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最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大家都过了一个最长的春节。最近频繁爆出疫情期间夫妻离婚率上升、情侣分手率上升,具体情况真假难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亲密关系的经营。因为疫情原因搁浅在家的人们,你们和家庭成员的相处还好吗?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现父母的影子?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电影《老炮儿》:反映了六爷和儿子的沟通问题


有句话说: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另一些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话题就是,疫情期间,不要忽略家庭氛围的经营,因为在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有以下好品格: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戳到家长痛点的《小别离》


第一:一生拥有勇敢与温暖

原生家庭里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感情的模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什么家境良好、父母关系融洽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更容易和人相处,性格妥帖温暖。被父母用心呵护过爱过的的孩子,在与人沟通时拥有磁场和引力,爸妈给到的人生建议,给孩子一个较高的起点,让孩子能吸引到美好的人和事物。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带着爸爸去留学》:感受父亲的独特温度

第二:有充足的的安全感,也有责任心与担当

破碎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到的不是良性的互动与沟通,他们可能面对的不是有责任心与担当的父母,特别是在童年时,被父母遗弃和残忍地对待过的孩子,恨会牵绊他们的一生,也构成了他们人生阴暗的底色。能够脱离影响的孩子屈指可数,需要后天环境的强力干预与矫正。在好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安全感充足,遇事不易推脱责任,具有领袖气质。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片名《都挺好》,但苏明玉的原生家庭并不太好


第三:自信充实,平和坦荡

《爸爸去哪儿》这个以家庭为单位出镜的综艺节目,播了很多期,每个孩子的性格背后都折射出了一个家庭的氛围和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季时,村长对石头的一次非正式采访。村长问:“你觉得爸爸爱你吗?”听到问题后,小石头眼神飘忽,脸上写着不自信和不确定。他犹豫了很久说:“有时候会爱我吧。”“不爱我的时候,就不理我呗。”这种情绪在孩子心底堆积,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做家长的需要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爸爸去哪儿》里不太自信的石头

疫情期间,我们在家里长时间陪伴家人,一要克服自己因为工作时间不确定引发的焦虑情绪,不要把这种情绪带给家人,特别是孩子。二要反思自己从自己父母身上养成的沟通习惯与行为模式,良好的习惯要保持,负面的习惯要在自己身上划上休止符,不再延续到下一代身上。三积极学习好的相处与沟通模式,尽可能给孩子营造有原则的爱的氛围,不溺爱,有要求的爱的环境,给孩子的更多有质量的陪伴。

疫情反思: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这些特质不容忽视

教育理念频出状况的杨烁

疫情隔离期间,是爱的教育最好的环境,希望更多孩子能在温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有稳定的精神内核,因为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真的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