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作為一名骨灰級旅行坐家,這世上我最不願意去的景點,那必然是珠穆朗瑪峰了。

在單日衝頂人數都能達到250人的2019年,登山者在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玩起了「大堵車」,在夏爾巴人保姆般的凝視下,他們擰開600塊一罐的氧氣瓶,就像擰開一瓶礦泉水……珠峰變成企業家的名利場,登山運動也變成了有錢人拼裝備的遊戲。

就連最近去看的《攀登者》,一部講中國人登珠峰的勵志電影,看到最後——媽蛋,居然是部商業愛情片。

我特別懷念珠峰還是一座野山的年代。跟半個世紀前那些挑戰身體極限的登山藝術家比起來,現在的都只能算巨嬰。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捋完沉重的國人登珠峰簡史,我現在更不想去珠峰了……更何況,即便膝關節和肺活量允許,我的銀行存款也絕不會答應這事。

如果最美的風景必須歷經艱辛才能看到,那麼手機上看看渣圖我也能湊合。畢竟真正最難翻越的山,其實就在每個人心裡。

真正強大的人,是撐過日常的平淡和瑣屑,把一天一天過好吧。

古耐。

《攀登者》背後:中國人攀珠峰的18個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