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等您1660年


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再但是佛教從來沒有在印度普及開,頂多也是在印度的中部有過那麼一段時間的流行,但隨著也湮滅在歷史的長河裡,可以說佛教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典型代表。銀印度自古至今都是印度教佔佔絕對通知地位的地位,包括現在也是,佛教只佔很小,小到可以忽率不計的地步。

印度盛行的是印度教,印度教最大的特色就是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每個等級之間都有著巨大的權力差距和嚴格區分。

佛教最早提出的眾生平等也主要是針對這種種姓制度而言的平的,可想而知這種主張肯定會得到低等種姓的支持,而高級種姓肯定不喜歡這種理論。可想而知,佛教的主張肯定會得到那些高種姓的反對,而高種姓恰恰是掌握資源和掌握國家的人,這些人極力反對的事情,佛教再在印度的絕滅也在清情理之中。

印度到現在為止,也是個種姓制度盛行的國家,因為掌握資源的高種姓不願意改革,所以哪怕是國家憲法明確寫明人人平等,可阿三的現實卻是種姓制度再在現實社會依然流行。

佛教的眾生平等再在中國能夠得到很好普及,中國自古就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說法,還有富不過三代等俗語,中國一向都認為階級和貴貴族都是可以被打破的,所以佛教再在中國推廣至少沒有來自上層的阻力。

整體而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佛教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了。


昭烈名臣


佛教在印度面臨的情況遠比在中國複雜。事實上自從13世紀,最後一座佛教寺院超巖寺被毀之後,佛教基本在印度就銷聲匿跡。現在在印度很難遇到一位真正的佛教徒。這個有幾方面原因。

一、佛教的真正發源地其實是尼泊爾的藍毗尼園而非印度,我們都誤會了,尼泊爾人對此也耿耿於懷。所以,佛教的真正的根基其實並不在印度而是尼泊爾,雖然尼泊爾信仰佛教的人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多。尤其在佛教向外傳播之後,本土的根基越來越淺,甚至是難以為繼。佛陀也被成為溼婆大神的第九個化身,所以有時候佛教和印度教會被混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印度本土宗教過於複雜,其本土宗教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還有各種邪教的教派,教派之間,教派內部的鬥爭非常激烈。佛教除了在釋迦牟尼時代興盛了之外,就一直在分裂,到最後甚至完全拋棄了佛教。大部分印度人都在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佛教地位本來就不高。


三、佛教講眾生平等,然後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佛教的平等意識曾經對低種姓者產生過巨大的吸引力。商人和低種姓者通過信仰佛教來逃避婆羅門的壓迫。而印度教興起之後革除了婆羅門教繁瑣的祭祀儀式,虔誠派、性力派等呼籲種姓平等、男女平等的宣傳又博得了民心,佛教的優勢便被剝奪。


四、印度佛教比較依賴王朝和政權的推動,比如阿育王朝、膩色伽的大力推動。然而當這些王朝統治衰落,信仰改變時,信仰也面臨重新洗牌和被抉擇的過程。王朝和統治者對佛教的興衰成了雙刃劍。


最後,其實從佛教自身的說法來看,也是看緣分,看和一方土地眾生的緣分的問題,因果顯現,緣法聚合,順應了法的趨勢和規律,佛法才能興盛。若是緣分盡了,那就強求不了。印度應該是和佛法的緣分盡了吧、


李藝泓


因為佛說:我死之後,佛法會以2種方式嬗變:①佛法就像牛奶一樣,被商人轉手賣,每輾轉一次,就會兌一半水,到後來,奶味越來越淡;②佛法就像軍中戰鼓一樣,經常被維修,每次維修,都會替換零件,到後來,雖然說鼓還是那面鼓,其實,零件已經幾乎沒有原始的啦。

