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次管理會議上,經理說了一句:哎呀,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你們怎麼看?

Sim牛哥


有些管理者覺得與普通員工之間存在權力落差、信息落差、智力落差,很多時候他們就把普通員工當傻子,以為普通員工不知道,還自鳴得意。

其實,誰都不是傻子,管理者把普通員工當傻子的做法,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不可取。

朋友老A原來是某國企一線員工,前幾年國企開始流行工資改革,老A所在的企業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企業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考核,確定下個季度每個月的工資數額,並且要求員工之間工資保密,不得互相打聽,俗稱背靠背。

每次考核完,部門負責人都要和骨幹員工面談。沒多久,老A所在部門的負責人就開始耍小聰明,每次和員工面談時,都告訴該員工:你的工資我是給定得最高的,這個事你知道就行了,千萬不能告訴別人,不然以後我就不好辦了。

每次聽負責人這麼交待,老A都很感激,覺得負責人對自己很信任,也甘願為負責人赴湯蹈火。

後來,老A在和同事聊天的過程中慢慢發現,“你的工資是最高的”這句話負責人和很多骨幹說過,老A心裡開始有了隔閡。

再之後,老A被提拔,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原部門員工各年的工資收入,發現自己的工資既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排名都到了十名開外。自此,老A算是認清了負責人的為人。

通過這個真實的事例,我們知道,儘管說管理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但通過糊弄欺瞞普通員工來達到管理目的的方式終究上不得檯面,管理者對普通員工還是要多一點真誠,做不到的儘量不要說,說過的話還是要努力做到,以真誠贏得普通員工的信賴和支持才能長久保持。


自由職路


嗯,這個經理是我們老大,他經常給我們當傻子。

有一次,公司搞員工滿意度調查,經理信心滿滿,以為下面的人對他評價很高,誰知滿意度調查結果出來,經理的臉都是黑的。

那天,他把我們幾個主管召集到會議室,大罵一通,說我們這些人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平時對我們怎麼怎麼好,在做滿意度調查之前,還一個一個拍著胸脯保證:要下面的員工都填非常滿意。

結果一出來卻大跌眼鏡,畢竟這是匿名調查,員工敢表達真實意見,害得經理在老闆參加的管理會議上捱了一頓猛批!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幾個主管嘴上不說,心裡很高興,經理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平時忽悠欺騙員工慣了,沒想到這次他被員工擺了一道,這叫報應,該!

其實我們主管和普通員工想的很簡單,一手幹活,一手拿錢,不要少我的就好。還要整天聽經理給我們"上課",感覺挺煩人的,比學校的老師還規矩多。其實他的那些管理把戲我們都清楚,只是懶得說,看破不說破,這才是有智慧的人的態度。

可是經理不自覺,往往變本加厲,經常添油加醋的跟我們說一些不著調的話。最重要的是,往往信口開河,胡亂承諾一些不靠譜的東西,結果最後實現不了,員工都不相信他,結果那次員工滿意度調查就出現了那種狀況。

你忽悠員工一次可以,但每次都忽悠,就沒幾個人會相信的,最後被人忽悠,這就是經理把員工當做傻子的結果!

員工其實很單純,但千萬不要把他們當做傻子,認為好騙,這種心態就很有問題,根本上就是把自己作為管理者,站在員工的對立面。這樣的心態和行為模式,只會造成距離,員工是不可能死心塌地追隨你的,只不過是當一天和尚撞天鍾而已,你還想怎麼樣?

至於你把我們當傻子,我們無所謂,我們配合裝傻就是,只要錢不少一分,反正也無害。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話有三說,不要把明明一些正常的話說的變了味,發生了什麼事,你可以不告訴員工真相,只是不說而已,但真沒有必要說:把員工當做傻子。

誰傻呀?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明確的告訴你:“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這類的話是管理層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經常與老闆一起開會,公司幾個領導說話就會帶上這句話。


其實這句話背後有幾層意思。

一、領導為了凸顯自己的意見是對的。

先舉例一個對話:

員工:領導,你上次給我的一份報告,我看完後,發現好像有點不太妥啊....

領導:丫的,我說什麼你就按著做就行了,我的方法你還質疑什麼?

這種對話,我們在職場上經常可以聽到吧?

因為職場上,領導和員工的想法一定是有隔閡的,既然思想上有出入,那就會形成意見偏差。有時候領導被員工氣到,就會冒出“這些員工真的是傻子...”的想法。

那麼在管理會議上,領導層看著既然是管理層大會,沒有員工在,就都不會有所收斂,所以口裡會冒出“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這類的話。

二、領導為了凸顯自己與員工們不是一路人

領導為啥會擺架子?就是因為他覺得與大家都不同。因此導致很多領導,看不起普通員工,員工有啥意見或者事情,這些領導都不會去傾聽和解決。

那在管理會議上,領導為了要凸顯自己與員工不同,就會把“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這句話掛在嘴邊,以此來獲得大家的存在感。

這就類似,每當提起我們競爭對手時,領導們都不會把競爭對手當回事一樣。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競爭對手和自己不是一個層次,不是一路人。

三、領導為了不想兌現承諾

畫餅是領導的一項絕技,相信大家在職場上都會遇到畫餅能力很強的領導。

領導對著員工最經常說的一句話:你們好好幹,做的好,有機會漲薪20%....

