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瑞典國土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1011萬人(2018年),瑞典為永久中立國;瑞典一方面保持中立國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卻長期保持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因此在國防科技領域持續投入、不遺餘力發展且建樹頗豐,先後研發、生產和裝備了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武器系統,包括Strv103型無炮塔坦克、鉸接雙車箱Bv206全地形運輸車、CV90系列履帶裝甲車/輕型坦克、155mm"弓箭手"輪式自行火炮、120mm"先進迫擊炮系統"(Advanced MOrtar System——AMOS)、採用斯特林發動機的不依賴空氣推進(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AIP)常規潛艇、"維斯比"級輕型隱身導彈護衛艦、薩博(Saab)系列噴氣式戰鬥機、採用"平衡木"式相控陣天線的"愛立眼"預警機、RBS-15反艦導彈、"比爾"反坦克導彈——或稱為"波弗斯步兵輕型殺傷"(Bofors Infantry Light and Lethal——BILL)、RBS-70/90便攜式防空導彈、L57mm中口徑艦炮、L40mm中口徑高射炮、M3式84mm"卡爾古斯塔夫"(Carl Gustav)無後坐力炮、班組支援武器(SSW)等,堪稱"小國大軍工"的典範。

除滿足瑞典陸、海、空三軍的需求外,也積極在國際軍貿市場上銷售,例如:CV90履帶裝甲車已被南非、匈牙利、捷克、泰國、瑞士等國採購和裝備;JAS-39"鷹獅"戰鬥機已被南非、匈牙利、捷克、泰國、瑞士等國採購和裝備;澳大利亞從瑞典引進大型常規潛艇建造技術,建造了4艘"柯林斯"級常規潛艇,可滿足在廣袤南太平洋長期巡航和作戰的需求;新加坡採購瑞典二手潛艇經現代化改造後服役,美國採購和裝備M3式84mm"卡爾古斯塔夫"(Carl Gustav)無後坐力炮,等等。上述武器裝備研發與生產拉動了與其配套的各類雷達、紅外和熱成像產品的發展。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Strv103型坦克

瑞典研製和裝備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炮塔的坦克型號——Strv103型坦克,車長7.04m,車寬3.63m,車高1.90m,戰鬥全重39.7t,車身上剛性安裝了一門62倍105mm坦克炮和配套的液壓自動裝彈機,通過車體自身的旋轉和俯仰調整坦克炮的瞄準線,適合於在瑞典的山地依託預設陣地進行伏擊作戰,但不能在運動中射擊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CV9030步戰車

瑞典研製了引領潮流、適合在瑞典山地機動作戰的CV90履帶裝甲車,車長6.4m,車寬3.1m,車高2.5m,戰鬥全重20t,車輛裝備了先進和完善的火控系統和熱成像瞄準鏡;在此基礎上,還發展了CV9030/35步戰車、CV9040自行高炮、CV90AMOS自行迫擊炮(攜帶2門120mm迫擊炮)、CV90120-T輕型坦克(安裝1門120mm坦克炮)、裝甲人員輸送車、指揮車、搶救車等等,形成CV90履帶裝甲車族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155mm FH77-BW-L52"弓箭手"(Archer)輪式自行加榴炮

瑞典研發和生產的52倍口徑155mm FH77-BW-L52"弓箭手"(Archer)輪式自行加榴炮,車長14.55m,高4.0m(炮平放),戰鬥全重30t,越野速度45km/h,最大行程500km,火炮方向射界±225º,高低射界-4º~75º,最大射程30km(標準炮彈)、60km("神劍"智能炮彈);尾部自動裝彈機內帶20發炮彈,外置彈藥箱存放20發,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很高,只需4人在車輛駕駛室內即可完成操作射擊,急促射15秒3發;火炮從運輸狀態展開至射擊狀態僅需45s,從射擊狀態收回到運輸狀態只需30s,另配有晝夜直接瞄準鏡,可對2000m距離的目標直接瞄準射擊;駕駛室頂上的遙控武器站提供基本的自衛能力,具有夜視行駛能力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120mm×2"先進迫擊炮系統"(AMOS)

