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二戰時期日軍赫赫有名的海軍將領是庸才?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南雲忠一,日本赫赫有名的海軍大將,他在海軍內部的評價是:“勇猛,富決斷力,並且是未來擔負海軍責任的人”。

二戰時期日軍赫赫有名的海軍將領是庸才?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1929年11月升大佐,歷任輕巡洋艦那珂號艦長,第11驅逐隊司令,重巡洋艦高雄號艦長,與戰鬥艦山城號艦長。1935年11月升少將,先後擔任第1水雷戰隊司令,第8戰隊司令,水雷學校校長,以及第3戰隊司令。1939年11月升中將。1940年任海軍大學校長。1941年4月就任第一航空艦隊指揮官。

由於美國與歐洲盟國於1941年7月宣佈對日本進行禁運,日本認為終究會與美國一戰,因此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決定攻擊珍珠港,其目的是希望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部隊(包括戰列艦與巡洋艦)。當時,帶領聯合艦隊出擊的實際指揮官就是南雲忠一。

二戰時期日軍赫赫有名的海軍將領是庸才?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南雲本身天資有限。戰術上,儘管他十分努力勤勉有加,但在對於海軍航空戰術的理解,戰術思維上和同僚中的佼佼者山口、小澤根本沒法相提並論;戰略上,對於整個太平洋戰場的遠見他也不及他的上司山本和米內光政。所謂用人不疑,既然把IJN的航空戰隊這僅有的賭注交給南雲,山本也是深知IJN的空母打一架少一架,航空兵打一個少一個,和美國這樣的對手賭博,沒有一分是輸得起的。出發前米內還再三叮囑——“請務必把聯合艦隊安然無恙地帶回來”。

恐怕他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對待每一分得失都謹小慎微,在每個決定成敗的關鍵決斷上過於求穩。在指揮偷襲珍珠港之戰時,放棄轟炸美軍港口、維修點、彈藥庫、儲備油庫等,而只轟炸了美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這傷亡相對美軍強大的軍事力量相比,可以說只傷皮毛,未傷筋骨,導致美國很快恢復反擊能力。在指揮中途島海戰時優柔寡斷,錯失時機,導致日本4艘航母被美軍全部擊沉,太平洋戰爭從此逆轉。

其實在珍珠港戰役後,有人認為南雲忠一指揮不當,當時許多部下都建議他進行第三輪攻擊,但南雲忠一併沒有同意,錯失了繼續重創美國的機會。因此,有很多人對南雲忠一評價道:軍事能力平庸,錯失先機。

二戰時期日軍赫赫有名的海軍將領是庸才?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也有人說,此次的失敗是日軍前期的準備不足,並不是南雲忠一的責任,他只是替罪羊。聖克魯斯戰役中,他最後移交指揮權給部下被人認為是臨陣脫逃,但也有人認為南雲忠一是迫不得已才撤離翔鶴號。之後宇垣纏承認是南雲忠一的正確決策使得航空母艦能完整的保留下來。有人在客觀的對南雲忠一評價中稱:南雲忠一也許不是指揮大型航母的完美人選,但是在戰爭初期,他作為航母軍隊的最高指揮官是功不可沒的。

不管怎樣,狂熱的大本營居然把中規中矩的南雲推上了這條毀滅之路的駕駛席。一旦參與了這場賭局,沒有一本萬利就等於滿盤皆輸,其它幾個將星尚且沒有回天之力,南雲這個凡人頭頂難道還能颳起神風不成?費舍爾說過,戰爭的本質是暴力,在戰爭中中庸就是低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