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2年3萬公里大眾途觀L車友會群主及車友的真實用車感受

1、 選車歷程

(1) 轎車與SUV之選,原因有二,首先第一部車轎車,第二部車就想感受一下SUV,其次SUV的視野真的是太讓人一見鍾情,坐在車裡的時候感覺就應該開SUV,也是目前開SUV的最大優勢及唯一堅守SUV的理由。

(2)20萬與30萬之選(現在貌似途觀L也就20萬出頭了),直接上的30萬,具體原因就是比較了20萬的轎車與20萬的SUV,肯定買轎車,空間、配置各方面差太多,所以既然要買SUV就必然是中級對中級,才能符合用車需求和感受。

(3)中級SUV之選,當時對比的車型有漢蘭達、冠道、銳界等其他車型吧,屬於走哪看哪,車看的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直接寫有用的選盲點。

第一、顏值,途觀L屬於我喜歡的類型車,第一眼就相中了這種硬朗線條、敦實強壯的整體車型,還有他的前臉造型,至於是不是拉皮個人感覺不重要,一分錢一分貨,即使是拉皮也不會降低他的含金量,內控套娃,但我不煩。

第二、各種測評節目,感覺途觀L的脫困能力、接近角、離去角、百公里加速、剎車、動力、噪音、操控等吧均屬於中等偏上,其中最好的是動力,最差的是噪音,個人感覺整體表現符合預期。

第三、試駕,試駕車型都是旗艦車型,油門剎車都是狠踩型,液晶儀表盤、丹拿音響各方面都好,再加上操控,直接動心。

第四、看的少,買的快,我買車是2017年十一前(就想過節出去玩),當時有個小型車展,看到車了直接講價(當時也對比了兩個店),直接優惠到位,定車330旗艦裸車26萬5000元(毫無參考意義,唯一可參考的就是講價之後,保險什麼的除了送的啥也不在店裡買,要不然白講價,全都加回來了,還有就是貸款手續費等),沒買四驅原因也簡單,旗艦常用功能多於四驅,但現在也有後悔,因為買SUV就應該買四驅,就像買SUV就是視野好一樣。

第五、說一說沒選上述幾款車型原因,先說動心的冠道,優點都不多說了,畢竟沒買,多談無益,冠道主要就是感覺外形不禁看,猛一眼亮睛,時間長了疲卷,另外他的溜背,讓後排稍有壓抑,再說說銳界,動力夠猛,但整體外形和內飾都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也擔心福特的小毛病,最後說漢蘭達吧,SUV標杆,加價、等時這是必然要接受的,價格貴了5萬,操控、配置不如途觀L,其他無理由。

2、2年3萬公里的用車實感,分為開銷、優點、缺點三個大方面吧:

(1)開銷:三年綜合油耗11.8(油表顯示),高速油耗6個多一點,市內13、4個正常,保養機油機率一次800左右(全合成原廠黑鑽機油一萬公里保養一次),其他項目視情況增加,價格高於日系,目前沒有大修及大保養,保險一年四千三四(車損、三者100萬,不計免賠)基於車本身的其他開銷如有疑問可私信。

(2)優點:第一:操控,著實可以放心途觀L的操控,起步不慢,提速夠快,轉向指向準確,沒有一種開大車的感覺,整體操控相當滿意,同時A柱設計合理,整體前擋風視野開闊。

第二:空間,前排後排空間相當夠用,我身高一米八日常開車調整座椅後,主駕駛至少有四指空間,後排至少一拳半距離,後背箱裝五六七個行李箱不成問題。

(3) 缺點:第一:噪音,整體途觀L噪音控制不好,胎噪風噪都不好,整體噪音車感廉價。

第二:雙離合頓挫明顯,這個頓挫只有在長時間使用才能知道,試駕很難體會到,大家報有僥倖心理,就是有頓挫,雙離合必然事件。

第三:電子系統小毛病稍多,本人未感受,但車友會內,經常收到大家反饋電子系統的小毛病(並非很多,畢竟車買的多了問題就多了)

第四:今年瀋陽雨水偏多,很多車主天窗及擋風兩側排水不及時,造成車子駕艙被淹,這個絕對是設計缺陷,時間長了就需要疏通排水管,而且大眾表現不夠真誠,只維修,不索賠,不承認。

第五:冬天熱車較慢,起步很肉,同時EA888發動機的表現不像明星發動機,聲音較大,只有等車完全熱開才能操控正常。

第六:原廠輪胎表現不好,降噪不好,舒適不好,同時不耐用,有旅遊需求建議還要更換輪胎。

第七:拆車後佈線包裹較簡單,隔音棉等材質一般,有味道,但車內味道可接受。

第八:懸掛過硬,顛簸路面真是顛簸,路感反饋太過明顯。

還有一些其他小毛病吧比如車鑰匙,兩年不到換了兩塊電池,雨刮器過緊,中控黑屏、偶爾有點兒小異常情況,有胎壓監測但沒有胎壓顯示等吧,說的缺點已經夠多了,還有就是個別的問題了,就是小概率問題不做延伸了。

最後,總體評價,本車還不錯,雖然優點寫的少,但最好的優點是整體表現均衡,德系味道明顯,無明顯硬傷,用車至今沒有讓自己感覺後悔失望的情況出現。至於缺點也希望各位冷靜對待,車無完車,寫的缺點過多,因為用車時間較長,經歷較多,小半天時間整理的,首篇頭條文章,希望對選車的朋友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