120mm×2"先進迫擊炮系統"(AMOS),可安裝在"帕特里亞"(Patria)8×8輪式裝甲車和CV90履帶裝甲車、海軍CB90戰鬥艇上,用於山地作戰、城市作戰、登陸和反登陸作戰的近程火力支援,迫擊炮轉動方位角±360º,俯仰角-3º~85º,攜帶48發炮彈,射速16發~12發/min,曲射彈道射程6km~10km,直瞄彈道射程150m~1550m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瑞典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持續進行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發動機研發,於1985年突破斯特林發動機技術,1987年瑞典在"水怪"級潛艇上加裝2臺75kW斯特林發動機進行試驗,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常規潛艇在水下連續潛航2周(速度6節)——之後該指標成為世界上不依賴空氣推進(AIP)潛艇的標準。1990年瑞典開始建造世界第一個AIP常規潛艇型號——水下排水量1494噸的"哥蘭特"(Gotland)級。新加坡採購瑞典"水怪"級"赫爾辛基"和"西約蘭特"號潛艇後,經現代化改造(含加裝斯特林發動機)後重新命名為"射手"(Archer)號和"劍客"(SWORDMAN)號,並分別於2011年、2013年進入新加坡海軍服役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正在進行改造的"劍客"(SWORDMAN)號潛艇

圖為正在進行改造的"劍客"(SWORDMAN)號潛艇,全長60.5m,型寬5.6m,型高6.1m,水下排水量1500t,裝備先進光電桅杆(帶熱成像模塊),具有在低能見度條件和晝夜偵察、監視和作戰能力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維斯比"級隱身輕型導彈護衛艦

全長72m,型寬10.4m,吃水2.5m,滿載排水量620t;全艇採用隱身設計、57mm口徑隱身艦炮和CEROS200雷達/光電火控系統、主被動結合的射頻一體化綜合桅杆、紅外搜索跟蹤系統、拖曳陣聲吶、遙控潛航器等先進技術,引領世界小型艦艇發展潮流;裝備瑞典制造的L57中口徑艦炮、RBS15 Mk2型反艦導彈(射程150km)4枚×2、127mm火箭助飛深彈(最大射程6km)發射器2座、4具400mm魚雷發射器,所有武器不使用時均處於收藏狀態;圖為"維斯比"隱身輕型導彈護衛艦"尼雪平"號


瑞典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共研製了三代半、6個型號噴氣戰鬥機,幾乎做到了與世界潮流同步發展,先後研發出第一代Saab-29"圓桶"戰鬥機,第二代Saab-32"矛"戰鬥機,Saab-35"龍"戰鬥機和Saab-105噴氣教練機,第三代Saab-37(JAS-37)"雷電"戰鬥機,三代半Saab-39(JAS-39)"鷹獅"系列戰鬥機;從Saab-32"矛"戰鬥機開始,瑞典就堅持著"一機多型"的設計理念,直至發展到Saab-39多用途戰鬥機。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瑞典研製的6個型號的噴氣戰鬥機一起編隊飛行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JAS-39"鷹獅"輕型多用途戰鬥機

機長14.1m,翼展8.4m,機高4.5m,最大起飛重量14000kg(E型),任務負載5300kg(E型),可根據偵察、制空、對地、反艦等作戰任務掛載不同的負載,滿足中小國家空軍現代化的需求,在國際輕型戰鬥機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現已被南非、匈牙利、捷克、泰國、瑞士等國採購和裝備;圖為瑞典空軍掛載以色列"利特寧"(Litening)光電吊艙的JAS-39"鷹獅"輕型多用途戰鬥機;新一代JAS-39NG"鷹獅NG"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則進一步提升了戰鬥效能


歐洲鋸木場的軍工製造

"平衡木"式的"愛立眼"相控陣雷達

對空中目標探測距離350km,因其體積小、重量輕,可安裝在支線客機上,從而降低裝備和使用預警機的成本,圖為瑞典空軍裝備的、採用薩博支線客機的薩博-2000(Saab-2000)預警機;目前瑞典開發的"愛立眼"型預警機已出口至巴西、希臘、墨西哥、巴基斯坦、沙特、阿聯酋、泰國等

瑞典做到結合自己的實際和特點,不斷創新,進而形成自己的產品優勢和特點。 其中"維斯比"級隱身輕型導彈護衛艦和52倍口徑155mm FH77-BW-L52"弓箭手"(Archer)輪式自行加榴炮更是走在同類武器的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