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电池竞赛,美国输给中国,还要再败给欧洲

众所周知,在电动汽车、尤其是汽车电池领域,中国和美国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其他对手。但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欧洲正在“电池竞赛”中逐渐击败美国——其中借助了中国的帮助。今天我们与读者分享这样的思考。


电动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电池成本的下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锂电池今天的生产成本比2010年减少了1/5。更有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拥有一辆电动汽车所要付出的总成本——即前期成本加上终身燃料消耗——要远比拥有一辆燃油车低。


电池竞赛,美国输给中国,还要再败给欧洲


所以,电动汽车的竞赛,说到底是汽车电池的竞赛。在这方面,由于有中国的“一点点”帮助,欧洲正走在击败美国的轨道上。


根据目前市场上已公布的投资统计与分析,到2023年,欧洲将拥有比美国更多的锂电池产能。欧洲目前的锂电池产能是18吉瓦时,相当于30万辆全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4年后产能将提升至198吉瓦时。


这几个数字如何理解?要知道,美国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车领域的领头羊,据称他们充电站网络每月所充电量达到72吉瓦时(一度电为一千瓦时,72吉瓦时等于7200万度电),这个规模可以让美国整个夏威夷州维持3天,相当于欧洲爱尔兰全国一天的用电量。


但根据市场评估,外界认为美国到2023年的电池产能仅能达到130吉瓦时

,届时将被欧洲赶超。而中国呢?没人可以超越,中国4年后的电池产能预计为800吉瓦时。


电池竞赛,美国输给中国,还要再败给欧洲


(图片来源:independent.co.uk)


在21世纪初,美国引领全球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这里面特斯拉和通用汽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根据前面的结论,也就是说,10来年间,美国把领头羊的交椅让位给中国,还会很快被欧洲痛打落水狗般地击败。这10来年,都发生了什么?


中国的领先更好理解。为了对抗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也为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中国决定在电动汽车和锂电池领域默默发力。从2009年到2018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补贴,对这个产业投入了600亿美元,如今投入换来的产出是——每年生产销售超过100万辆电动汽车。这个数据,早在2015年就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如今还在不断拉开与美国的距离。


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故事就要曲折得多。21世纪前10年,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更愿意轻松愉悦地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电动车秀谈笑风生。美国1990年代电动汽车发展暴露了诸多问题(比如安全性),让欧洲人更有理由拒绝这个趋势。过于安逸,既得利益者不敢拿自己动刀,欧洲传统燃油汽车工业的全球霸主地位(尤其是德国)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反噬。


2015年一切开始改变。那年9月,大众汽车被发现使用作弊软件伪造尾气排放数据,史称“尾气门”。同年12月,全球195个国家聚首巴黎,签订了第一个全球气候协议,要求每个经济体对自身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削减。一向标榜自己普世价值观的欧洲,这才恍然大悟——终于要靠电动汽车,来创造一个更加洁净的未来。


电池竞赛,美国输给中国,还要再败给欧洲


(图片来源:thedriven.io)


过去两年来,大众在电动领域投资900亿美元。雷诺和菲亚特集团也各投资100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挪威、波兰、匈牙利等政府,都先后宣布履行气候协定的减排目标。这些改变,为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做了铺垫。


中国方面,近些年燃油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让电池生产商开始思考出路。于是我们听到了新闻,世界排名第一的锂电子供应商宁德时代在德国投资建厂,预计产能达到100吉瓦时,成为到目前为止该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其他中国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天津力神、孚能科技纷纷宣布投资计划,将竞争的战场从中国本土搬到了欧洲。


从2017年起,美国政府在特朗普的带领下,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支持寥寥无几。他们对马斯克的特斯拉依赖越来越严重。不支持就算了,特朗普还试图推翻燃油效率标准,重走回头路(正如他们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已经遭到了本国汽车行业的反对。


美国与中国的持续贸易战,实际上一直在关闭中国电池巨头投资美国的大门。如此一来,美国将21世纪至关重要的技术产业优势拱手相让,就更好理解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