佛教在印度流行1千年後,佛法已經被替換得面目全非,難以取信於人,所以就敗落了。當時,商羯羅橫空出世,吸收佛教的精髓,把陳腐的婆羅門教改造一番,華麗轉身為:新印度教。從那以後,印度人就表面上擺脫了佛教的籠罩,重拾了《吠陀經》的統治地位,不過,其實,吠陀經已經被佛經所重新註解,煥然一新。

在世界上,跟商羯羅一樣的中世紀「思想翻新家」,還有另外3個:

①中國的朱熹,吸收佛教精華,採用易經框架,把孔孟儒學翻新一遍,而變成了宋明理學,煥然一新。

②中東的伊本-賴世德,重新註解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跟可蘭經並列雙重真諦。

③歐洲的托馬斯-阿奎那,受到伊本-賴世德的啟發,把亞里士多德的科學和基督教義,強行調和起來,鑄造了中世紀的經院派哲學權威。


醉哪吒


佛教史研究的學者一般都認為,公元13世紀以後,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就已經徹底結束了。從這一個時間段開始,佛教在印度就已經沒有影響力了,而不是越來越少的問題。

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不是某一個因素導致的,而是在內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

內部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僧團的分裂。關於這個問題,中國人普遍不太瞭解。所以在這裡多花一點工夫介紹。

佛陀在世的時候,僧團是統一管理的。佛陀去世以後大約100年的時間裡,僧團還是統一的。但在第三次結集經典的時候,發生了嚴重的分裂。結集經典是一個佛教專門的概念。早期的佛經不是通過文字傳承,而是由僧侶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以背誦的形式傳承的。由於背誦會產生偏差,因此每隔一段時間要邀請著名的僧侶聯合起來,共同背誦經文。以此校訂背誦當中的錯誤。佛教的早期史料非常混亂,不同派別記載的內容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於完全矛盾。有的派別記載為第二次結集,也有記載為第四次結集。這裡採用較為主流的說法。

主張堅持傳統的老年僧人和主張改革的青年僧人產生了嚴重的矛盾,雙方各自結集,從此分道揚鑣。老年僧人在僧團內的地位相對較高,因此自稱上座部。青年僧人的數量眾多,所以被上座部稱為大眾部,但是在印度梵文原文的本義中,有烏合之眾之意,本質上是一種貶稱。不過目前的早期史料以上座部保存得較為完整,所以學術界普遍沿用了這種說法。

兩者的爭議焦點,主要包括以下四條。一是佛陀的本性界定,上座部堅持認為佛陀是人不是神,大眾部認為佛陀具有神性。二是偶像崇拜。上座部反對偶像崇拜,大眾部認可偶像崇拜。三是普通人能否達到佛的境界。上座部認為,阿羅漢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佛的境界僅限於佛陀本人。大眾部認為普通人也能達到佛的境界。四是守戒問題。上座部堅守佛陀的戒律,大眾部認為應當根據現實需要改變戒律,某些不適合現實的戒律應當被廢除。

分裂並沒有結束,之後上座部和大眾部內部再次分裂。數次分裂之後,佛教的部派總數達到20多個。

幾百年以後,到了東漢時期,貴霜帝國在印度北部崛起。這個時候,大乘佛教開始興起。大乘佛教以大眾部佛教為基礎,吸收了上座部佛教的部分內容,同時又吸收了婆羅門教和古希臘和古代波斯的一些宗教文化。大乘佛教將之前的所有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強調度化眾生,和原有佛教強調自我解脫有很大的不同。大乘的本意是指可以同時容納多人的馬車,小乘的本意是隻容一人乘坐的小車,梵文原文中還有破車之意。

貴霜帝國時期,由於佛教各派之間的鬥爭,是佛教思想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但是內耗顯然為將來佛教的衰落埋下了種子。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玄奘在公元七世紀尋訪印度的時候,佛教信仰的分裂情況非常嚴重。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信仰不同的佛教宗派。

