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大明風華:宣德皇帝是如何失去交趾的

1407年,大明永樂年間,交趾布政使司正式建立,越南自從唐朝之後再一次納入中國的版圖。公元1428年,明朝正式廢除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標誌著中原最後一次試圖將紅河平原兼併的努力宣告失敗。那麼開創“仁宣盛世”的宣德皇帝是如何失去交趾的呢?下面請小編一一道來。

古代中國人對交趾一直有種特殊的感情。自秦漢以來,越南北部就一直在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然而此地偏遠,交通不便,土人不服教化,難以控制同化,統治根基一直不穩。939年,安南地方勢力趁中原內亂,擊敗南漢獲得獨立。此後,交趾地區就一直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但是仍然納入中華朝貢的版圖。

故事的轉機發生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鑑於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制定了以武力打擊殘元勢力為主,以懷柔政策處理周遠地區為輔的外交策略,並且把安南(交趾地區)列為15個“不徵之國”之一,告誡子孫不要亂起刀兵。

大明風華:宣德皇帝是如何失去交趾的

《大明風華》朱棣劇照

14世紀末,安南的陳朝衰落,1400年,權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由於對明朝可能的干預極為忌憚,胡便長期嚮明朝隱瞞此事。“靖難之役”後,朱棣登基,胡氏認為“轉正”的機會來了,於是胡漢蒼(胡季犛之子)派使者向朱棣上表,謊稱陳朝子孫絕滅,自己是陳朝皇帝之甥並受推戴,請求明朝冊封為安南國王。對此事懷疑的朱棣派人前往安南調查,但是找不到證據,於是朱棣便封胡漢蒼為王。

隨後,不斷有陳氏後代前往明朝控訴胡氏的暴行,其次,胡朝似乎不把明朝放在眼裡,他們威脅了南疆的安全,侵略了占城,妨礙明朝行使宗主權,並且頻繁騷擾中越邊境地區。更令朱棣氣憤的是,他們伏擊護送陳朝王室子孫返回越南的明軍,並殘忍殺害了前王室,嚴重冒犯了“宗主國”的威嚴。最後,安南地區戰略位置重要,控制安南後可以大幅提升明朝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力,並對暹羅,緬甸等地形成威懾,配合鄭和的船隊可以大大鞏固東南亞的後花園傳統地位。

鑑於上述原因,朱棣於是派遣朱能、張輔、沐晟、李彬等十八將軍統帥大軍進攻安南。最終到1407年消滅了胡朝。此後,交趾地區爆發了反對明朝的戰爭,自永樂七年(1409年)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張輔三次以總兵官討平交趾叛亂。先後四至交趾,史稱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

大明風華:宣德皇帝是如何失去交趾的

張輔像

消滅胡朝後,明朝希望找到一個能為安南各階層所接受,又符合大明利益的統治者,但這些努力都失敗了。隨後部分明朝大臣上奏稱:此地為漢唐故土,理應納入中華版圖。在權衡利弊下,明朝宣稱陳朝子孫已滅絕,無人繼承,又受安南官吏 “原復古郡縣”的請求,將當地改名“交址”,納入中華版圖進行直接管理。

1407年,交趾布政使司正式建立,越南自從唐朝之後再一次納入中國的版圖。在交趾省建立初期,有張輔、黃福在此治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414年,張輔第三次平定安南後,當時北方蒙古入侵,再加上朱棣又忌憚張輔擁兵自重,明廷先後召還了張輔、黃福,令明朝在安南的統治根基不穩,而後續官員貪汙受賄、欺壓百姓,且為官不睦,以致各地叛亂風起雲湧。

大明風華:宣德皇帝是如何失去交趾的

1418年,黎利發動起義,拉開了“藍山起義”的序幕,他很快整合了安南的反明勢力,在越中地區做大,成為明軍的心腹大患。1426春天(宣德元年),黎利在茶籠州擊敗榮昌伯陳智、都督方政,殺死義安知府琴彭;冬天黎利在應平擊敗成山侯王通,殺死尚書陳洽。1427年夏,黎利攻陷昌江,都指揮李任,指揮顧福、劉順,知府劉子輔,中官馮智戰死;秋天攻陷隘留關,後又擊敗明朝援軍,大將柳升戰死。

此時明朝在安南統治已經崩潰,安南成為空耗財政的無底洞,王通見大勢已去,便一邊向朝廷彙報,一邊與黎利議和。

1428年,明朝發佈《論棄交趾罪》,王通等及布政使弋謙、中官山壽、馬琪下獄論死,籍其家,鎮遠侯顧興祖下獄。隨後,明宣宗與黎利議和。明朝堅持還政於陳朝後人,但黎利宣稱陳氏只有一個後代,叫做陳暠,潛身老撾二十年,要求明朝派遣軍隊去接納。明宣宗無奈,只能命令軍隊全部撤離安南。隨後黎利派遣使者到北京,稱陳暠已經去世,要求冊封黎利為王。明宣宗也順水推舟冊封黎利為王,雙王再次確立了宗藩關係。

大明風華:宣德皇帝是如何失去交趾的

宣宗皇帝像

棄交趾極大損害了明朝在東南亞地區的威信,外藩多不來朝貢,西南其它宣慰司也陸續被緬甸等國蠶食,明朝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力量正在逐漸消失。更重要的是,交趾地區將會只是史書上的一個地名,再也不會納入中國版圖了。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