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三年“大拆遷”力撐連雲港樓市,未來走勢如何?

想想前些年,動輒見諸報端的“強拆”,相比之下,現在的拆遷戶,也許是史上最幸福的拆遷戶。

今年,連雲港的棚改計劃早已披露,未來三年將是一波棚改舊改浪潮。

三年“大拆遷”力撐連雲港樓市,未來走勢如何?

連雲港為什麼要“大拆大建”?本質上就是借中央棚戶區改造的歷史機遇,彌補連雲港規劃上相對滯後、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舊賬。還有,就是沒地了...

在2018年連雲港樓市大概率橫盤的情況下,在2018年高價地即將入市的情況下,接下里的這一波棚改舊改,對於連雲港樓市是一場及時雨。

至少,底托住了。

不管你願不願意,這一波棚改舊改將託底連雲港樓市,在連雲港高價橫盤的時候,一批有購買力、不需要擔心房貸利率上浮的全款客戶,正在路上。

天量棚改資金

三年“大拆遷”力撐連雲港樓市,未來走勢如何?

我們先來看這幾年集中發佈的幾個針對棚改的政策支持:

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的意見》,鼓勵棚改加速;

2014年,央行創設PSL,用貨幣工具為棚改提供低利率貨幣支撐,國開行成立專項棚改貸款業務;

2015年,住建部、國開行明確要求,各地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低於50%;

2016/2017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分別為48.5%/60%;

2018年,明確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低於60%...

也就是說,從2014年開始,國家針對棚改給予了針對性的貨幣補貼,有相當體量的貨幣被集中地投放在了棚改中。2016年,超2萬億;2017年,約1.6萬億;2018年,第一季度約3000億,根據全年棚改目標,預計全年投放不會低於1萬億。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貨幣化安置並不是均勻的投放在全國中的,而是極大的側重和集中。貨幣化安置的對象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進行貨幣化安置的僅為20%,而剩餘的80%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以碧桂園為例

三年“大拆遷”力撐連雲港樓市,未來走勢如何?

一邊是一二線市場的捂住、鎖死,一邊是三四線城市的刺激與放開。頂層想要藉助房地產刺激內需,剝離三四線細分市場,再衝一次城市化;而我們只能通過分析一些房企的地理戰略佈局,找到市場的真實意圖和裂縫。0以碧桂園為例,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市場交易主體在全面下沉,碧桂園連五萬人以上的小城市都不會放過,一定是長驅直入,把本土房企殺個片甲不留。曾經房地產主要市場都在一、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但從2015年開始之後,一個辣眼睛的市場誕生了,交易的主體在整體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就拿連雲港來說,目前碧桂園全部進入各區、縣級城市,如果經濟走勢不改,碧桂園在市縣級可能繼續下沉。當碧桂園衝入這些縣級市場的時候,這場單方面的絞殺已經無情到來,留給市場的看似升級、一片火爆,同時也預示著“貪吃蛇”的最後一鏈或將達到頂端。

未來樓市怎麼走

以海州區為例。由於歷史原因,海州區的棚改舊改數量是比較多的。根據棚改計劃,海州區未來3年將實現500萬方的拆遷。

三年“大拆遷”力撐連雲港樓市,未來走勢如何?

我們知道,這些棚改舊改多處於中心位置。如果條件允許,相信很大部分市民願意就地安置。但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是純安置房項目還是安置房+商品房。不論選擇何種開發建設,均會導致房子價格賣不上去,小區定位較低,最終反應到將來的“地價”。另外,就地安置也十分考驗開發商的資金實力,像有些開發商安置不及時或者跑路的情況,屢見不止。因此,考慮到諸多因素,此番棚改以貨幣化補償為主。

2018年將拆遷200萬方,假設按照8000元/平米補償,7成選擇貨幣化安置即選擇在連雲港買房。那麼,僅海州區2018年便有約112億,三年280億元的貨幣進入市場。

那麼,海州區的市場規模是多大呢?

三年“大拆遷”力撐連雲港樓市,未來走勢如何?

眾所周知,2016與2017年是樓市火爆年。2017年相關數據未出,但是根據現實結果應該高於2016年數據。結合過去情況,2018年海州區樓市的住宅銷售額,理論上是小於或接近棚改舊改貨幣安置額。也就是說,光這些海州區拆遷戶就可以承包往年海州區的住宅銷售。

更何況,海州區不僅僅屬於海州市民,是全市市民的“海州區”。除了本地市民,其他地區也會選擇落戶至此。

價格方面,由於zf實施限價,不會出現過去2年的大漲局面。未來連雲港樓市格局將形成低端有住房保障、限價房託底,中端市場切實保障了剛性住房需求,高端市場則可充分滿足改善及其他品質需求。當然,這些樓盤還將繼續限價,但是開發商一定會通過精裝修去突破限價。

對於房價,不要吐槽,也不要抱怨。順應時代進程,活的體面一點。我們的內心有星辰大海的夢,同時也要明白柴米油鹽的必要。

未來,不再是買房子才能賺大錢,而是賺錢才能住好房子。

注:部分內容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