但事實的真相是,領導只有對著員工說話時才會說這些。

如果是在管理會議上,跟一群公司的管理說話時,那就不同了。他們不會站在員工的角度上說話,

比如說:有人提到為員工謀福利,領導這時候就會出來打壓一句,“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哪裡需要為他們謀什麼福利啊...

總結:

任何人說的每一句話,背後都是有目的的。比如題目中提到的那句話,我就分析出領導3種不同的目的。

作為員工,這些話聽聽就好了,也沒必要放心上。我是聽多了這類話,所以凡是領導說這類話,我都會左耳進,右耳出,一點都影響不到我。因此,聽到這類話,需要你做到波瀾不驚!


關注@華迪說,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華迪說


哈哈哈,這話怎麼這麼熟悉,現在還有管理者這麼說啊?

早年在服裝加工企業,一廠廠長在協調會上這麼說過,有些外協廠老闆聚在老闆辦公室時,也聽他們講過。為此,我特地問過老闆怎麼看?畢竟他是外貿畢業的大學生,比他們素質高很多。誰知他貼近我,悄悄說,知道就好,不好公開說。

我開始時很反感這句話。但接觸多了,發現說這種話的,他們的廠產量質量反而都比較好。直到有一天,在培訓新廠抽調車間主任組長時脫囗而出:新廠所有的員工都是新招新培訓的,你們要帶著整套制度去,嚴格執行操作規範。員工就象原石,你們怎麼雕他們就成什麼樣。會後做記錄的行政助理跟我說,老大你是不是把員工當傻子。哇哦,細想下我怎麼也有類似的想法了。

那時我也有段陷入迷茫,口口聲聲標榜自己尊重每一個人,跟衛生工也能由衷道謝。可為什麼在做制度做培訓時,不知不覺就把員工當白紙當原石?

有回看一部美國科幻片,忘了啥名字。機器人複製機器人,最後成千上萬機器人邁著齊刷刷的步伐湧向主人公的時候,那份震撼歷歷在目。由此聯想起參觀某家著名品牌襯衫生產基地時,那種整齊劃一的感受是如此相似。

終於看清,這就是現實。儘管上世紀三十年代卓別林就拍了《摩登時代》,但工業時代就是這樣的機械式製造。

對員工人格的尊重與對工作上的要求是不矛盾的。業餘生活可以照顧,但工作時就要求標準規範。我也曾陷入誤區,把一些現代公司實行的業績考核激勵制帶入傳統生產型企業,企圖倡導以人為本,結果搞出個四不象。我累下屬累員工不領情,反映意見一大堆。最後“大徹大悟”,別管那麼多,就看結果。幫他們向老闆爭取利益,事做完了,錢給夠了,皆大歡喜,你就是最好的總經理。

對生產型職業經理人來說,分別抓住老闆與員工的主訴求,平衡雙方利益,滿足雙方願望就行了,這就是簡單管理的出發點。

所以你問對那個說把員工當傻子的經理怎麼看,只能說他素質不夠,情商太差。但實際上,大家都在有意無意的這樣做。不是有家偉大公司的大佬說,有些人要他大腦,有些人只要屁股,有些人要手腳。那些不要腦袋的不就是被要求成為傻子嗎?換種說法面己。高,實在高!


老西眾幫


記得是06年吧,有一領導當著一職工的面說你們這幫痴仔不去做工在這裡幹什麼?那職工當天是等飯堂做飯後送往一線的,到一線後把領導的原話傳給一線工人,工人聽後全體罷工,衝到領導辦公室討要說法。有衝動的職工揚言說不清楚見一次打一次,並全礦集體罷工,一個星期後礦長當面向全體職工面道謙併為那領導求情職工才開工,在我們礦上有一句話,給你面子你是領導,不給你面子你什麼都不是。


