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在微信中发消息的人,渐渐少了?

另类执着


我觉得微信群的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任何一种交流软件都会有它的发展周期,微信也不例外。会遵循所有雷同的发展规律起伏跌宕前行。没有那个行业永远都是高潮兴盛期。

2. 人们的网络疲劳感,容易在一个成熟的平台产生。最初对微信的强大功能所吸引,到目前很少交流,就是审美疲劳的结果。

3. 太多的广告,太多的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消息霸屏了朋友圈。真实感,实用感受到冲击,产生厌烦情绪。

4.新的不断出现的各类应用分流了微信的用户群。

这是我的感觉,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共同探讨。


缺席的审判长


没觉得用微信的少了,但明显感觉到发朋友圈的少了。

现在移动端社交老大肯定还是微信,微信的用户都超过10亿人了,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我记得2012年刚换智能手机后,马上下载了微信用到现在,朋友圈也没有间断过。现在回头再翻一翻这几年的朋友圈,能感觉时光流逝。

但是自从朋友圈可以设置成半年可见,一个月可见,三天可见后,打开别人的朋友圈,发现好多都是一条横线。以前那些热衷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喜怒哀乐,让我十分向往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现在刷到的,基本都是卖货的了,比如做微商的,每天雷打不动的发上几条,或者是做房地产中介的,每天发几条房源,或者是培训机构,发些打折课程类的……

感觉朋友圈都失去了之前的意义,商业味儿越来越浓了。加上人的心境改变了,发圈的人才越来越少了吧。

总之,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好的。



清桠丫


是能和自己说话的人少了,不是说话的人少了…

若是说微信说话的人少了,不如想想当年的qq,现在的qq连空间动态又很少有人看了,发表动态的人也少了。

当年qq盛行的时候,记得那时很多还是2G网络,仅凭借着几十KB的网络,在聊天框里用9键键盘飞速的打着字…是不是看着转圈的屏幕,等待图片的传输完成…

那时候,网络上的娱乐很少,没有这么多的娱乐app,也没有这么快的网络…

就像有人说的一样,以前车马很慢,旅途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对于现在的网络也是,形形色色的娱乐软件,各种各样的直播平台,人们已经很难对某一个实用软件产生厚爱,更不会依赖某一个工具了。

另外,我们都长大了,没有那个听自己说废话的人了,也很少愿意说自己的心里话了,无处可讲,无人可诉说…每天行走于上下班的路上,重复着与读书时代一样的三点一线,那时候还小,生活收到拘束…现在不小了,生活更受到拘束…




飞奔的小乌龟


微信是个神奇的APP,历经了我们疯狂的信息,语音,从微信到微信,友谊的价值点也越发越低。

彼此之间,话语间从最初的微信变成了“微信”微微相信就好,朋友圈也从最初的分享当下的人事物那种越快或者悲哀的情绪,丝毫不在意别人如何观看。而,如今的朋友圈更像是在圈朋友,而有些就渐渐地成了自言自语,就是告诉自己一种心情罢了。

是节奏快了吗?

是信任低落了吗?

是我们都变了吗?

我想不是的,是我们越来越失去自我了,不知道你们有没发现,不管朋友圈里发啥,都好像不太想评论的念头,而在短视频上,如抖音,快手这些却很心动,可是也不想评论,而评论最多的走向是大众舞台,如问答,知乎,天涯,网易等这些,因为时代的发展,因为自我的驱动,希望得到的时候衡量两个字,希望得到的是吸收两个字。

而联系,则变成了最初的深度社交,拿我说个事:我有什么事情,我都是直接打个电话过去,对于别人,我也是这样,有什么事给我电话就好,微信文字聊个半天也聊不到正事上去,毕竟我们想要的东西都很美好,我们想要的生活更美好,没时间去瞎扯,对吗?


一碗毒鸡汤Lee


正好读到《我为什么发朋友圈越来越少了》一文,里面提到,

“最近,发现自己发朋友圈越来越少了。看看去年甚至前几个月,自己还会频繁的更新内容,还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娃、发感悟、秀恩爱。那时候的自己,每遇一事,第一个念头就是拿出手机拍照发圈;那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乐趣、小烦恼、小感悟都会在朋友圈里罗列……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更新的间距越来越长,心中的牵念越来越淡,发布的内容越来越少个人化了。不仅如此,自己也渐渐不会每天睡觉前,早上醒来后都要批阅一遍朋友圈动态了。以至于很多朋友圈的重磅新闻,都是在很多天以后才会听说或看到。”

请先参阅,等于回答了这个问题。

让我再从另一个角度谈一下吧。

几年前,微信将我国内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同学都联系上,我国内母校的老同学中,差不多一半儿在海外,一半儿留在国内,光阴荏苒,一晃都至少20年不见了,建了一个又一个群,开始聊得不亦乐乎。后来感觉,不过是多年往事说了一遍又一遍,当年暗恋的挑明了,当年闹矛盾的也冰释前嫌了……

可渐渐地,发现国内外的老同学对很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开始觉得很正常,君子和而不同,可自从中美kaizhan以来,渐渐地感觉不对了,从激烈争辩,到吵得不可开交,再到差点儿都要“打”起来……

后来,我们立下了规则,只谈风花雪月,不谈严肃问题。

注意到,我海外那些中国人同学、同事在国内同学群内都遇到类似的问题,有的直接退群,同学都做不了了……

其实,我们海外华人是最爱国的(出过国的都知道),但和国内很多老同学在很多事情上的认知,差距大到难以想象,非但差距太大,有时甚至是180度之别……

同窗之宜是这个世界上最原始,最干净,最纯洁的友谊。大家因政治立场的不同发生争执,我们还可以交到新的朋友,但绝对不能重复青春年少时的缘分。佛家说善缘难结,恶缘易结,双方事后都没必要记仇,记恨,过了那一页就翻篇了。君子和而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历史不是现在才存在的,也不是我们这代人才存在的,它已经长达千年的历史了。全球化给了双方近距离接触交流交易的机会,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消除这一历史鸿沟。