第二是密教的出現。大乘佛教在發展早期的時候,就吸收了一些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儀軌。到了中期的時候,密教正式形成。到了晚期的時候,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已經衰落,密教成為大乘佛教的主體。密教形成之後,就開始大量吸收婆羅門教的宗教文化。發展到晚期的時候,與婆羅門教的相似性越來越高。密教發展的本來目的是為了爭取婆羅門教的信徒,但是婆羅門教的根基遠比佛教深厚,在發展過程最後的結果,反而是自己被婆羅門教吸收。

外部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沒有了強勢君主的鼎力支持。佛教歷史上,有兩位國王影響力最大。分別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貴霜王朝的迦膩色伽王。這兩個國王都很有政治能力,統治時期又正值王朝鼎盛階段,加上都很崇信佛教,因此對於佛教有大力的捐助和政治方面的扶持。佛教的外傳和這兩位國王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此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幸運事件發生。

第二是婆羅門教的復興。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商羯羅。商羯羅在系統整理婆羅門教文化和深入瞭解了佛教文化之後,系統批判了佛教思想。而佛教當時人才凋零,沒有能夠給予有力回應。這種批判極大的打擊了佛教的發展。

第三是伊斯蘭化的遊牧民族南下的打擊。在這個時候,印度佛教本身已經進入發展的晚期階段,而這種以政治為背景的宗教衝擊,帶來的是致命一擊。隨著13世紀末印度超日王寺被焚,佛教在印度的傳承就此結束。

近代以來,英國殖民印度。一些英國探險家對於印度的佛教歷史很感興趣。比如在中國因為騙取敦煌文書而臭名昭著的斯坦因。斯坦因本人曾經在印度探訪佛教遺蹟。斯坦因還自稱以玄奘為榜樣。他們的考古探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印度作為佛教發源國的地位得到了確立。當然,關於這一點,尼伯爾和印度有不少糾紛。印度獨立以後,印度政府開始考慮利用佛教這一國際宗教的影響力,為本國謀取政治經濟文化利益。而其他國家的佛教徒,對於印度,既有朝聖心理,又有感恩心理,因此決定在印度重新傳揚佛教。在內外因素推動之下,印度佛教重新發展。但是印度民眾當中,傳播範圍並不廣,信徒總數不足1%。且有很多人是同時兼信印度教。


用戶4325101516


看了很多回答,大部分回答把佛教衰落歸結為伊斯蘭教侵入,這是不正確的。佛教在伊斯蘭教入侵前就已經衰落了,這跟印度一個人有關:商羯羅

商羯羅可以說是一個天才,憑一己之力將佛教趕出印度。商羯羅到處踢館,憑著他豐富的知識,雄辯的口才,把佛教大師一個個說的啞口無言,在諸多論戰中擊敗對手,大獲全勝。我不是佛教徒,佛教理論也不明白,但是商羯羅找到佛教理論的命門,一擊即中。可以說佛教在印度也有發展一兩千年,理論還存在如此大的漏洞,不能不說明是佛教自身的原因。

所以佛教在印度衰落的第一個原因:千年理論無發展,反而自身有巨大漏洞;

第二個原因:印度佛教人才的衰落,全國寺廟被一個年輕人踢館毫無辦法,要是玄奘法師在,興許能一辯。

第三個原因是最重要的:雖然世界各大宗教都不事生產,但像佛教這樣鼓吹徹底啥也不幹的,還是第一家。佛教經濟上依附他人,一旦斷絕來源,對自身打擊的巨大的。而佛教衰落剛好跟印度自身混亂衰落是聯繫在一起的。

佛教越興盛,反而越沒吃的,經濟越差。你說這是為什麼呀為什麼?


