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獨斷專行的北燕皇帝:心裡沒數的亡國之君

撰文 | 徐鵬霖

独断专行的北燕皇帝:心里没数的亡国之君

馮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的這首詞,再現了作為一個亡國之君的苦悶及失落。

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位亡國之君——馮弘。上一期的《不正經本紀》,我們寫到了他的哥哥馮跋。這位在歷史上以喝酒海量著稱的北燕皇帝,到了晚年,卻被其弟馮弘奪取了皇位。

從兄弟手中奪取皇位的事,在歷史上並不罕見。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取得皇位。再如南漢皇帝劉晟,因其兄劉玢即位後驕傲奢侈,不理政事,索性將其殺之,自立為帝。

作為馮跋的弟弟,馮弘此前在一直在替哥哥打“江山”。對內,他掌管宮廷禁衛;對外,總管朝廷政事,在北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從帶兵打仗的角度來說,馮弘算得上一把好手。但論治國,則並非強項。

也正是因為他一系列的“奇葩”表現,最終落了個滿門抄斬的厄運。

殺死一百多個侄子

上一期的結尾處,我們提到,馮跋晚年因為沉溺酒色,身體越來越差。公元430年秋,馮跋病危,便讓太子馮翼監攝國事。

馮跋的寵妃宋氏則想讓自己的兒子馮受上位。她先是對馮翼說,“皇上的病馬上就要痊癒了,你何必急著代替他去君臨天下呢”;另一邊,她假傳聖旨,謊稱諸子、大臣均不得見。只有一個叫胡福的人可以自由出入,負責皇宮的安全警衛。

胡福擔心宋氏計劃得逞,又因他與馮弘要好,便將這一消息告訴了馮弘。

在馮弘看來,這正是自己奪取皇位的好時機。

他當即率兵衝入後宮,幽囚宋氏母子。病榻之上的馮跋,看到亂兵突入寢宮,“驚懼而殂”。見皇帝已死,馮弘立馬派人到城中宣告稱,皇帝駕崩,太子馮翼不在病榻前侍候,朝中文武大臣也不來奔喪,擔心有人陰謀叛逆,危及社稷。於是他以馮跋長弟的身份,暫時繼承王位。並承諾,百官中入宮朝見的,“進陛二等”。

独断专行的北燕皇帝:心里没数的亡国之君

後燕、北燕、西燕、南燕控制疆域

負責監國的太子馮翼決定以武力來奪取本屬於自己的皇位,但作為一介文弱書生,他哪裡是馮弘的對手。毫無意外,他被馮弘的士兵逮捕,最後被賜死。

除掉了太子,馮弘也不敢掉以輕心,竟將他哥哥的一百多個孩子全部殺死,其中大多還是懷抱中的小兒或十幾歲的少年。

公元431年正月初一,馮弘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太興。

一言堂

縱使晚年懶政,但在馮跋時期,北燕至少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到了武將出身的馮弘,則將管理軍隊的辦法用在了治國上。他的“獨斷專行”,讓北燕走上了“下坡路”。

此前,北魏一直對北燕虎視眈眈,終於在公元432年,北魏拓跋燾趁機發兵,希望吞掉北燕這塊肥肉。彼時的馮弘固城自守。尚書郭淵勸他投誠,馮弘認為,兩國之間早就結下了樑子,投誠是自取滅亡,還不如固守城池。

但由於實力相差懸殊,北燕明顯不是北魏的對手。扛了兩年後,公元434年,馮弘派遣使臣出使北魏,請求和解。拓跋燾拒絕了他的請求。馮弘無奈,只得再派遣尚書高顒前往北魏請罪,並讓小女兒充當拓跋燾的嬪妃。這次,拓跋燾同意了他的請求,還徵召他的太子馮王仁入朝侍奉。

太子是馮弘寵妃的兒子,馮弘可不想將他送到北魏充當人質。散騎常侍劉滋勸他:“如果不滿足魏國的要求,國家就會有危亡,希望您儘快遣送太子到魏國,穩定局勢。然後在國內整頓吏治、安撫百姓,召集流離失所的難民,賑濟窮困飢餓的貧民,發展農業、鼓勵桑蠶、減輕賦役,燕國的江山社稷或許還能保住。”

馮弘聽罷大怒,反將劉滋殺掉以洩私憤。

馮弘的拖延使得北魏失去了耐心。拓跋燾多次派兵討伐。北燕國勢危急,舉國上下一片恐慌。此時,太常楊岷再次勸說馮弘,派太子到北魏充當人質。

公元436年二月初六,馮弘派使臣向北魏進貢,打算派出太子,但遭拓跋燾拒絕。

萬般無奈之下,馮弘決定投奔與自己一直交好的高麗國王。此時御史崔聘說:“皇上,高麗我們去不得啊!”原因在於,去了高麗以後復國就難了。況且,一國難容二主,亡國之君大多難逃被殺戮的命運。

但馮弘固執己見,根本不理崔聘的提議,還得意洋洋地稱:“我們有大量的金銀財寶,到哪裡都會有喝不幹的酒,吃不完的肉,睡不過來的女人。”

……

以上內容節選自Vista看天下APP《號外》第九期。

閱讀全文及精彩書摘請長按二維碼,獲得完整雜誌:《華人富豪謀殺案內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