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微信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软件,开始的时候,打开微信,一片繁荣,互相问候,发图片,建群,好不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看到亲切问候所隐藏的虚伪,比喻,中秋节到了,打开微信,满满的都是问候节日的图片,还有大大的月饼,真可谓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可现实中,当你有了困难,那些微信的朋友有几个人能帮你?那些和你彻夜长谈的兄弟在哪里?卖茶叶的,搞微商的,一口一个亲哥哥,这个时候不知道又在哪里忽悠。

看懂了微信好友的虚伪,在仔细掂量,加了那么多的好友,真正的好友有几个?于是乎不断的删除,昔日浩浩荡荡的大军,经过层层筛选,已经是寥若晨星了。

昔日,加了那么多的群,回头再看看,这些群能带给我们什么?这些群里你有一个真正能与你生死与共的朋友吗?

没有,真的没有,有的只是无尽的应付,虚伪,做作,无聊。

看透了,也就放下了,好友也所剩无几,群也退了不少,现在打开微信,基本就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最好的朋友,消息没有多少,但是都是真心实意的大实话,是心与心真诚的交流。看看自己的微信,已经没有了从前虚伪的应酬了,消息少了,但却更加实用与真诚。





手机用户远山的风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宇春那是又丑又没实力,无论唱歌跳舞还是演戏没一处拿得出手,人气也远远没有通稿吹得那样旺,去年八场巡演开成六场,门票在某平台二折甩卖,唱片销量是二三万粉丝集资每人几百张几千张重复购买刷来的,只不过长了一副时尚圈不可或少稀缺的,不男不女的扑克牌宽屏脸,深受一些服装设计师亲睐,再加上这多年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谈质的性别话题和同性恋拉拉身份带来的巨高话题流量,让一些喜欢猎奇,追求广告效应的媒体商家如获至宝,不断拿她争议性和话题博关注,给自己打广告,所以这些年一无作品,二无才艺,三无长相的三无人员竟也能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


娱乐圈打假王\n


碰到一位许久不见的熟人,她说好久没看你发朋友圈了,最近忙什么呢?我笑了笑说,不忙,老样子,没什么可发的。



微信,目前算是社交软件中的佼佼者。只要会玩手机的,不管老人小孩,都会选择下载。据统计,下载使用微信的用户达10亿多。

刚开始,微信确实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大的便利。除了聊天,阅读,发红包,分享、支付等。人们都会通过朋友圈来分享生活,工作,晒娃,偶尔的心情记录。不管距离多远,总感觉心在一起。


自从代购,微商爆发后,朋友圈已经不是昔日可以分享心情的圈子了。它更像是免费的推广平台,各种微商,代购,培训广告填满其中。很多时候真心话往往被当成笑话或者废话。想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整天刷屏。越来越不真实,各种假精致,攀比,虚假的社交。

甚至有些人,为了找存在感,什么都敢往上发,就为了博得别人的点赞、评论、关注。还记得:有一次某个人家里伯伯过世了,将已死之人的脸也拿来炫弄,结果被人骂的不行。无聊的人才会做这种寂寞空虚的行为。内心充实的人是不需要从朋友圈找存在感的。



慢慢地,人们对朋友圈开始失去兴趣,说真话的少,满满的套路。集赞的,抽奖的,私信多了。索性把朋友圈关了。还有的人开始转移平台。有一位网友感叹:有些话在朋友圈发是矫情,在微博发是坦诚。

更我亦如此。选择头条君。它成了我新的抒发梦想的平台。头条上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全都是陌生人。却更适合真情实意,不会有人说你矫情,不会有人不怀好意,不会玩虚情假意,也没人看你笑话。



陌生,居然让人从头到尾的安定。


小笼包RR


是的。有这种感觉。

现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难过的时候拿起手机不知道应该给谁打电话,和谁聊天。

最开始,微信作为聊天工具,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大家都会去互动点赞评论。现在如果你发出去的如果不是自拍 没人会去给你点赞评论。你发出去一篇文章分享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没人会停下脚步看这些内容。其实大家并不关心你的生活怎么样,发多了还会觉得你烦删除甚至拉黑你。

以前的微信是为了沟通方便,记录生活的美好而生。现在的微信是为了工作而生,与生活无关。聊天是群发的,朋友圈遍地都是广告。关系好的朋友之间聊天也不会在打字,会觉得很浪费时间,一般一通语音一个视频过去,说完各忙各的。包括有时候和父母之间的联系也是语音视频通话。

所以,微信已经不在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


糖葫芦很苦


确实是有这种情况,楼主的观察力确实非常的敏锐,下面个人就简单回答一下我所认为的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

第一,现在微信群加好友软件特别兴盛,很多陌生人加你,加完后给你推销很多广告,比如云商,三生,微商,各种币,各种项目,各种学习,消息群发,而且朋友圈已经被各种广告霸屏,所以很多人发了朋友圈很快就会被顶没了,所以看不到。

第二,各种小视频,非常的就行,现在微信的功能被很多短视频软件所取代,人还在用,但是聊天的很少了。

第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忙了,聊天也是要好的朋友会聊的时间久的,如果关系不是特别铁,说两句就没怎么有共同话题,为了避免尴尬,或者尬聊,很多人选择了不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