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买房不许贷款,不许借款”房价肯定可以降,只是后果承担不起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对于房产稍微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今购房者绝大多数都是要贷款的,甚至在高房价的今天有“购买一套房,掏空两代人”的说法。

假设有一套购房不允许贷款、不允许借款,房地产市场大概率会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后果无法预知。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商品房的出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为了让大家才买得起房才有后来的银行贷款等

看过我专栏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专栏中有专门有一章讲到了房地产的发展史。房地产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发展的20多年,其实是跟金融政策是分不开的,为何要有住房贷款或者借款出现?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大家买得起房。几点观察:

“买房不许贷款,不许借款”房价肯定可以降,只是后果承担不起

贷款买房已经是主流

第一、上世纪90年代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所有的生产都是需要鼓励的,包括房地产行业也是这样。当时的房价说句实话相比于收入来说其实也是天价(大家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父母辈),一个月几十、几百元的收入多数人是买不起房的。房子盖出来总得卖出去吧,所以就出现了银行住房贷款和首付款这一说。总之,本质上来说银行住房贷款和首付款之类存在的本质是为了解决人们“买不起房”的问题。

第二、用银行贷款和杠杆资金来消费是现代金融的标志,一旦出现很难消失(除非特殊情况)。我一直认为银行贷款和杠杆资金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如何去用。有些朋友利用这些规则,短时间内能够积累大量财富,实现财富自由;但是有些朋友只能负债越来越多,最后资不抵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是跟当事人有很大关系。

“买房不许贷款,不许借款”房价肯定可以降,只是后果承担不起

房贷是多数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买房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对于一些朋友来说更多时候是过心理关。就拿如今过30岁的朋友来说,多数人从2008年到2019年间都经历过至少2-3次最佳购房时机,为何别人能够抓住机会,你却屡屡错失呢?其中不少人都是过不了心理这关,害怕担负房贷压力,害怕借钱等。最后的结果是别人已经结婚、生子搬入新家,你却在租屋里面,毫不凄凉。

银行和房企之间的关系已经难以分开,现阶段停止贷款的代价就是银行破产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

年初的时候媒体公布的6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明细中明确看到了这样一点:6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接近50%都是流向了房地产行业。这样意味着什么?大家要明白。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A的主要业务接近50%都是掌握在B公司手中,那么这就意味着A公司是要求着B公司过日子的。同样的道理放在银行,银行一个依靠存贷息差过日子的单位,一旦不去银行贷款了那么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房企,银行受到牵连也是必然。几点观察:

第一、银行与房地产之间彻底切割是不现实的,一旦切割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必然。买房不许贷款,不许借款等极端想法其实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以稳为主题的背景下引发金融风险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所以,这种类似的讨论只能存在于市井之间。

“买房不许贷款,不许借款”房价肯定可以降,只是后果承担不起

商业贷款

第二、房地产市场的最终归宿还是以“稳”为主,房地产哪怕有泡沫,我们也没有主动刺破的勇气。之前我曾提到过一个观点,应该允许部分城市出现房价下降,2019年下半年后确实有一些三四线城市出现了持续房价下降,这样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让市场来决定房价走势应该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既然我们没有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勇气,那就交给市场来解决吧。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综上,买房不许贷款,不许借款,房地产市场这样的情况只能在市井之中来传来传去了,没有任何人敢这样做。最后还是期望房地产稳定发展的好,高房价确实需要解决但是需要时间吧。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