銫媒體


佛教由於種種原因在歷史上沒有成為主流宗教,反而翻山越嶺在東南亞和東亞紮根發芽,壯大起來,在中國把本地一把手道教踢下了寶座,在日本也是與神道教勢均力敵,(南朝鮮現在快是基督教亞洲大本營了)不提也罷

印度應該是全球宗教最多的國家,佛教在現代印度只是一個很小的宗教,根據1980年的統計,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雖然有幾百萬教徒,但相比主流印度教無疑是小巫見大巫,印度教有一個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他把人分為四個等級,各個階層嚴禁通婚接觸,這四個等級包含印度大部分人口,還有一少部分(約有幾千萬)為被征服的原住民被列為四等級之外的賤民階層。他們只能做最低級的工作,生命不受保障。即使在現代印度農村地區仍屢見不鮮對賤民處以私刑,賤民大部分聚集在一起居住(其他階層往往會驅趕他們,只好報團取暖),備受壓迫的他們往往以叛依別的宗教以表示抗議不公,其中佛教是一個熱門選項,1956年印度政府舉行釋迦牟尼涅盤2500年的國際性大規模紀念活動。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長、憲法起草人安培多伽爾在那格浦爾組織了一個有50萬“賤民”參加的改信佛教運動,先後有幾百萬“賤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



無齒刁民


這要結合歷史來看,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漸消失是正常的,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

佛教從阿育王在印度發展到鼎盛時期,又因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受到了古希臘的文化衝擊。從那之後,佛教不再只尊佛陀教導,結合已經幾近滅亡的婆羅門教,開始了多神信仰(古希臘,古印度的婆羅門教都是多神信仰)。古印度佛教開始了大乘佛教信仰,諸多經典,諸多佛、菩薩被塑造出來,連佛像也開始世面流傳(佛陀時代只允許造塔緬懷佛陀功德,是不允許塑像偶像崇拜的),而且雕刻風格趨於古希臘風格。佛陀曾明確表示,允許以自己的語言傳播佛法,但是不可以用“雅語”,也就是古梵語。因為在當時,“雅語”是高種姓才能使用的語言,並不普及。佛陀傳播佛法時用的也是方言——摩揭陀語,這個規定從很大程度來說,讓佛法根植大眾,是有利於佛法傳播的。但是我們發現,在中晚期的佛教已經開始使用梵語推廣。

佛陀曾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來源於《法句經》),也說成、住、壞、空,的四劫現象(多部經典有提到就不列舉了)。成、住、壞、空,是事物發展規律,從誕生到一定時期狀態保持,到衰敗,到消亡。

在南傳經典中,佛經曾記述,原本釋迦牟尼佛的教期是5000年,但因阿難尊者向佛陀求情,開許女眾出家,佛陀說:“今正法惟住五百年。”

從古印度佛教的“大眾部”興起之後,佛法已經和原始佛教有了很大的區別,不僅編纂出了很多經典,戒律也發生了變化,要知道戒律是維持佛法純粹性的根本手段。佛教在印度被改頭換面的婆羅門教——印度教所取代、消亡,也在意料之中。


老鐵胡侃


佛陀說教的書籍《阿含經》顯示,佛陀向有慧根的人指明脫苦得樂的法門,根治人的慾望修行空法門,離不開智慧。佛陀只是把自己當作老師而已,也不想發展為宗教,把僧團當作一個學術團體,鬆緊適度,佛陀更關注的是個人的修行和個人心靈的純淨和解脫。就憑上述佛陀的研究價值就具有終結價值,因為剋制人的慾望是人類的終結任務沒有第二。佛陀的思考給我們打開另一思考角度,更加深刻理解人性,是智慧之學。佛陀對社會的關注不多,主要希望社會出現轉輪聖王,按法治國,這些實現的方式也沒有提出。總體而言佛陀只是關注個體的修行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佛教是智慧之學,當然適合聰明的中國人,解脫求自己啊。印度人是分等級的,這個和佛教根本格格不入的,我懷疑佛陀的思想源頭和中華文明源頭是重合的,佛陀人種和當時西藏人種甘肅人種是一個人種。佛陀思想根本和現在的印度沒有半毛關係,沒有英國,印度就是個地理概念,印度這個地方不同的人種多次到這塊大陸光顧,原先的人早就沒有了。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對世界影響深遠的佛教,不再是最初產生於印度的那個佛教了。

