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第60集「聽見巴彥淖爾一臨河」

聽見巴彥淖爾

考古表明,河套平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著名的"河套文化"即薩拉烏蘇河畔的考古發掘表明,處於智人時代的"河套人",曾在黃河岸邊製造石器,從事狩獵,食肉衣皮,創造了河套地區原始時代的物質文明。陰山岩畫研究表明:早在一萬多年前,陰山南北就是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的理想家園。那時,陰山河套一帶草木茂盛,百獸出沒,生態極好。周宣王派大將南仲率大軍討伐居於陰山河套地區的獫狁之族,並在包括今臨河地區在內的朔方築城防守。戰國時代,趙武靈王君臨河套,"至高闕為塞",設九原郡。臨河屬趙國九原郡之西部地。當為臨河見於史籍之始。

第60集「听见巴彦淖尔一临河」

鏡湖2A景區,臨河地區集旅遊、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區,位於臨河區北郊,距市區9公里。總佔地面積4500畝,800畝水面鑲嵌其中,四周綠樹掩映,芳草連天,魚躍鳥翔,葦草叢生,生態環境保持完好,堪與寧夏"沙湖"媲美。

第60集「听见巴彦淖尔一临河」

青清湖景區,位於臨河區西南5公里處,佔地600畝,水域400畝,葦草200畝,是天然淡水湖,平均深度1-2.5米。湖中生長著草魚、墨魚、鯉魚、白鰱等多種魚類,湖東北、西北部為自然沙丘,南部為廣闊的田園,鄰近有現代化奶牛場。

第60集「听见巴彦淖尔一临河」

隆勝星月生態高科技農業觀光旅遊區,位於臨河區東北17公里處,面積16.7萬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和農業廳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甘露寺,位於臨河區新華鎮哈達村,又叫常素廟,始建於民國12年,是內蒙西部最大的漢傳佛教寺廟,現有僧人23人,寺院佔地面積31000平米,年觀光約30萬人次。

第60集「听见巴彦淖尔一临河」

幹召廟四季青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和農業廳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位於幹召廟鎮民主村四組,地處幹烏路2公里處,佔地面積3000畝,其中林園佔地1000畝,設施農業300畝,漁池100畝,養殖用地600畝,高級作物及其他佔地1000畝。

《聽見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Fm107 Am1170)2018年5月2日推出大型系列廣播專題節目《聽見巴彥淖爾》,全天6個時段播出。節目由資深播音員朗讀講述,後期由專業人員進行製作 。節目將全方位、多角度講述巴彥淖爾市人文、歷史、地理標識、風土人情、著名景點、特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亮點及其背後的故事。通過發揮廣播優勢 ,讓更多人瞭解、感受巴彥淖爾的獨特魅力。

第60集「听见巴彦淖尔一临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