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侯景禍亂南樑,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侯景之亂,是南梁末期持續了將近4年的動亂,一代君主樑武帝被餓死,更是直接動搖了南梁的國本,也給南梁的繼任者南陳造成了重大影響,可以說,侯景這個給自己討封為宇宙大將軍的人,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當時南北朝三國(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南梁/南陳)之間的格局,讓南朝本可在三國中大有作為的地位,變成了苟延殘喘只能被吞併的地位,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侯景這個叛將為何可以掀起這麼大的風浪,對當時的局勢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侯景這個人和傳統的造反武將不同,他不是勇猛型武將,而是智謀型武將。

《南史.逆賊.侯景列傳》景右足短,弓馬非其長,所在唯以智謀。

而這也就是為何他能夠在被東魏高歡擊敗後,仍然能夠在南梁東山再起的原因,可以說當時南梁的朝局不怕一個降將,但是害怕一個有野心也有智謀的人,侯景恰恰是這樣的人。梁武帝之所以接受侯景的投降,是想要依靠侯景完成自己的北伐大業,同時侯景剛剛歸附的時候,實力也是很弱的。

《南史.逆賊.侯景列傳》乃與腹心數騎自硤石濟淮,稍收散卒,得馬步八百人。

這樣的侯景簡直就是梁武帝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他在南梁沒有自己的勢力,想要存活就必須依靠於自己,還是一位能打硬仗的將軍,對北軍也很瞭解,這樣的人統兵北伐,不會擔心其反叛,也能增加梁軍北伐的成功率。可是梁武帝太過樂觀了,梁武帝晚期治下的梁國內部問題明顯,看著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其實國家安危完全繫於一人,也就是梁武帝。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南朝自劉宋開始,其統治根基就是皇族加士族加寒門模式,皇族提拔寒門來對抗士族,同時讓宗室子弟在全國各地統兵,將軍權牢牢把控在皇室手中,這一點在侯景投降南梁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

各地統兵的南梁宗室子弟,誰都不服誰,只是大家都在梁武帝活著的時候不敢作亂罷了,可以說當時的很多人都在期盼梁武帝掛了,那樣就可以擁兵自重,自立為王了,舉幾個例子。

《南史.蕭紀列傳》二年四月乙丑,紀乃僭號於蜀,改年曰天正。

《南史.逆賊.侯景列傳》蕭正德先遣大船數十艘偽稱載荻,實擬濟景。

《周書.蕭察列傳》察既與江陵構隙,恐不能自固,大統十五年,乃遣使稱藩,請為附庸。

《南史.梁宗室》大寶初,廣州刺史元景仲將謀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攻景仲,迎勃為刺史。時湘東王繹在荊州,雖承製授職,力不能制,遂從之。勃乃鎮嶺南,為廣州刺史。

蕭繹稱帝主力平叛,蕭紀在南梁動亂之時,割據川蜀僭越稱帝,蕭正德暗中資敵,蕭察割據荊襄,向西魏稱臣,之後更是建立了西梁,蕭勃則趁亂割據嶺南,所以說侯景並非以一己之力造成了南梁的大混亂,而是當時各地擁兵的皇室子弟,都各懷鬼胎,即便沒有侯景,在梁武帝死後,南梁還是難以避免出現內部動亂的局面,這是南梁的死結,侯景只不過是將這場動亂提前了,而非創造出這場危機南梁的動亂。打個比方就是,南梁是一個因為充氣而越來越大的氣球,即便侯景這根針不去扎它,氣球還是會爆的。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這也就是為何區區8000叛軍,就可以在侯景的帶領下攻下了南梁都城建康,各地援軍竟然都沒有遏制住侯景南下的勢頭,因為很多人都不想侯景被絞殺,大家都希望再者場亂局中撈取利益,至於南梁的國運以及梁武帝的死活,又有幾個人在乎呢?

