魏求通和好,朝廷選李諧為使主出使梁國。李諧言行敏捷,江南稱其才辯。後任大司農卿,加驃騎大將軍,轉秘書監。武定二年(544)卒,時人惜之。贈驃騎大將軍、衛尉卿、齊州刺史。著有文集10餘卷。 李平孫,李獎的長子李構,字祖基,北齊黎陽人。少以方正見稱,襲爵武邑郡公。初任開府參軍,東魏末為太子中舍人。北齊天寶初,降爵為縣侯。後遷譙州刺史,終官太府卿。卒後贈吏部尚書。李構早有名譽,歷官清顯,常以雅道自居,甚為名流所重。 李獎的次子李訓,官至太尉默曹參軍。 李丕,李構長子,有父風,官至尚書祠部郎中。 李克,李構次子,官至通直散騎常侍。

浚縣歷史上的故城(五)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故城——頓丘城


浚縣歷史上的故城(五)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故城——頓丘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