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肺腺癌檢查出基因突變是不是就可以判定肺腺癌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

18251950556


你好,看到您問這個問題,首先臨床上目前診斷肺癌是通過影像學(胸部CT)、支氣管鏡或肺穿病理明確診斷的,肺癌的病因跟多因素有關,基因改變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臨床上的診斷是不查是不是基因改變引起的,對治療也沒啥指導意義。所以我想你問的基因突變應該是取過活檢免疫組化回示是肺腺癌,然後做的基因檢測顯示有基因突變,看能不能進行靶向藥物治療的,為了更好解答你心中的疑惑,以下主要從肺癌的病因、分型和治療三個方面敘述。


1、肺癌的病因 目前最長見的病因是吸菸,吸菸的人得肺癌的風險可比不吸菸患肺癌風險高20倍,開始吸菸年齡越小,患肺癌風險越高,長期吸菸的人戒菸達到10年,才能接近到不吸菸的水平。這個吸菸是我一直都特別敏感的,他真的是百害無一利,前幾天電子煙事件又被推到風口浪尖,主任們在查房的時候,看著病人的胸部CT,就能斷定這個人是不是長期吸菸,真的是千瘡百孔,隨著年齡的增長肺癌、慢阻肺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來了。我曾經勸告身邊的長輩不要吸菸,至今他的回答我還記憶深刻,“有的人吸一輩子煙也沒啥事,有的人年紀輕輕就得癌症了,跟吸菸有啥關係。”我只能說吸菸是肺癌的高危因素,還跟職業暴露、空氣汙染、電離輻射、飲食、遺傳、肺部基礎疾病有關,遺傳、空氣等客觀條件有關,這些我們無能為力,但對於每個人來說,不吸菸、健康飲食,降低自己的患癌風險是最重要和切實可行的做法。

2、肺癌的病理分型:臨床上用的組織病理學分型: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鱗癌、腺癌…),小細胞肺癌和吸菸關係密切,惡性程度高轉移早,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見的大部分都是鱗癌、腺癌。

3、肺癌的治療:肺癌根據病理分型和不同分期,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小細胞肺癌對化療比較敏感,可聯合放化療;鱗癌和腺癌的話,分為I、II、III、IV期,還沒發展到IV期的話,綜合患者身體耐受情況,首選手術治療。但肺癌發病很隱匿,大多數病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是IV了,根據活檢的免疫組化結果確診是腺癌還是鱗癌及PD-1、PDL-1表達的高低。如果報告是鱗癌,PD-1、PDL-1表達高於50%的話,可以選擇免疫治療或化療。如果是肺腺癌,下一步做個基因檢測,目前臨床上多用的有ROS1、ALK、EGFR這些靶向點。如果檢測出來有基因突變的話,那是好事,因為你又多了個靶向治療的機會,可以選擇靶向、免疫或化療。你問題說的基因改變,應該就是查的基因檢測,協助確定治療方案的,如本段上下兩張圖片展示的一樣,這個不是查肺癌病因的。


總結:肺癌跟吸菸、職業暴露、周圍環境、遺傳因素、肺部基礎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臨床很難確定到底是因為哪種病因引起的。支氣管或肺穿刺活檢免疫組化回示肺腺癌的話,可以進一步查基因檢測,如果基因突變了,是好事,你還可以選擇靶向藥物治療。


有溫度的住培醫生


別聽什麼狗P磚家瞎掰那些沒用的。肺腺癌以及人體的大部分惡性腫瘤可以說都是基因突變引起的!至於說,肺腺癌後檢出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僅是現有手段能檢測出的人體少部分基因突變而已,只是冰山之一角。人類基因的複雜性,不是現有人類科技水平所能窮盡的。所檢出的突變基因,也只是引起該人肺腺癌的原因之一,其突變丰度代表了該基因突變在其中的影響程度。更重要的是,一些有價值的突變決定能不能利用現有的靶向藥來讓病人長期生存!

總的來說,肺腺癌就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但並非僅僅由檢測出來的那些突變所引起。哪怕沒檢出任何基因突變,也只說明以現在的技術檢測不出來而已,基因突變還是存在,並引發了該病人肺腺癌!至於是什麼原因引起了這些基因突變,那又是另外的問題了!


奇視妙影


其實你的這種想法不正確!要想明白基因檢測的報告,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種基因情況,從而使人們能瞭解自己的基因信息,從而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避免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目前有1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做出診斷。 預測性基因檢測即利用基因檢測技術在疾病發生前就發現疾病發生的風險,提早預防或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目前已經有20多種疾病可以用基因檢測的方法進行預測。


目前肺癌的治療是一個精準治療的時代,尤其是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去指導治療顯的非常重要,基因檢測包括很多基因,就像我圖片中展示的,有EGFR的突變,提示對相關藥物敏感,指導後期用藥,並不能說肺癌就是由EGFR突變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