孖魚1


這人遲早要倒大黴。除了有人是生理上的傻子,其他的人智商上差別不大,情商上和意志力上差別很大。我只能說你要認為別人是個傻子,那你就一定是個傻子。我念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可聰明瞭,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混社會才知道自己錯的離譜,能在這社會上混的,都有自己的道行,你覺得乞丐這行夠挫吧!我有個偶然機會見識了一下頂級乞丐,真是讓人感慨。農民工這活不就是出大力流大汗嘛!可是人家也有自己的方式,怎麼幹活,怎麼要工錢,怎麼混事,怎麼和包工頭鬥智鬥勇,裡面講究大了,你去處理他們鬧事,一個不謹慎,就掉坑裡去了。一個小文秘多大權力,可是能攪黃幾千萬的項目。混社會久了,大江大河淹不死,小陰溝翻船死了人的事見過不少,自己也經歷過,而且就是小陰溝才害人。我自己得到的教訓就是千萬不能把任何人當傻子,否則遲早要倒大黴,你總有你不明白別人明白的事,看不起人,對景的時候就全發作了。我才這位經理也是個二五眼,而且很快要倒黴了。


用戶6092934896


只有真正搞過管理、且真正用心搞過管理的人,才能明白這一句話當中蘊含的管理精髓,以及為了明白這個道理而吃過的虧、嘗過的辛酸苦辣

一、舉個例子,你做過飯嗎?

舉個例子,你做過飯嗎?炒過菜嗎?有沒有照著菜譜學過做菜?

假如我現在要做一道最簡單的番茄炒蛋。番茄和雞蛋我都準備好了,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於是我要先去網上百度一下菜譜,第一步就把我給難住了。

因為我看到的操作是這樣的。

番茄切塊?切成什麼塊?多大的?

適量的鹽和料酒?這個適量又是多少?

你為什麼不能簡單直接的告訴我切成多大的塊,多少毫升料酒和多少克鹽?

說的太簡單了,會不會顯得我自己太傻了,只能理解簡單的東西呢?

二、曾經吃過的虧才明白背後的道理

曾經我在分公司管理下面的100多個門店的時候,最煩的就是換季的時候,最討厭的也是下去走門店。

因為每次一到換季的時候門店都要更換大量的物料,100多個門店光是3張海報都能給你貼出100個花樣來。

有些把海報加印,整整齊齊的貼滿一面牆,看起來就很漂亮;

而有些則是隨便找個位置就把海報貼上去,“大哥,你的海報把背景牆都擋住啦!”

所以每次我下去走廳店的時候看見這樣的情況都很生氣。

後來每一次要換季的時候,我都先把一個廳店佈置出樣子來,然後讓大家來參觀、拍照,回去之後再照著照片佈置,這樣一來,情況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把“普通員工當傻子”背後透露的管理邏輯是“標準化”

每個人的經歷、思維不一樣會導致大家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樣,所以就需要用標準化的管理來統一大家的理解和做法。

1、 統一語言

用簡單、直白的語言把一件事交代清楚,不要引起歧義。

舉個例子:“改天一起吃飯”,就是一句典型的有歧義的話,改天是什麼時候?吃飯是吃什麼?這些不說清楚,誰都會認為這只是一句場面的話,敷衍了事。

如果換成“下週2晚上7點,我們一起去吃火鍋”這就是很明確的一件事,對方一下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2、 明確目標

把目標明確出來,整體大目標,分解細化到每個人身上,每個人的身上的小目標都應該是方向一致的。

就像跑接力賽一樣,每個人的目標就很明確,最短的時間跑完屬於自己的100米,然後把接力棒交給下一個人,而最後一個人的目標就是拿到棒子衝過終點。幾個人合起來就完成了一場接力賽的目標。

3、 樹立標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向榜樣學習,榜樣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不會、不知道、不明白沒關係,看看榜樣是怎麼做的,照著學就是。

4、 明確流程和標準

每一步需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怎麼樣算達標?怎麼樣算優秀?

每一步都是清晰、明白、可量化、可執行的過程。

這4步合起來,作為一個下屬,不需要你不思考,不需要你理解,你只要照著做就能達成目標。

而流程的規範化更使得員工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行為統一、更易於管理和目標的達成。這難道不是把員工當傻子一樣管?

總結來說,把把員工當傻子一樣管是管理中的精髓所在,沒做過管理的人實在難以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更多精彩好書解讀,職場攻略、精彩品評請關注本頭條號“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職場新起點」獨特觀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理解一句話正真想要表達的意思,不能片面的只理解字面意思,得結合具體的上下文情景才能真正理解。

情景一:

“週末加班,沒有加班費,他們會不會不幹呢?”

“哎呀,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多說點好聽的話,忽悠忽悠就行了啊”

這裡可以理解為經理看不起普通員工,欺負老實人。

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是這種心理,那麼註定將會是一個失敗的管理者。一個能正常工作的人一定不是傻子,經理僅因為自己職位關係,看不起普通員工,那麼在普通員工心裡也一定不會對這經理有什麼好評的。

情景二:

“這個事流程還挺複雜的,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搞對呢?”

