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老话说“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完善,尤其是无法管控自己的情绪,所以越小的孩子脾气越大。

从宝宝两岁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又处于一个心理上比较矛盾的时期,所以经常喜怒无常,脾气也是越来越大。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而且这个时期宝宝刚刚出现“自我意识”,情绪会比较偏执,家长的说教和大道理都听不进去,一些“厉害”的孩子,还可能会顶嘴。

家长如果不能趁此机会改正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将来孩子性格定型了,稍不顺心就乱发脾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讨厌,影响自己的社会关系。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那么如何帮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效应,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来描绘:

一个父亲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受到了上司的批评,他带着满满的坏情绪回到家中后,刚好看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所以就把孩子骂了一顿。而这种坏情绪传递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感到生气、委屈,就又对着地上的猫咪狠踢了一脚。

这种因为坏情绪的不断传递而造成的连锁反应,就叫做“踢猫效应”。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在“踢猫效应”中受到情绪的影响的人,会将自己的坏情绪和不满发泄到下一级,而坏情绪则在他们中间传播,直到最后的那只“猫”出现。

一生气就乱发泄的孩子,也是“踢猫效应”中的一部分,在家中“地位高”的孩子,可能会打骂父母、顶嘴……而在家中“地位一般”的孩子,这可能会用摔东西等方式来发泄。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利用踢猫效应来解决孩子的坏情绪?

让孩子意识到踢猫效应的结果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是完全不会考虑到结果的,他只是出于天性,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而已,这时家长就可以让他知道,他的坏情绪会让亲人受到伤害、感到难受。

家长可以趁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直接告诉孩子:“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发脾气,但是你这样我很难过!”以此来帮孩子稍作冷静、换位思考,帮孩子先暂停发泄情绪。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找到坏情绪的源头

紧接着家长就可以问一问孩子:“你为什么生气?可以告诉我吗?”

其实孩子在乱发脾气时,往往是非常希望得到关注,得到帮助的时候,家长的询问可以帮助孩子敞开心扉,找到坏情绪的源头,引导孩子将情绪用“说”的方式发泄出来。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家长避免踢猫效应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每当生气、愤怒的时候,都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肯定会成为“踢猫效应”的受害者。想要孩子不乱发脾气就更难了。


孩子受“坏情绪”影响乱发泄,帮娃认识“踢猫效应”,比说教管用


在面对孩子的坏脾气时,不要急于管教,先让孩子冷静下来,主动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正确抒发情绪,控制情绪。家长也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从故事中的主人公身上学到控制情绪的方法。佳佳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童话书》与《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童话书》用小浣熊韦博一家的故事,接近孩子生活的问题,让孩子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通过不同小动物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让孩子明白情绪会对其他人造成什么影响,孩子更容易学会换位思考,不乱发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