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黄益平:未来中国的小微金融服务是社团逻辑加上数字技术

在今年举行6月底举行的2018年小微金融行业峰会上,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谈到了关于小微金融的三点看法。

黄益平,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院长、教授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6月-2018年6月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特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座教授,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和《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1987年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后进入华旗等企业工作,成为宏观经济研究方面的专家。2015年0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任命黄益平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黄益平:未来中国的小微金融服务是社团逻辑加上数字技术

小微金融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做小微金融更加的困难。

黄益平:未来中国的小微金融服务是社团逻辑加上数字技术

为何说小微金融比较难做,黄益平认为金融领域里面也存在“二八法则”,市场上20%的客户占用80%份额的资金;而另外80%的客户,获取剩下20%份额资金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小微金融难做有它客观的原因,具体而言就是获客难和风控难。因为大多数的小微金融历史比较短,数据比较缺乏,没有抵押的资产,这个和我们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是不匹配的。所以说小微金融难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联合国在2005年时候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在2006年推动小额信贷年,都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小微金融的问题。我国政府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不断推出各种政策,让这个行业十年多得到蓬勃发展,如今全国有一万多家的小额信贷公司,着力解决那80%难以获取资金的客户的融资问题。最近几年来中央和国务院都提出了很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但是客观地来看,在中国做小微企业的融资更加的困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没有足够完善的征信系统,之前主要靠央行提供的征信,而市面上还有很多金融机构的数据没有被央行所统计,也就无法完全掌握每个人的真实信用情况,今年5月份开业的百行征信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有了完善的征信系统,那么各家金融机构的风控就更加简便准确了,只有风控做好,资金的出借就变得简单,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一个诚信的社会里,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

另一方面,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金融抑制政策非常的严重。总体而言我们的金融市场是分割的,正规金融体系利率不高,但是在非正规金融体系利率很高。一般政府说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是两个问题,并不是一个问题,在正规金融部门如果能够融到资成本并不高,但是小微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部门获得融资。如果到非正规金融部门融资,那付出的成本将十分高昂,长期看对小微企业发展不利,尤其是如今实业发展比较艰难的大环境下。而政府因为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对非正规金融部门监管限制较多,也对小微企业融资造成不小影响。

中国小微金融服务可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黄益平称自己在过去近十年一直在关注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其到浙江省做过多次的调研,早年的调研主要是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的基层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很多的创新,最主要的创新核心是在宁波、温州一带所谓的社团的逻辑。对小微企业来说做风控、融资,其实就是要找到对方,了解对方,了解小微企业的风险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个企业家的风险。所以社团逻辑的基本含义就是扫街式的了解客户,对客户各方面都了解,用各方面的信息了解他的财务信息不足,抵押资产的情况,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浙江有很多中小银行在这方面做的是非常突出的。

网商银行这样的做法是一个新的模式,大家称之为数字技术的模式。用的是两个方面的技术:移动终端、大数据分析。移动终端解决的是把很多客户以比较低的成本吸引到你的平台上来,大数据分析是在没有抵押资产,没有很多的财务数据,甚至没有很多的历史的前提下,帮助你来给他做风控。

据了解,网商银行成立三年,大约四百位员工,服务了850万家企业,这其实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我们过去十几年成立了一万多家的小额信贷公司,假如说每家每年服务一百家小微企业,一万多家的小额信贷的公司可以服务多少家的小微企业?一百多万家。我并不是说他们做的不好,我觉得他们做的很好,但是这个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模式,未来中国的小微金融的服务应该是社团逻辑的模式加上数字技术的模式。

基础设施需不断完善

光靠网商银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网商银行发展起来,但是更重要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可以用同样的数字的模式来推进我们的小微企业的服务,这不是网商银行一家责任,是所有金融行业应该做的事。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还要改善技术设施,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假如说商业银行的利率仍然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是受到限制的。我在北大教货币银行学,第一条原则是成本覆盖风险,如果不能覆盖的话,金融企业不能为小微企业服务,所以说市场体系的打破由市场来决定金融资源的配置,这个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条要求。

第二条要求,大家都要做小微企业的融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需要更完善、更开放的征信的体系,这个征信体系的发展不能完全单纯的靠个别政府部门甚至个别的机构来做,应该是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打造这样一个开放、有效的活跃的征信体系。我们很多机构要做金融服务,小微金融服务都可以用这样的一个社会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基本的支持。

当然在很多其他的方面需要很多的改进,比如说大数据分析很重要,但是怎么样平衡大数据分析和个人隐私,企业隐私之间的关系,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很多需要探讨,我觉得在这些领域,在世界上都还没有解决,也许中国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出尝试,做出新的探索。

总而言之,浙江已经为小微金融已经探出了一些有益的模式,社团模式也好,社团技术也好,都为小微金融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希望能进一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全国的金融机构,让全国的金融部门都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也许中国有可能率先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