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現在說起來儒家經典,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來《論語》,雖然今天《論語》的名氣很大,但是在古代《論語》的地位並不高,甚至只是給小孩子讀的啟蒙讀物,屬於“經史子集”裡面的子書。

在儒家系統裡有一部經典遠比《論語》的地位高很多,而且我們現在遇到的諸多問題都可以從這部書中找到源頭,這部書就是《春秋左傳》。

例如我們平時常說的所謂“春秋筆法”,說的就是孔子編訂春秋的時候,語言非常簡單,簡單到一年只用一兩句話就概括完了,而且是一字之褒一字之貶,所用的筆墨非常少就能對一個人一件事做出評判,我們常用“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這樣的話來形容孔子這部《春秋》的威力。

但如果我們真的去讀一讀《春秋》似乎完全看不出裡面有什麼深意,通篇都是某年某日哪國領導人到我國訪問,某年某日我國領導去了哪國進行外交活動,只讀《春秋》的話,你完全讀不出裡面任何的微言大義,甚至讀完你還會發生疑惑,難道是自己悟性太低,完全看不出孔子他老人家的深意嗎?

問題的答案就在於要讀懂《春秋》這本教材,你還需要一本非常重要的教輔《左傳》,只有讀通了《左傳》,才會明白《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一字之褒一字之褒到底表揚了誰又批判了誰。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1)愛讀《左傳》的關羽

三國時代留下的故事很多,尤其是《三國演義》的流行塑造了很多經典形象,為了烘托關羽文武雙全的形象,羅貫中給關羽設計了一個經典場景,那就是夜讀《春秋》,以此來彰顯關將軍不但勇貫華夏而且還是個心中有筆墨的文武兼同的人物。

但事實上這裡羅貫中搞錯了一件事,關羽夜讀的不可能是《春秋》,因為春秋是在是簡單枯燥無聊到極點,如果關將軍夜讀的是《春秋》不僅僅是反人類反趣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讀《春秋》根本對於行軍打仗沒有任何幫助。

但《左傳》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面可是有著非常豐富精彩的故事細節,各種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前應後果都說的很清楚,而且還有從對方視角和我方視角來分析事件,可以說這簡直就是一本瞭解古代軍事政治的必讀書目。

當時的武將打仗,時間緊任務重,一般沒有時間讀書,如果讀書也是讀一些非常有實際價值的書,《左傳》就是這麼一本讀了立馬就能上手的書,當時的很多武將都對《左傳》愛不釋手,滅吳的西晉名將杜預就號稱有“左傳癖”,一生簡直就是書不離手。

一個滅了吳國最後統一了中國的大將居然對《左傳》如此痴迷,可見這本書在武將心中的地位,順便說一句這個杜預就是杜甫的十三世祖,杜甫在世的時候,就經常向別人介紹自己是杜預的十三世孫,只不過後來杜甫的名頭蓋過了杜預,才有了反過來的介紹,說杜預是杜甫的十三世祖。

那麼為什麼會有關羽夜讀《春秋》的說法呢?事實上是因為,《春秋》過於簡單,給他做註釋的《左傳》乾脆就把《春秋》原文直接附在了上面,而且《左傳》的全稱叫做《春秋左氏傳》,所以久而久而關羽讀的《左傳》就慢慢變成了《春秋》,不過因為《左傳》裡含著《春秋》你要硬說關羽夜讀的是《春秋》也不能完全算錯。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2)過於簡單的誤會

《春秋》就是因為記錄事情過於簡單了,所以如果你只讀《春秋》的話,很多事甚至有可能發生嚴重的錯判,比如說《春秋》裡記載了這麼一句話叫做“趙盾弒其君”,如果你僅僅是看到這一句話,你肯定立馬能想到這是在批判趙盾這個人,因為古代用“弒君”這個詞往往是非常不好的,孔子做春秋亂臣賊子俱就是體現在這裡。

而且當時記錄這件事情的就是著名的秉筆直書的史家楷模董狐,沒錯就是那個文天祥正氣歌裡大力弘揚的不屈精神的代表人物,“在晉董狐筆”說的就是這個人。

這麼一看,那這個趙盾鐵定就是壞人了,你看不管是孔子的記錄,還是董狐秉筆直書的性格,這件事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呀,如果你從這一句中能看到這麼多,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初步具備了孔子做《春秋》的精神,能從一句話中體會到那種善惡褒貶的含義。

