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嗯?肩上扛音箱?是不是很有美國街頭扛著收音機搖頭晃腦嘻哈的Feel,就像這樣: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Skr Skr……雖然都是把揚聲器丟在肩膀上,今天要聊的還不至於這麼社會,正式一點的名稱叫“穿戴式揚聲器”,把音箱的外形做成一個近似半圓的環,繞後頸擺在肩上,森海塞爾曾經搞過一個這玩意兒: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不知道說啥好,後來LG、索尼等品牌也都推出過穿戴式揚聲器,大家各自都長這個樣子: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解讀技術細節之前,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提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不戴耳機卻要戴這個沙雕玩意兒?有正兒八經音箱我為什麼不用卻要用這制杖東西?那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倆問題的想法吧。

首先是跟耳機比,從宏觀角度來說就是音箱有音箱的優勢,比如便於分享,比如不像耳塞戴久了可能會不適,比如沒有大夏天被頭戴式耳機熱暈過去的煩惱……大多體型都在350克以內,放在頸肩上也沒啥壓力,而且30mm左右的振膜直徑有明顯優勢,這對於聲場塑形比較有利。簡單來說,比起耳機來說穿戴式揚聲器的好處就是舒適,而且性能上限也不低。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PS:很多時候廣告宣傳會把振膜,或者驅動單元直徑作為衡量性能的最核心,但顯然,單純對比直徑是過於簡單粗暴,揚聲器單元的設計也不僅只有振膜而已。即便只看振膜,性能也跟厚度、結構、膜料等有很大的關係。再細分到只看膜料,也是硬度越高、重量越輕越好,這是因為振膜的振動是從邊緣開始逐步傳遞到中心,在持續振動時會導致膜面振動不同步,這就是教科書裡會寫的分割振動,反饋到聽覺上就是失真,而分割振動的幅度直接與材料相關,不同材料可以衍生出諸多不同的球頂設計。比如金屬膜裡就有鈹鎂鈦鋁這個高低排序,鋁膜為了減少分割振動的影響會蓋住球頂中心,振膜裡各種千奇百怪的溝壑(加強筋,如上圖中的所示),目的是增強振膜剛性,緩解分割振動。當然這個話題比較枯燥,就不再深入了,只要記得

單元尺寸跟性能有關,但不是判斷高下的唯一理由就行。

但穿戴式揚聲器的舒適顯然是有侷限性,開放式設計意味著自身抗擾能力弱,對非分享對象還會形成打擾,比如電梯裡戴著這個聽歌就挺有點羞恥play的意思……總體而言穿戴式揚聲器更適合靜態使用,或者走路等輕度活動時使用,對具體設計的要求也比較高。

如果是跟傳統揚聲器相比,單論性能上限的話傳統式當然是大爺,但傳統式對佈局和環境要求非常嚴格,而穿戴式放在肩上就讓揚聲器和耳朵的相對位置固定了,戴著它在家裡走到任何角落,音效都是一致的,傳統音箱顯然很難達到這個高度。

簡單來說,穿戴式揚聲器就是踩在耳機和傳統音箱之間,有耳機的便利性,又有音箱的舒適性(當然反過來也可以說既沒有耳機的私密性,也沒有音箱的高性能),結合自己的需求善加利用就很有意思,所以雞肋與神作往往在使用者的一念之間。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在這個大前提下,具體的產品設計其實就很關鍵了,我入手的是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就用它來做具體解析的素材吧。市面上在售的還有JBL SoundGear,停售的有索尼SRS-WS1等等。