佛教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結集,大概意思是將聽過佛陀講法和講話的人聚集在一起,方便將這些內容總結起來。

在第二次結集的時候,佛教內部發生了第一次重大的分裂,也稱為“根本分裂”,從此,原始佛教發展為跟隨不同領導、信奉不同戒律的“部派宗教”。但這時候,依舊在印度。

第三次結集時,是印度佛教昌盛的時期,阿育王大力宣傳佛教,信奉人數極其多。佛教逐漸傳往世界各地。阿育王之後,印度又重新回到割據狀態,不斷的侵略與戰爭使得佛教藉由政治上的頻繁更迭向南及西北兩個方向轉移。

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主張自我解脫),自認為是佛陀在世時親耳聆聽教法的長老(上座)傳下來的內容,最為正宗,其傳入斯里蘭卡之後,逐漸發展成為南傳佛教,在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及我國雲南地區盛行。

從上座部佛教衍生出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張眾生解脫),在隋唐時期向北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並隨後弘揚到日韓等國。

另一支北傳佛教的路線是傳入我國西藏及蒙古地區,形成了藏傳佛教。

這幾種佛教的派別,以及後來的發展,已經早已超越當初印度時期佛教思想的發展與影響力。

雖然說後來當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後,經過異國“發酵”的佛教又重新傳回了印度。但早已沒有當時的土壤和環境了。

就像漢傳佛教一樣,雖然教義來源於佛教,但是已經深深融入了漢家儒法思想,為了本土化作出了許多必要的改變,變得更加符合當地人的性格、當時的國情、以及統治階級的需求。


彈球小姐Lydia


佛教的起源,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但如今在印度,佛教是小眾教派。為什麼佛教在印度的影響越來越小呢?

我做了如下分析:

1.印度對於種姓的等級(種姓制度,又稱賤籍制度),分的很清楚。

關於種姓這裡,印度一直有著嚴格的規格。從最高等級的婆羅門、剎帝利、到中級階層吠舍、到最低等級的首陀羅等。一直到現在,印度關於等級還有著嚴格的曲分。不同種姓的人不可以交往,更不可通婚。我們在看一些印度電影的時候,也經常會聽說類似的事情。

2.在印度,神權是為政權服務的

其實在這一點上,自古以來,大部份的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當權者利用宗教的信仰和教義,愚弄沒有開化的百姓,讓他們順從讓他們認命,不會造反。在印度,四大種姓中,看似神權在皇權之上,但實際上,真正掌管國的還是剎帝利貴族種姓。

3.眾生平等的佛教教義和印度本土宗教和衝突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婆羅門僧侶宣揚:凡是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來世才能升為較高種姓,否則,即降為較低種姓。因此,對於廣大勞動者和奴隸來說,應該逆來順受,放棄鬥爭,遵守奴隸主階級制定“達磨”,即所謂的“法”,以免加重來生的災難。

我們剛才講述了印度的四個種姓的等級,那麼在佛教當中,提倡眾生平等。這就又回到了我們剛才的第二點當中,神權是為政權服務的。

當權者如果把社會的原有階層,轉變成了眾生平等的狀態,那麼,在傳統觀念中,政權就會不穩定,貴族的特權也會被剝奪。人都是利己的動物,所以,作為剎帝利的貴族,肯定不會願意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那麼就會支持本土印度教婆羅門種姓,對於佛教進行打壓。導致佛教在印度上沒有政權的支持,下沒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間。

4.本土傳統文化對於外來宗教的排斥

印度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雖然佛教起源於古印度,但當是的迦比羅衛國也只是印度的一個屬國。佛教誕生於今尼泊爾地區,那麼就意味著並不是產生於印度主流社會群體當中。當外來宗教文化對本土文化產生衝擊的時候,本土大眾因早就屈從於印度教的傳統教意,而產生排斥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