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闢個謠:化學元素中文譯名,與「朱元璋家譜」無關

文章來源

楊津濤|短史記(ID: tengxun_lishi)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徐壽受“朱元璋家譜”影響的說法廣為流傳

關於《元素週期表》,中文互聯網廣範流傳一種說法,認為晚清人徐壽在翻譯元素名稱時,得到了“朱元璋家譜”的啟示,借鑑了明朝諸王的名字。

這種說法,只是段子。

徐壽翻譯元素名的原則

朱元璋登基後,為後代子孫選定了名字的第一個字,並要求第二個字按照“五行循環”的原則,使用火、土、金、水、木為偏旁。如此一來,為避祖先名諱或與同輩重名,朱明皇室的名字中,確實出現了很多生僻字,包括後來用為元素名的鉻、鈷、釙等。

至於說徐壽(1818—1884)在翻譯《元素週期表》時,受過明朝諸王名字的啟發,則屬後人附會。理由很簡單:

(1)沒有可靠史料言及徐壽參考了朱明皇室的命名。

(2)鉻、鈷、釙等是生僻字不假,但《康熙字典》都有收錄,徐壽無須去所謂“朱元璋家譜”或《明史·諸王世表》裡“重新發現”。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康熙字典》裡的“鉀”字

在徐壽之前,美國傳教士丁韙良、瑪高溫等已將一些元素名翻譯為中文,但質量不佳(如丁韙良將鉀譯為“灰精”、砷譯為“信石”等)。①

在江南製造總翻譯館,徐壽採用“口譯筆述”的方式,先由英國傳教士傅蘭雅把西方化學書籍逐句翻譯為中文,自己記錄後,再改正潤色,使之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他們就是在合作翻譯《化學鑑原》(出版於1872年)的時候,遇到了化學元素名稱的翻譯問題。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徐壽和傅蘭雅

徐壽和傅蘭雅為化學元素的翻譯,制定了三條標準:

第一,“原質之名,中華古昔已有者仍之,如金銀銅鐵鉛錫汞硫磷碳是也”,即漢字中原有的元素名,如金、銀、銅、鐵等,直接使用。

第二,“昔人所譯而宜者亦仍之,如氧氣、淡氣、輕氣是也”,即前人翻譯的元素名,如養氣、淡氣等較為恰當的,繼續沿用。

第三,其他數十種“從古所未有”者,“今取羅馬文之首音,譯一華字,首音不合,而用次音,並加偏旁以別其類,而讀仍本音。”意即是,符合第一、第二原則外的元素名,一律按照其英文讀音的首音或次音,選取同音漢字,並配上金、石等表示特質的偏旁。②

這裡的第三個點,後來成為化學元素中譯的基本原則。

徐壽和傅蘭雅共翻譯了64種元素(金屬49種,非金屬15種),其中大約一半,同美國教會醫師嘉約翰與何瞭然合譯《化學初階》的元素名一致;另外一半,如鈣、鈉、鈷、鉀等,則是首次作為元素名。《化學鑑原》所錄64種元素的譯名,有47種一直沿用至今。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化學鑑原》內頁

中文版《元素週期表》的首次出現,也是在《化學鑑原》中。書中所錄《中西名元素對照表》,包含元素的4項信息,分別為西名(英文名稱)、分劑(摩爾質量、原子序數)、西號(英文簡稱)和華名(中文譯名),可謂詳盡。

另外,徐壽、傅蘭雅還翻譯了一系列化學名詞、化合物的名字,如合金譯為“雜金”、氯化鈣譯為“鎘弗”、乙醚譯為“以脫”等,大都缺乏標準化和準確性。③

元素中譯名的統一過程

如前所述,從晚清起,化學元素名被翻譯過好幾次,不同版本所用譯名都不盡相同,以至人們在稱呼元素名時,很容易發生混亂。

為改變這種狀況,西方在華傳教士丁韙良、傅蘭雅、狄考文等成立了“益智書會”,先後編印《修訂化學元素表》(1898年)、《協定化學名目》(1901年)和《術語辭彙》(1904年)等。對於化學元素,他們的一個建議是,為氣體元素都加一個“氣”字頭。

191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頒佈《無機化學命名草案》,標誌著官方開始介入化學元素譯名的統一問題。受其影響,中國教科書上的化學譯名逐漸統一。

有學者研究了1901—1920年間,中國20種化學教材後,發現同一種元素,往往有3種左右的譯法(其中絕大多數採用的是徐壽的譯名),部分徐壽沒有譯過的新元素,如鈧竟有“鉰”“鍶”“錹”“鏮”“斯甘胄謨”等8種譯名。

再看1921~1932年的12本化學教科書,已經幾乎全部採用《無機化學命名草案》給出的元素名稱了。④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1920—1932年的32種化學教科書中,不同時期常用元素譯名比較(何涓《清末民初化學教科書中元素譯名的演變》製圖)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學者們對草案給出的譯名並不滿意,爭議頗多。

比如,對於C、P、Hg,有的學者主張使用中國原有名稱,即炭、燐、汞;鄭貞文認為,這幾個字不能表現元素特質,應按照草案規定,使用碳、磷、銾。梁國常認為,燐指的是鬼火,為氣體化合物,不能用來指稱化學元素,因此支持用磷表示元素P。

又如,任鴻雋認為Si應譯為“矽”,而不是硅,他的理由是,矽的讀音和“原字符號之音相近”。梁國常則反對說,矽和錫同音,不可使用,硅來自日譯,應當沿用。⑤

至1932年,國民政府組織國立編譯館,其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統一元素名稱。其譯名組成員王季良、鄭貞文等,決定了4項原則:

A.取字必須遵照一定的系統。

B.以諧聲或會意為主,不重象形。

c.必須便於讀音、便於書寫,筆畫以簡單為原則。同音字、不易識別的字、易與行文衝突的字,都應該避免。

D.舊譯名符合上述條件者,儘量採用;如果有兩個以上譯名.則依照上述各條,選擇最佳者。

經過多方討論和徵求意見,《化學命名原則》最終完成,並由教育部發布。該書包含元素92種,比《化學鑑原》多28種,譯名如氫、氧、氟等也更為科學。化合物的譯名,如氧化銅、鹽酸、硫酸等,準確性大幅提升。對於《化學命名原則》,當年“習化學者幾已人手一冊,其在化學界之權威無勞贅述。”⑥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化學鑑原》和《化學命名原則》部分元素譯名對比(施楊《國立編譯館與近代科技術語的本土化——以為例》製圖)

此後,《化學命名原則》不斷修正、完善,各種化學書籍所使用的元素譯名真正走向統一,有了我們現今所見的《元素週期表》。

梳理了丁韙良、徐壽、鄭貞文等人對化學元素譯名的貢獻始末,就不難發現,科學術語的規範化,有賴於學術傳承及自由討論,不是偶然受某種東西(如所謂“朱元璋家譜”)啟發即能實現的。

辟个谣: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与「朱元璋家谱」无关

圖:現在的《元素週期表》

闢個謠:化學元素中文譯名,與「朱元璋家譜」無關

①王琳:《近現代化學元素名稱研究》,遼寧師範大學2015年。

②王楊宗:《傅蘭雅和徐壽的化學術語翻譯新探》,(德)郎宓榭等編《新詞語新概念:西學譯介與晚清漢語詞彙之變遷》,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第281—293頁。

③徐丹慧:《晚清譯著的翻譯與傳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④⑤何涓:《清末民初化學教科書中元素譯名的演變》,劉青主編《中國術語學研究與探索》,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496—517頁。

⑥施楊:《國立編譯館與近代科技術語的本土化——以為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