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农村学校的发展有哪些困难?

人才要牛头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有些黯然神伤,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就在去年的时候,得知农村老家的小学——我的母校,跟别的村的学校合并了,这应该也算是从此就没有小学这个母校了。




首先,农村学校的生源问题。

当前的时代背景,存在城镇化这样的大趋势。

很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家庭,现在多数已经迁往城里或者郊区居住,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

这样的结果就注定了孩子已经基本在城里的学校就读。农村的学校,生源上已到了接近枯竭的境地。

是的,就在我老家的学校没有合并以前,一到五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班里的学生最多的十几个,少的七八个人。




其次,农村教师的老龄化和年轻教师的紧缺。

目前,农村教师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是的,不能否认他们在农村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的时代要求,教师本身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自身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改进。这些老教师的状态基本都在等着退休,教学上已经显得无心无力。

凡是取得教师资格证,有意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在同时可以获取到城市和农村的工作机会时,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农村。

至于已身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相信都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向往。

现在讲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比如富有专业能力的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在农村获得编制任教可能还不如在城里的私立学校,或者自己开设培训班获得的利益多。



第三,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等等

十五年前,我记得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区里组织的一次考试,考场在城里。走进考场的瞬间,就看到了教室一角上悬挂的电视。

回到学校之后,跟别的同学讲这个事情,如果不是同去的同学作证,他们还不信。

是的,农村学校在教学手段的科技应用还有其他教学设施设备,要比城里落后了太多。


当前,小学、初中在农村较多,至于高中和大学基本都在城里,感觉农村学校发展的困难还是在于生源和教师,至于学校的硬件配置等等还是第二因素!

是的,农村学校发展的最大困难,归根结底还是人!


遥远的邀兔崖


作为在农村学校从教二十余年的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农村学校的发展有很多困难,我们一一来分析。

第一、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的小学初中,当时的农村学校普遍是破旧的瓦房,老式的木质窗户,冬天,老师会用一些塑料把窗户糊上,或者直接用砖把窗户垒上。后来,校舍逐步更新,到现在很多农村学校已经是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了,教室内可以窗明几净了。可是,校舍依然紧张,可是很多学校是只有教室,连老师的办公室都很紧张。根据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小学要有“六室”,就是除了学生上课的教室外,还要有美术室、音乐室等六个功能室,很多农村小学难以达到。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这些年也一直在发展,可是始终跟不上形势。

第二、师资力量缺乏。

上世纪以民办老师为主,现在没有了民办老师,都是正规院校毕业的公办老师,可是,老师严重缺编,在农村小学,包班的现象很严重,这就使老师的负担很重,负担重、条件差,更加留不住老师。这也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第三、体、音、美老师缺少尤为严重。

现在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提倡让学生全面发展,可是,农村缺少老师,尤其缺少专业的体、音、美老师。很多学校能把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科目开起来就不错了,即使上一些体育、音乐、美术,也是由这些语文、数学老师兼任,很难有效的开展这些课程。这也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第四、农村生源流失。

计划生育使农村儿童出生率下降,村里孩子减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搬进城里居住,孩子随着父母进城上学;父母外出打工,带走了一部分孩子;私立学校的兴起,拉走了部分学生;农村学校发展一直滞后,也使部分家长在无奈下选择让自己的儿子进城上学或者进入私立学校。这些原因造成了农村生源流失,生源流失,学校就很难再发展,不发展,生源就进一步流失。

这就是目前农村学校面临的困难。


小学课堂张老师


1.生源.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如今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变的特别少了以前很多农村初中有7、8个班级,现在往往仅剩1、2个班级了;而且一些家长还把孩子调去县城学校,更是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数量的降低,学生数量减少,学校被撤销的风险也就增加,学校拿到的补贴也就更少了。


2.教师.

因为农村学校教学、住宿、交通、娱乐等方面的条件比较艰苦,导致很多农村教师想办法调去县城,这就导致农村师资力量的慢慢降低。

3.资金.

因为得到的资金比较少,很多农村学校的条件很艰苦;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学校出来的学生,我觉得我是很有资格,也很有说话权利与义务来反映一下现如今农村学校的发展困难与现状。首先我觉得,农村如今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有些教师教学也不够专业,很少经过系统的培训,只是想把知道的东西教给学生,但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些偏远地区由于老师资源短缺,好多学校都聘请那些没有经验的人,去给学生代课,这也很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成绩得不到提高,家长都会把他们送到城市里学习,农村的生源越来越少,发展也就越来越难了。

另外,农村虽然也通上了网络,但是却很少老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甚至有很多人,连电脑开机都不会,更不用说玩电脑了,而学生呢?现在的社会,家长也会让孩子接触手机,学生们了解外界信息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广泛,所以思想也越来越发散,如果学校里的教师不能和学生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将大大阻碍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同时也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由于现在农村的生活状态不如城市里的生活,所以也很少有人愿意在农村里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因此学校的教学资源不够,没有渠道获取,教育理念甚至还停留在以前的状态,填鸭式教学,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但是也不能否认从农村出去的人,接触社会,成功的人大有人在,因为他们从小就受苦太多,所以更加珍惜走出去的机会,更吃苦耐劳些,但是当他们有所成就时,往往就在城市里打拼,不会把事业放到农村里去。


马强壮672


不请自来!下面容者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因为容者本身就是村里人,而且有做老师的好友,所以对这个情况比较了解。

拿我们这里为例,因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所以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孩子,而且我们这有些孩子去了附近的市里上学,所以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少。



因为孩子数量的减少,导致的教师越来越少。而且上级对学校的投入会减少。越是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以上是容者的一些看法,有不同看法的你,说出来我们讨论一下,期待你的加入。孩子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案出台,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明天元宵节


感情邀请 首先我是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农村学校十三号没有过亲身接触,但是亲戚家的孩子还是有在农村学校上学的,就这个话题,我发表一下我的意见

第一: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发展:从到学校的路来说就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土路,而且离家远,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到学校的也很多,说到学校里的设施,由于经费少,学校一般建设的比较小,校舍很简单,桌椅板凳,上下楼梯,远不如城里的校园环境,我觉得要改善校区的环境还是得政府出资大力建设

第二:软件设施:一般农村学校里的老师,都是普通大专院校毕业或者愿意投身乡村学校的老师,这些老师虽然年轻热情,但是教学经验不是太丰富,其实也是环境导致了城里的老师不愿意来农村

第三:教学资源的分配,农村学校比较少,初中,高中也仅仅是那几所,但是学生多,教学资源的紧张,导致了好多学生还上不了学或者升学是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