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都是退休,為何現代官員要留大城市,古代官員卻選擇告老還鄉?

看很多古裝電視劇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官員在退休或者是辭官之後,都會選擇收拾行李告老還鄉,哪怕他們已經在京城生活了幾十年時間,按照我們現代的官員來看,一般在北京任職多年之後,退休也就待在北京了,那為什麼這些古代的官員年紀一大把了,還要折騰著回老家呢?


都是退休,為何現代官員要留大城市,古代官員卻選擇告老還鄉?


首先,古人的家族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一般來說,就算孩子長大成家,幾代人也是住在一起的,即便說有特殊情況需要另外住出去,那這個老家的根還是非常惦念的。所以那些外出的官員們也是一樣,即便在外生活了很多年,也還是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頤養天年。另外,古人還有族譜這個東西在,他們死後不僅要寫進族譜,牌位也要被供進祠堂裡,也就是說他們得保證過世的時候在老家,就算在現代,你要運送個屍體也不方便,更何況古代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這百年之後實在是不太好運送呀!


都是退休,為何現代官員要留大城市,古代官員卻選擇告老還鄉?


另外,古代和現在不一樣,購置家產都買的是田地,不是房子,當然這種耕地一般在老家,畢竟京城的耕地也是很緊缺的,而且要買田地也得熟悉的村莊買,京城外圍的那些地方他們也不好購置,而在老家有地產之後,有家人為他們照料耕種,有什麼事情也好解決,還是那個意思,古人對老家執念太深,買地也覺得回鄉買比較好。


都是退休,為何現代官員要留大城市,古代官員卻選擇告老還鄉?


還有一個原因,古代縣城也很多,所以每個縣城頂多可以分配一名縣官,但是事務繁忙,所以一般來說會有縣裡的秀才或者是其他有點威望的讀書人幫忙管理解決一下。而這些退休的官員,在回到老家之後,威望就要高很多,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更高,所以回鄉之後,這些官員依然要為當地做出一些貢獻的。能夠受到老鄉的尊重,總比在京城默默無聞的老去要好。


都是退休,為何現代官員要留大城市,古代官員卻選擇告老還鄉?


最後一點,官場是個很功利的地方,今天你在任的時候門庭若市,明天卸任就是門可羅雀,有新的官員代替,這些老官員就沒人再巴結了。前後這麼重的心理落差,放在誰身上也不好受,所以還不如干脆回老家,眼不見心不煩。在小鄉村做個土皇帝還不比在京城做個落地鳳凰好嗎?

至於現代,畢竟發達城市的條件要好很多,大家都想著往外走,對老家也就沒那麼多顧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