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心淨則佛土淨

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經》雲:“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佛教思想非常強調“心”的狀態,眾生的心性有染淨之別,染即為執著,眾生因執著而生煩惱,因此遭受輪迴之苦。淨即為解脫,心性清淨即可斷除煩惱,由凡入聖。

心淨則佛土淨

曾經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堂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的對他說:“你每天都如此虔誠的以香花供養佛,依經典的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聽到後非常歡喜,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院禮佛的時候,都感到心靈如同被洗滌過一樣的清涼,但回到家以後,心就又開始煩亂了,請問禪師,我們凡夫,如何在紛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供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回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之時,把花梗剪掉一截,因為花梗的一端泡在水裡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道:“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唯有不停的淨化我們的身心,不斷的檢討,改變我們的陋習與缺點,這樣才能不斷的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感謝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來寺院過上一段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鐘暮鼓、菩提梵音的寧靜。”

無德禪師道:“你的呼吸便是梵音,脈搏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寺院,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要等機會來寺院生活呢?”

心淨則佛土淨

曾文正公曰:“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而不在境。”

古語云:“熱鬧場中作道場”。只要我們能夠拋開妄想雜念,任何地方都是寧靜的道場。如果自己的妄念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樣無法修持。修行重在“當下”,又何必等待“以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