同時梁武帝末期,南梁的軍隊戰力也是堪憂的,南梁是允許有私兵存在的,而朝廷兵源依賴於兵戶,可是南梁卻沒有給予兵戶足夠的保護,說得誇張點,就是朝廷的努力,雖然兵戶靠朝廷給予的田地生活,但是兵戶除了承擔沉重的兵役,同時還要承擔賦稅徭役,長此以往,兵戶難以忍受,就會逃散流亡,所以這就導致了南梁兵戶的大量減少。

《魏書.島夷蕭衍傳》發召兵士,皆須鎖械;不爾,便即逃散。

那麼就可以想象南梁朝廷軍隊的戰鬥力如何,而士族豪強則各自手握著精銳的私兵,這南梁還是救成了威脅,人家不會白白給你打仗,反倒是在你虛弱的時候,會跑過來將你分食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侯景才可以在夾縫中瀟灑地活著,並快速集聚實力,在南梁全國的征討中,可以相對輕鬆的攻入建康,敲響南梁滅亡的喪鐘。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之前就說了,侯景是智謀型將領,他起兵時只有8000人,為何到了建康就一度號稱擁有10萬之眾呢?其中原因之一恐怕及時他對士族的大清洗。

《南史.逆賊.侯景列傳》城陷,景使其儀同盧暉略率數千人持長刀夾城門,悉驅城內文武裸身而出,使交兵殺之,死者三千餘人。

這是在侯景攻陷建康後乾的事,也就是絞殺了城中大部分士族,而在侯景起兵的過程中,以及稱帝后,他對士族都是不手軟的,可以說,永嘉南渡是中原士族南遷的開始,而侯景之亂則是終結,而這也就為南方本土士族以及豪強的崛起提供了空間,這就是後話了。侯景在滅士族的同時,乾的最有利於自己的一件事就是釋放士族的奴僕。

《資治通鑑.梁紀十七》景初至建康……募人奴降者,悉免為良……於是三日之中,群奴出就景者以千數,景皆厚撫以配軍,人人感恩,為之致死。

而這也就是侯景在叛亂中越發壯大的原因,他以後了死心塌地跟著自己造反的兵源,侯景對於南梁來說是個災星,但是對於這些奴隸來說,就是救星了,這也就是為何侯景之亂維持了近4年的一個原因,他的勢力就像是滾雪球,越過越大,也就是兵源單兵素質不行,不然的話,估計4年都難以平定侯景的叛亂。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侯景之亂對南朝的影響,最大的還不是朝局的破壞,士族被屠戮殆盡,南梁原本的經濟重心也是遭受戰火屠戮,對南朝最大的損失是,南朝失去了存活下去必要的軍事根基,也就是巴蜀,荊襄,江淮之地。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巴蜀可以保證南朝長江上游防線的穩固,荊襄之地,為天下之要衝,西進可以兵臨漢中,東出可以威脅河南之地,扼守荊襄,也可以守住長江中游,保證下游國都建康的安全,江淮的重要程度更不必提了,三國時期,魏吳雙方圍繞著合肥打了5次,江淮之地,為南朝在長江北岸提供了足夠的防禦縱深,免於建康直接暴露於北方的兵鋒之下,可以說任何時候,長江都不是保護南朝命脈的天塹,只有在長江北岸建立防線,才能保證南朝的安全。

侯景禍亂南梁,因其內部問題嚴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原本這三處重要地區都在南梁手裡,可是侯景之亂後,巴蜀被宇文泰奪走,割據荊襄的西梁存在的時候和南朝是敵對的,先後附庸於西魏和北周,最終被楊堅直接取消了地位,江淮之地則被北齊所奪走,那麼到了南陳的時候,就顯然無力抵擋北朝的進攻了,沒有了防禦縱深,人家打過長江,南陳就基本上掛了,這都是侯景的“功勞”啊,憑一己之力,極大的削弱了南朝的軍事實力,為北朝實現統一打下了基礎。

參考資料《南史.逆賊.侯景列傳》《周書.蕭察列傳》《南史.蕭紀列傳》《南史.梁宗室》《魏書.島夷蕭衍傳》《資治通鑑.梁紀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