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应该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过程

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应该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过程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篮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

影响美元指数的因素非常复杂,譬如美国经济增速、央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就业率、核心通胀水平、居民收入、金融市场安全、财政赤字、债务规模、国际收支、贸易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地缘政治等等。所以美国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经济指标的明显变化一般都会带来美元指数的明显波动。由于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具有定价权,所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黄金等贵金属的涨跌也会对美元指数有影响。

美元指数是一系列汇率的加权指数,最终还是反映美国与其主要贸易货币的自由兑换货币的强弱。在美元指数构成的一揽子货币上,欧元是权重最重的一个货币,因此欧元的走势对美元指数影响明显,两者常常成跷跷板关系,而日元、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强弱也会影响美元指数的相对明显的波动。


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应该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过程

美元指数周线图

美联储印钞,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显然也会影响美元指数,若造成流动性过剩,那么会打压美元指数,若能够刺激经济,稳定与加快美国经济上扬,则美元指数会相对稳定。

虽然美联储9月中旬以后短期内向市场释放了巨额流动性,但是由于最新公布的经济指标总体稳定,尤其是就业情况比较乐观,且美国金融市场重归稳定,再加上欧元区经济还处于低迷期,欧元无法有效走强,因此美元指数近期虽然有所走软,但总体还是处于中性区间,依然在95~100之间的箱体内震荡。

不过从长期来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如果不断上涨,印钞规模持续扩大的话,美国就存在转嫁债务危机的动机,那么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就会适当去美元化,会抛售美债与美元,这会导致美元指数有所趋弱。

远期来看,美元将受到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困扰,难以走出次贷危机后的QE窠臼,会不断通过印钞来支撑其债务经济模式,并依靠铸币税来赚取世界利益,因此美元远期信用还是会逐步下降,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新的国际支付体系的建设也会制约美元未来的全球流动性,所以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应该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过程。

(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