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如果马斯克一开始就在中国,还会有特斯拉么

历史没有如果,特斯拉是美国的,马斯克也是美国人,如果有如果,我们不妨称为维特拉和马力克。

如果马斯克一开始就在中国,还会有特斯拉么

对,维特拉的名字和那个刚刚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的车型重名了,不知道如果有中国版的维特拉会不会有同样的命运。


首先马力克注定了要造车,这不,名字里已经有了马力这两个字。不过造车得有钱,还不是一般的有钱,想造车的多了,哪个年轻男孩还没有个造车梦呢。如果马力克有能力又幸运,不管怎么弄的,像远在美国的马斯克一样,通过互联网攫取了第一桶金,又和马斯克一样,准备孤注一掷投入巨资,开始他的理想,也许这时候才发现,造车和他干过的任何一件事一样,首先得有一块牌照,而这块牌照比之前任何一块搞过的牌照都难搞。

如果马斯克一开始就在中国,还会有特斯拉么

曲线救国,从互联网堆里爬出来的马力克本能地想到的第一个主意就是这个,怎么看着就像当年的王传福,比亚迪也是先收购秦川奥拓有了造车牌照,此后,才敢慢慢显露出向往新能源的梦想。


看来马力克在中国,不会比王传福强多少,必须走的一步将耗费他巨大的精力,对于一个有着技术激情的人,是一次消耗,也是一次磨练,更是一次拉力赛式的考验。大洋彼岸的马斯克也取得了牌照,是以入股现有汽车企业的方式,不过马斯克一开始接手的就是做电动汽车的特斯拉。

如果马斯克一开始就在中国,还会有特斯拉么

此间,马力克专门跑到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了半年太极,以磨练耐心。


第二次考验来自补贴和友商。


在中国造车,是一次修行,面对补贴,友商蜂拥而上,骗补成为所有参与者多多少少共同的选择,独善其身,那就是加速死亡,马力克的维特拉也出现在骗补行列,所幸法不责众,事后退补罚款了事。


技术上可以放开手脚干吧,不一定,想采用18650电池可能就不行,行有行标,企业也要守规矩,否则不被列入补贴目录。要知道,行业目录针对的是整个行业,不止维特拉一家,引导和平衡才是目的。这个阶段,上目录成为第一要务,为此修改技术参数甚至技术路线,可能成为马力克要经常面对的艰难选择,技术激情已经被各种套路磨得差不多了。


2014年,马斯克去了中国科技部,商谈特斯拉入华事宜却无果,马斯克回到美国发推特抱怨:“在中国,我们就像一个匍匐前进的婴儿。”,相信那时马力克的感受比马斯克的好不了多少,那种无力感可能贯穿了马力克造车的整个过程。


然而马力克就是马力克,在中国,能有一家一开始就只做纯电动汽车的企业,如果能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参照蔚来、小鹏和威马,这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今天似乎可以看到维特拉的某些影子。


然而就在今天,美国的特斯拉来了,对于维特拉是个坏消息,那些为骗补而生的车型要死一大片,同时这也是个好消息,坏的是卖得便宜,好的是特斯拉一来,冲击了骗补企业,剩下的都是以技术引导的公司,对于一直不忘初心的马力克来说可能成为一个发展契机,维特拉能否生存下来,还要看马力克能否坚持和维特拉团队的技术实力。


好了,今天就说说如果特斯拉一开始就在中国会怎么样,朋友们觉得会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