但是,如果你真的這麼理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這個趙盾是個好人,不但是個好人而且還是故事趙氏孤兒的祖父,就是這麼一個好人居然被《春秋》不明不白的記了這麼一筆,如果沒有《左傳》的解讀,恐怕趙盾真的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3)趙盾弒君

趙盾當時是晉國的國家總理,總覽國家大小一切事務,是當時國際舞臺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日漸長大的晉靈公覺的有這麼一個大人物在,心裡總是不爽,於是決定殺掉趙盾,結果聽到風聲的趙盾跑掉了。

但趙盾畢竟總覽國家事務很長時間,很多人都是忠於趙盾的,於是趙盾的堂弟趙穿把晉國國君晉靈公給殺死了。

這件事發生在趙盾出逃期間,大家都不敢說什麼,只有董狐秉筆直書寫到“趙盾弒其君”,把這件事明明白白的寫在了史書上,理由是趙盾身為國家總理,發生這種事情,應當負主要責任,而且後來也沒有懲辦兇手,所以弒君的背後主謀一定就是趙盾。

這件事在《春秋》上面的記錄就是一句話,趙盾弒其君,如果沒有《左傳》詳細的記錄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恐怕趙盾這個晉國的好總理真的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面去了。

記錄歷史本來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很多事記載的簡單了容易造成誤會,你要是記載的過於詳細了,其中很多細節就只能腦補來解決了,因為畢竟記錄著大多數都沒有在現場親眼目睹事件的發生,比如下面這個還是趙盾的小故事,就很能說明這問題。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4)歷史與小說

趙盾在歷史上被記錄了一筆,雖然心裡有些不爽,但是國家總理還得繼續當下去,畢竟自己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總理,不能因為這一點小事就辭職不幹。

但國君還是看趙盾不爽,於是這次決定派刺客刺殺趙盾,結果刺客偷偷潛入趙盾家中,發現趙盾天不亮就穿好衣服,正襟危坐在家中等待上朝,這個刺客見到這樣的場景,於是說了一句,在家裡都如此恭敬的人一定是個好總理呀,殺他對不起人民,不殺他對不起自己的主子,兩難之下,於是選擇了自殺。

這件事是被記錄在左傳裡面的,你能看出來這個故事有什麼問題嗎?

這個故事的問題並不在於刺客會不會自殺,在古代因為幾個桃子就自殺的例子都有,這個刺客自殺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這個故事的問題在於,從頭到尾此刻說的那番話都是隻有刺客一個人知道,他究竟是怎麼被記錄到史書上面去的呢?

事實上史書上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話語和內幕都是隻有當事人才能知道的,但是偏偏史書卻明確的記載了這些話,這不是簡單的寫作手法的問題,而是中外的史書寫作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對於那些過於簡略的記錄,我們其實都會進行一件事,那就是腦補。

根據當時的歷史情境或者根據別人的轉述,儘可能的去記錄當時的歷史,是史書寫作的一個基本原則,但是如果要具體到心裡活動,吃了什麼飯,走了多少路,這些可就是小說家們要做的事情了。

但事實上,小說和歷史的寫作,本質上都是同源異流的,只不過歷史的記錄,都是在合理的腦補範圍之內,小說的寫作同樣也是腦補,不過尺度比歷史記錄更大膽一點而已。

從趙盾弒君案的記錄我們能夠看出來,看上去嚴肅的歷史記載其實有時候也免不了一些腦補,事實上腦補是我們每個人天生的技能,我們厭惡真空,所以必須要讓事情連貫起來,不過幸好是有更詳細的記錄,不然趙盾這個人真的可能就會被釘在恥辱柱上,成為千古被人唾罵的對象。

即便是這樣,還是會有人質疑《左傳》的記載,比如著名的文人歐陽修,他就曾質疑《左傳》上所說的,認為《春秋》上說的弒君就是弒君,趙盾這個大壞蛋不應當被當做好人再解釋一番。

從趙盾弒君案看歷史記載與小說的同源異流

總結:歷史與小說,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源自於人們對認知的需求,那就是不由自主的會去腦補一些自己認為非常合理的畫面,因為人類就是靠著故事來認知這個世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