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年僅16歲的志願軍防空兵,不用一槍一炮,“擊落”2架敵機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和美軍的實力懸殊巨大,尤其是在空軍對比上。最初志願軍根本沒有自己的空軍,後來在蘇聯的支援下,才有了用米格15戰機裝備的年輕空軍,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沉重打擊了被稱為“王牌中的王牌”的美國空軍。

年僅16歲的志願軍防空兵,不用一槍一炮,“擊落”2架敵機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探照燈就被髮明運用於防空作戰(當時主要是防飛艇、防轟炸機),一道道搖曳迷亂的刺天巨型光柱,散發出來的緊張、神秘而絢麗的視覺效果,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被藝術家用來作為渲染戰爭氛圍的特殊符號】

年僅16歲的志願軍防空兵,不用一槍一炮,“擊落”2架敵機

【德國更是把軍事探照燈的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他們在聚會時,用探照燈營造出一個直達天際的“光影聖殿”,讓置身其中的人感到震撼和迷狂】

不過,畢竟我空軍組建太晚,實力依舊差距很大,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空軍對比依舊十分懸殊。對美軍飛機的肆意轟炸,還得依靠志願軍的防空部隊。志願軍的防空部隊裝備也非常低劣,尤其缺乏被視做防空兵“眼睛”的高空探照燈和雷達。所以在戰場上,一些防空部隊只好磨鍊憑聲音判斷敵機位置的“盲打戰術”,如同武俠小說中的“盲俠”一樣,僅憑耳力就能置敵於死地。

不過,這種奇特的戰術非同尋常,難以在極短時間內練就,因此不能作為常規戰術,要提高防空火炮的命中率,還是離不開探照燈和雷達。

這種雷達和探照燈其實在二戰中的歐美國家和日本,早已是稀鬆平常的裝備。在他們看來,沒有這些還算防空部隊?可見志願軍當時的裝備與美軍差距有多大!

年僅16歲的志願軍防空兵,不用一槍一炮,“擊落”2架敵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各種表現城市生活的藝術作品甚至商品包裝或者說廣告(儘管當時不叫廣告),也常常能見到探照燈的影子】

這種探照燈和雷達,我軍也有,但數量很少,優先部署在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上海,用於防空保衛。在上海擔任防空任務的防空兵就裝備了探照燈和雷達,專門防範來自孤島的蔣軍飛機的侵擾。因此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頭兩年,這支部隊一直沒有參戰。

後來,蘇聯派出一支空軍和防空部隊接替我軍駐防上海,這支一心想在戰場上同美軍“過過招”的部隊,終於如願以償。

1952年7月,這支防空部隊被調往抗美援朝戰場,由於這支部隊的探照燈和雷達,防空兵射擊精度提高了90%,美軍飛機的損失一下子上升了許多。

這讓美軍非常惱怒,為了剷除志願軍的“眼睛”,他們出動了三分之二的飛機,對配備探照燈的防空部隊進行重點打擊,這支部隊遭受嚴重損失,不得不經常轉移陣地。美軍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而後快,所以不斷派出戰機四處搜尋這支部隊。

年僅16歲的志願軍防空兵,不用一槍一炮,“擊落”2架敵機

針對敵人的打擊,我防空兵也運用智慧,發明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戰術。1953年1月18日夜,美軍多架F-80戰機對我防空部隊陣地進行轟炸,年輕的防空兵戰士王意仁靈機一動,想出一個點子。他搖動探照燈瞄準一架敵機,死死地抓住它以後,不斷閃爍探照燈。

要知道,防空探照燈的威力是很強大的,它耗能很大,打開光柱的一瞬間,燈口附近的人們都能感受到它強大的光能和電磁衝擊力,光柱可達上千米,可想而知在黑夜裡,如此巨大的光束對人的眼睛刺激會是怎樣的強烈。再這樣一閃一閃,

美軍飛機的飛行員突然暫時性失明,飛機一下子撞到附近的山頭上,撞毀了!

年僅16歲的志願軍防空兵,不用一槍一炮,“擊落”2架敵機

王意仁的這一戰術被戰友模仿。4月3日夜,又有幾架美機來襲,王意仁和戰友如法炮製,這一次他們用3臺探照燈抓住一架美軍F-94式夜航戰鬥機,然後不停閃爍,美軍飛行員又被“亮瞎了眼”,飛機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飛,再一次撞在山頭上,機毀人亡。

就這樣,這支部隊不費一槍一彈,僅用探照燈就“擊落”了美軍2架現代戰機。志願軍下達嘉獎令,表彰這支部隊,王意仁也被譽為“捉拿飛賊的神童”——因為這一年,王意仁才剛剛1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