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另一種意義上的「身份證」

說起家譜,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家裡還保存著家譜,它是一個家族起源、世系傳承、遷徙以及家族人物等情況的歷史記錄。

中國人重視家庭,重視家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家譜是影響人數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之一。

家譜:另一種意義上的“身份證”

保存完整的袁家溝家譜

最早的家譜

漢代以前記錄王室貴族

家譜只是人們最常用的說法。在某種意義上講,家譜是人另一種意義上的“身份證”,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根據記載族群的範圍與家譜屬性的不同,較常見的名稱還有宗譜、族譜、家乘、家牒等。

家譜:另一種意義上的“身份證”

廣義地來說,記載家族世系的文字都可以叫家譜。司馬遷在《史記》中,較為詳細地記錄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週三代王室的世系。對於這些世系的可靠性,尤其是夏商及以前各朝世系的可靠性,過去學術界是有懷疑的,而殷墟甲骨文的大量出土改變了學術界的懷疑,甲骨文的記載證實了《史記·殷本紀》中有關商王世系的記載是基本準確的。

然而,司馬遷能夠準確地記錄這些世系,顯然必須要有譜牒作為依據,否則的話,生活在漢代的司馬遷很難對三代時期的世系做出準確的記載。從《史記》中對夏、商、周世系記載的完整性看,夏、商、週三代當初應該都有記載王室世系的家譜資料。

中國現存最早的實物家譜便是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譜,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實物家譜。甲骨文主要記載的是商人占卜的情況,但其中也有一些記載著人物世系的內容,這些記載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稱為甲骨文家譜。根據對現有甲骨卜辭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辭可以被認為是家譜。

商代晚期,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實物家譜,這就是金文家譜。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因此所謂的金文家譜也就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家譜。

周代以後,人們普遍在青銅禮器上鑄刻銘文以表達對祖先的崇敬,這些銘文一般先敘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勳,然後是鑄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較多,因此金文家譜屢見不鮮。

當然,能把世系傳承刻在甲骨和青銅器上的,不是王室也是顯赫貴族了。

相傳為荀子編修的《春秋公子血脈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譜”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脈”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譜作為血緣系譜的特點。儘管此書如今已佚,但卻是後世家譜稱“譜”的濫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