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2013年5月,全程28公里成都二环高架投入运行后,确实为成都城区交通拥堵起到了极大的缓解作用,特别是穿城而过从以前经城区主干道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缩短到经二环高加只需要十多分钟,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很多朋友在二环高架驾车行驶时,却经常遇到几个固定的堵车点,有时候高峰期甚至能堵到让人心里狂躁。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二环高架那些堵点,并为疏解堵车出出主意。

堵点一:二环高架成温立交段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温江作为成都后花园,与成都的人口流动非常大,再加之川西旅游很多时候也从成温邛方面走,所以成温之间交通流量一直居高不下。二环成温立交作为成都主城区的重要出口,交通压力在全成都都差不多居于前列。二环高架成都温立交拥堵,在成温 快速路开通前,是两个方向的进、出口都堵,车辆一到该出口前后500米的位置,就开始缓行。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是车流量太大,作为机动车保有量全国第二的城市来说,这个不需要多说,很多堵点都是这个主要原因。成温快速路开通后,温江进站方向车流压力迅速集中到了高架上,基本从清江中路上桥就开始堵,一直堵到进入二环后几百米才逐渐缓解;而成温快速路开通后,向温江方向的出流量迅速增大,出城方面拥堵却只得到稍稍缓解,进入匝道前依然会遇到堵车。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北星立交出口堵车的原因相似。因此,成温立交主要堵车原因是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内无法缓解。

堵点二:二环高架驷马桥入口至北星立交段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熟悉成都北门的朋友都知道,驷马桥、荷花池片区交通拥堵情况经常发生,主要原因有老川陕路出入车辆量巨大、荷花池片区出行人口电动车等密度太高。二环高架修好及荷花池部分区域搬迁后,拥堵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但成绵高速直通二环、老川陕路庞大的车流,依然让这一段压力山大。

但为何只是经常在二环高架驷马桥入口至北星立交段发生拥堵呢?这就与这一段的设计缺陷分不开了。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缺陷一:入口与出口太近,车流相互干扰(如上图)。从驷马桥入口进入二环的车流,与提前变道准备从北星立交出的车流相互干扰,造成缓行。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缺陷二:北星立交出口无变道缓冲区(如上图)。从北星立交出口上北星大道的车辆,在直行道上减速、右转,效率大大降低,直接导致后续直行车辆减速或变道,进而导致该区段经常出现拥堵情况。缺陷二这种情况在很多出口都有,比如前文的成温立交出口。


堵点三:人南立交

二环高架人南立交可以说是个奇葩的地方:其他出口都在右边的,结果这里下桥的出口在左边,很多人开车过那个地方,准备下桥习惯性就靠右了,抵拢了才发现是左边,要么来不及开过了再掉头回来,要么违章变道。

人南立交这个奇葩的堵点,主要原因在复杂的设计和密集的车流都是原因。而且,人南立交的复杂并不只局限于高架桥上面。通过上面所说的下桥匝道下高架后,如果你一直直行,你会发现你重新上了二环高架(嗯?我是谁?我在哪?)。如果在桥下不同的出口右转,又分别可以上人民南路和机场高速方向。复杂程度让小编已经晕了,对于人南立交,同样走错过的小编表示无力吐槽~

成都二环高架的三大堵点,其中一个点既不是设计原因,也无法缓解

当然,总体来说,成都二环高架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安全与便利,也很多人与小编一样深深地爱上了二环高架,也愿意为二环高架解决拥堵问题出谋划策。如,有网友向成都市相关部门建议:高架入口与出口之间的间隔距离延长,防止车流干扰。易堵地点的高架出口,设置出口缓冲区(如上图),并提前较长距离设置实线分隔直行车道与旁边的车道,保障直行车道畅通,提示出口车辆提前变道,将排队出高架的车流隔离在缓冲车道上排队等候。

对二环高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