SoundWear Companion的第一個槽點是名字太長,後面我都直接用品牌名來替代產品名了……可能很多人會拿它跟JBL SoundGear比較,畢竟後者價格要便宜不少,從設計的角度來看,Bose要更黑科技一點。左右兩側對應耳朵的位置上各有一個朝上設計的單元,JBL是各二,但注意:這跟單元直徑一樣,多單元並不意味著性能一定會更好,因為很多時候揚聲器的性能不是1+1=2,不過多單元的功率(聲音)更大倒是有可能。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Bose設計厲害的地方在於頸部是由兩條導波管組成,通過上圖可以窺探到其內部“骨骼”結構,這意味著它的左右單元環繞表現會更出色,這在聽一些編制類的音樂時會比較明顯感受出來。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而且導波管自身採用了脊椎式固定結構,這讓它可以承受比較大幅度的彎折(如上對比圖),像我這種粗脖子也能輕鬆適配。而且硅膠包裹的中空式結構讓Bose在三圍和重量都能儘量往小設計,在輕了近100克的情況下,續航反倒可以超過10小時,JBL只能最多6小時(多2個單元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就聲學設計功底來說,Bose強於JBL。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外形方面,Bose是兩層式結構,第一層就是硅膠機身,有一定的防水特性,但這個硅膠殼不是一體式設計,在兩端接近揚聲器的位置有明顯的切分,看來是先上套、再裝配的工藝。還附送了一個彈力織布套,標配是黑色,還有深藍、深紅和灰色三種,但需要花199單獨買,這就有點那啥了……這個織布套可以讓它的機身觸感更舒適一點,而且我仔細對比了一下,確實不會影響聽音素質。只是它好拆但不好戴,要先固定兩端,再從兩側一點點中間套才行,可能也就是考慮到它比較耐彎折吧,但自己裝的時候總是生怕折斷了。

接下來重點說說使用感受,第一呢,我是個臉皮比較薄的人,只戴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出門不到10次,放音樂時擦肩而過的人幾乎都跟我確認一下眼神。但因為單元朝上,所以它的聲音指向也是往上的,在適合於分享聲音的環境,比如在家裡沙發上給老婆大人分享一首你最近聽到的一首新歌,調整到佩戴者而言舒適的音量,坐在旁邊的人也可以輕鬆聽取,當然,在旁邊的效果要差不少……之前看世界盃的時候我就把音量開到只有1格,哪怕是在半夜兩三點,在旁邊只會有很細小的聲音,但自己聽卻沒問題。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音效方面,耳朵與揚聲器單元的相對位置會有一定影響,所以頭的姿態比較重要:當朝前看時,小角度的俯仰視不會產生什麼變化,但朝左右扭頭時就有明顯不同了,當然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距離很近,比如向左轉頭的時候左側單元基本對應到了嘴的下方,右側單元都快到後腦勺去了……當正常使用的時候,SoundWear Companion的環繞效果的確是出類拔萃,看電影聽歌都挺不錯。

因為有麥克風,所以可以接打電話,也支持Siri,手機有消息時它也會通過震動來進行提示。不過它的藍牙連接距離比較短,直線差不多七八米就會開始掉信號,不過我覺得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都是手機不離身,所以這倒不會是一個影響實用性的問題。

解析肩扛式音箱:雞肋還是神作?

音質方面,作為售價超2500的穿戴式揚聲器,再加上還是藍牙無線,所以跟同價位HiFi定位的有線耳機耳塞都沒得比,不過其實它的應用本來也不是HiFi,而音箱的本質讓它更具烘托氛圍的能力:低頻較厚但不濁,中頻溫和,高頻延展算是點到為止,嚴格來說屬於比較白開水的類型,就我自己常聽的民謠、古典、流行來說都沒什麼問題,本身Bose這個品牌也並不純粹是靠音質而聞名,所以SoundWear Companion在調校上顯然是走穩妥的風格,不踩雷、不浮躁,在滿足大多數人基本胃口的情況下,靠功能性和耳機/音箱兼備的邊緣跨界特性來引人關注,看電影也還不錯,基本沒有遇到過聲話延遲的問題。

從音頻產品的定位來說,我覺得穿戴式揚聲器應該算是查缺補漏的類型,因為傳統的耳機和音箱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功能佔位,也都有非常明確的應用不足,穿戴式揚聲器就是為彌補這些不足而來。因為格局比較新,只能靠整體出貨量大、認知度高的品牌來推(森海起頭,JBL/索尼/Bose跟進),所以價格不低也不奇怪,比較適合對它和對自身需求都有清楚認識的音頻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