“哎呀,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你去整理一下,然後分門別類的羅列出詳細步驟,發給他們,讓他們照著做就行了。

這裡可以理解為經理是想告訴其他管理者,需要給普通員工一些標準化、流程化的處理問題步驟,讓員工們可以進行“傻瓜式”操作。

在一個公司或者組織中,標準化、流程化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公司或者組織都會有規章制度,告訴員工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做了會得到獎勵,什麼做了會受到處罰……員工自己根據規章制度就可以規範自己的行為,而不需要做任何事之前都去找管理者彙報是否能做,大大的節省了時間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再比如:員工報銷,管理者或者人事分門別類的整理出各種報銷流程,然後員工報銷就可以自己參考詳細步驟,進行“傻瓜式”操作就可以了,而無需理解,不僅提高了效率還保障了準確性。

所以對於經理的這句話,他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還得結合具體上下文情景才能理解。

但是,作為管理者,我建議無論是在哪種情景下,也無論是想表達什麼意思,這句話都不應該說出來,容易引起誤解,也容易引起誤傳,禍從口出,切記!

點擊關注「職場新起點」,專注分享職場行為、心理、溝通相關知識和經驗。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多評論,多點贊,多轉發!感謝!


職場新起點


一次管理會議上,經理說了一句:哎呀,就把那些普通員工當傻子就行了。你們怎麼看?


我認為,這個經理說出這樣的話 ,既是不尊重普通員工的行為,更是一種工作敷衍塞責,毫無責任心的表現。


01

很多職場中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影響也是隱秘而深刻的

在職場中,因為能力和經驗的差別,崗位上有高低大小之分,有普通員工的崗位,就有特別的管理崗位。

這僅僅代表著權利和職位的不同,通俗點來說只是負責的工作內容不一樣而已,沒有什麼貴賤之分,更不會牽扯到人格、尊嚴等其他的內容。


但是,很多現實中卻不是如此,有些人勢力庸俗,走上了不大不小的管理崗位就趾高氣昂、頤指氣使,看不起比自己職位低的員工,甚至把普通員工不當“人”看。


如果長此以往,或者說部門中這種所謂的管理者多了以後,一方面會使消極、不作為的工作氛圍散播,讓其他人在無意間受到這種帶著有色眼睛看待員工的影響,另一方面會阻礙正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嚴重影響各項任務的落實。


02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原因呢?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理的工作態度有問題。

這種經理可能打心眼看不起普通員工,根本不會為他們考慮,更不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工作絲毫沒有責任心和同情心。


二、可能確實有部分員工被能力限制。

有些部門當中,確實存在能力不突出,甚至屢教不改的員工存在,導致管理者逐漸失去耐心,直至他們採取破罐破摔的措施。


三、上司和領導未能採取有效的行動。

盡然經理出現了這樣的言語,那麼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肯定多多少少暴露出端倪,這時上司和領導也沒有采取措施,縱容了這種情況發生。


03

作為我們,只要把它當做耳邊風就好

題目中既然已經說明是管理會議上,那麼我猜題主的身份應該和經理的級別差不多,最起碼不是普通的員工。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和身份下,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我認為,最好還是當做耳邊風,聽聽過就好。


因為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說法,你也不能在會議上當眾去反駁經理,這樣可能會造成你和經理關係緊張。

我們也不可能真的把員工當做傻子,他們是我們工作的一份子,是我們並肩作戰的好夥伴,很多工作都要靠他們去完成和突破,對他們最起碼的尊重和理解是必須要有的。


總結:雖然說在職場中存在很多類似的情況,影響也是隱秘而深刻的,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講,我們最好還是當做耳邊風,聽聽過就好。









職場小偉


“傻子”有時候只是機器的代名詞。並不是貶義詞,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不能理性看待。

1.這是你的工作

20多年前,職場中領導流行說“就把那些員工當傻子就行了”,當年的領導可能都已經記不得了,但這句話卻仍青春不曾離開。

在2年前的主管培訓會上,老闆就這樣說過不止一次。“你們都是主管,不再是一線員工了,要學會帶人,而不是一有問題就自己衝上去。這樣是帶不出強兵的。”

對員工好,把他們當人看,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沒問題,但在職場就必須按照職場的規則行事。

那就是:不管你認為老闆的想法有多狗屎,請幹好你本職工作,你只是公司的一塊磚,一根柱子,一個螺母。

你不需要思考老闆的決策是對是錯,你需要按流程工作,服從制度管理,完成下發的任務。

2.誰也不是傻子

別人說你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說你是傻子就是傻子嗎?當然不是吧!如果不想被永久的貼上“傻子”的標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煉自己的能力,實現躍遷。

首先你要做到職業化,也就是你有多大程度上符合職業角色的要求。包括:個人形象、態度、知識、技能等都要符合企業要求的工作角色要求。

其次是要了解和理解職業角色的特定要求,理解了角色,才能扮演好角色。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所有人必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完成自己的社會化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